爱”拼”才会赢?

来源 :服饰导报·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鞋行业的进化史、鞋品牌的格局迭代史,同时也是一部销售渠道的演变史。
  此前,鞋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加盟代理加直营时期,从省级总经销,到市县的分销商、代理商,再到终端的零售门店,一条线下来,大家的合作方式可以概括为:交一笔加盟费或保证金,然后从厂家或上级经销商处拿货。
  直到现在,加盟代理仍然唱主角,绝大多数鞋业品牌,依然寄希望于借助经销商的力量,编织一张触达全国买家的网络。
  不过,在这一张渠道网背后,现在又衍生出很多新的合作方式和细分销售渠道,以合作方式为例,有联营、门店合伙人制、投资合作制、托管制等,而在细分销售渠道上,天猫、淘宝或京东、唯品会、公众号等几乎成了众多鞋品牌线上销售渠道的标配。
  然而现在,还有一种渠道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带微分销功能的微店、拼多多、云集微店、抖音、小程序,以及各大巨头纷纷出击的“拼购”类平台,他们从侧面出击,正力图从传统线上渠道撕开一条口子。
  拼购成了“香饽饽”。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Q1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侣年中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将突破3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4.2%。这意味着,未来社交电商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作为社交电商的集中展现形式,拼购正凸显着自身的鲜活力量。手淘特价版、京东拼购、苏宁拼购、今日头条的“值点”、网易一起拼、支付宝的“每日必抢”。总的来看,它们还都是以“拼”、特价为主要特性,为自己烙下超值的标签。
  而从数据上看,拼购近段时间也成为电商行业的一个热词。根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8上半年国内拼购电商市场研究报告》,在巨头的入场下,它们不仅让自身拥有了亮眼表现,还让拼购行业获得了整体提升。从微信指数和百度指数看,各个巨头的拼购业务都有着显著提升。這也意味着,以布局消费分级市场为目标的拼购,俨然成为购物模式中的一股新势力。
  C位出道的社交电商、拼购领头羊拼多多,其商品质量、售后等饱受诟病,但现在巨头入场,如果不戴“有色眼镜”去看拼购这个行业的话,他们身上还是有很多亮点。
  拼购以低价引入流量,通过关系网对商品进行分裂曝光,在满足多数人追求“低价”需求的同时,又大幅度增加了中小商家和尾货的曝光率和购买率。
  各大鞋品牌们,如果能将这种社交化拼团渠道抓住,预计对去库存、卖尾货、推新品、打爆款有明显帮助。并且,有些鞋品牌还可以跳出原有线上渠道的局限,多了一个爆销量的机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品牌走拼购渠道的比例更大,一二线品牌并不多。
  笔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作为曾经鞋类淘品牌代表的男鞋品牌Mr.ing,曾经风头无两,但随着传统鞋品牌的电商觉醒和整个电商大环境的改变,公司也曾一再溃败。电商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行业,稍有松懈就有被淘汰的风险。为了在众多品牌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创始人尹志强又有了新的渠道尝试,其中之一就是新的社交电商平台云集微店,也算得上是一个社交“拼购”渠道。
  据说,初期因为精力和资源有限,Mr.ing团队在这个新渠道上采用的是单品制胜策略,一款鞋只做一个颜色,集中在一个点来打。
  2017年5月,Mr.ing和云集微店第一次牵手,5月25日,Mr.ing飞织运动鞋在云集微店正式上架,前10分钟销售超过3000双,5000双鞋子在2个小时就全部售罄。这样的销售记录和销售速度让Mr.ing团队认识到了社交零售的巨大潜力。
  当年7月,他们又推出一款命名为“奥利奥”的网布鞋款,再次成为爆款,首售上线便被一抢而空,单日销售突破10000双,短短两个月累计销售超过66000双。而今年,Mr.ing在“奥利奥”鞋款基础上进行改版升级,推出“奥利奥”2代情侣鞋,又创造了20分钟售罄5000双的记录。
  笔者根据某些数据预估,Mr.ing仅这一款鞋,目前为止就在云集这个单一平台上就创造了累计销售20W+双的记录,确实让人大吃一惊。
  有人说,这就是社交平台口碑营销的力量,的确不容小觑。
  总的来说,避开传统电商战场,借拼团与超低价优势超车,对很多中小鞋品牌公司来说,值得尝试。因为每一次新渠道的出现与变革,在它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总会成就一些公司。
  也正是因为这些新渠道圈粉能力的提升,也让一部分中小鞋企或鞋品牌多了一些突出重围的机会。
其他文献
