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静电火花放电的因素

来源 :中国粉体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静电火花放电的影响因素及放电能量,利用高压火花发生器和高速摄像系统等研究静电放电火花直径与能级、电极、环境压力、环境风速、温湿度及击穿场强与电极间隙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电极间隙为0.5 mm、放电电压为1507 V时,火花产生到放电通道被击穿仅耗时0.074 ms,整个放电过程持续时间约为1.408 ms;同一电极间隙条件下,随火花能级的上升火花直径逐渐变大;静电放电火花直径不锈钢电极最大,铜电极次之,钨电极最小;负压从0.01 MPa增大至0.06 MPa、正压从0.05 MPa增大至0.5
其他文献
差点当火车司机的院士  张锡祥打趣地说,自己是“没喝过洋墨水的土院士”。他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录中,自己是少有的没有任何国外高校进修学习经历的,“我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  这一切与张锡祥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1933年,张锡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抗日战争时期,文水县“城里是日本人成立的日伪政府,农村是八路军成立的抗日人民民主政府”。在日伪政府时代,张锡祥生活的地方资源非常匮
为了研究撞击流反应器内非同种颗粒相间的运动扩散规律,考虑颗粒的旋转及碰撞,建立三维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模拟非同种颗粒相在气固两相撞击流场合下的颗粒运动扩散状态,分析颗粒在撞击流流场中的运动轨迹以及不同气相入口速度及喷嘴间距条件下的颗粒间相互碰撞次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喷嘴间距增大,2