季新品库存的产生,和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都有关系,绝对不能孤立地来看,需要在各阶段就要考虑进来,进行系统改善,要规避库存的产生,重点还是要将管理的重心前置。  设计源头:设计的产品和目标客群需求不—致,出现错配。  这个是最根本的原因,需要系统地进行改善,包括品牌定位的明确,目标客群的画像,品牌设计能力的持续提升等。在审版时提前邀请VIP、代理商、终端销售人员进来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地保证
期刊
存积压,一直以来都是鞋服经营中让人挠头的问题,解决库存问题,代表了一个公司营销控制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一家企业的经济结果。  那些经营好的企业,已经实现了库存储备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所以常常是业绩好、利润好,而且库存低;经营不好的企业,由于诸多管理环节的不足,常常是业绩很难上去,利润还低,库存高。  京东公司提出的“十节甘蔗”理论(图8),零售商可以控制的环节分别是: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其
期刊
S品牌销售总监花了三个月时间,调查了大量不同品牌的加盟商店铺,得出这样的信息:市场目前两极分化严重,一些店铺经营情况良好,业绩不断提升,一些店铺则非常糟糕,业绩不断下滑:而业绩增长的店铺新品占比达到80%以上,业绩下滑店铺老品占比达到50%以上。  显然,店铺的业绩要改善、提升,必须保持相当高的新品占比。而那些效益较差的店铺,由于服务、推广、VIP管理等多数只停留在口头上,无法提供好的购物体验,从
期刊
ZARA全年要生产大约12000款衣服,一年52周,平均每周大概230款。但所有的款式不会在每个专卖店都上架,每个店平均每周上两次新款,大概每次也有50多款。一般服装企业别说一周,就是一个月也上不了这么多新款。  ZARA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是靠“买手”抄袭最新时装款式。众所周知,时尚的最大特點就是多变,一部电影,一个MV,或许就会颠覆目前的时尚元素。  当这些时尚元素出现时,ZARA的买手
期刊
鞋店库存管理重点要关注的是库存总量、库存结构、库存库龄这三个维度。  一、库存总量  库存总量指当下库存的数量和金额。  怎样来客观地衡量库存总额是否合理?  商品库存管理,不仅要关注绝对的库存总额,也要关注相对的库存,即当前库存可以支撑多长时间的生意,前者是静态的概念,后者则是动态的概念。同样的库存金额,在旺季可能只能支撑10天销售,在淡季则可以支撑30天销售。  “相对库存”可用两个关键的指标
期刊
鞋店的货品管理当中,是否会出现以的现象:卖一段时间以后,断色断码款增多,销售开始下滑;好卖的款公司都补不到,不好卖的却压在那里?  我们要通过主推款的销售管理来解决这些现象。今天跟大家分享,主推款销售管理的“九大法则”。  1)搭配:给每个主推款挑出3套不同的搭配方案:  2)卖点提炼:在销售之前就把主推款的卖点提炼出来,让导购按照准备好的卖点来介绍商品:  3)焦点陈列:在显眼位置陈列、重复陈列
期刊
很多企业/门店的实物库存和系统库存是不一致的,经常系统看到有库存,但实际一查却没有这个库存。现在很多企业都有做全渠道(线上线下商品库存共享,某门店缺货,可以在系统下单,系统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寻找最合适的发货门店),如果库存不准,必将影响顾客的体验和库存的周转。这就需要对门店的库存数据准确性提出明确的要求。  提高鞋店库存数据准确性的方法有:  1、制定盘点制度,总部/门店每月定期盘点,盘点结果同步
期刊
天猫“双11”女鞋预售爆款 统计截止2018年10月27日10:00  截止10月27日10:00,据不完全统计,女鞋类目产生了47款价值4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爆款。  從品牌分布来看:斯凯奇有20款;足力健有6款;百丽有5款;UGG有4款;Clarks有3款;热风有2款;Dr.Martens、ASH、73hours、爱步、天美意、他她、骆驼各有1款。  结合各爆款预计成交额(算法同前)考量,今年天
期刊
短视频的内容营销,是品牌与用户沟通的核心手段。上期跟大家分享了短视频营销几大创意案例。不过,对于鞋品牌金主而言,鞋业短视频营销体系仍处于初期阶段,平台众多,内容纷繁复杂,到底应如何评估和玩转短视频营销?  创造短视频101,你pick谁?  下面分析一下目前国内几大短视频营销阵地,具体来看:  第1个是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QQ等,最直接与用户产生互动。例如,像微博、微信你可以直接和你的用户进行
期刊
从100家,到1000家,再到今年“双11”的10000家。  这是百丽集团与天猫合作店铺的数量变化。  合作规模升级的背后,是中国最大的时尚零售集团与最大的电商平台,在新零售探索上的逐步深化。  两大集团擦出的火花能否星火燎原,还未可知。但线上线下这种深度前沿探索,正在全新的维度上,让零售回归本质,回归到用户体验与服务优化上来,为整个业界描绘出更加清晰可见的变革方向。  正如百丽国际执行董事李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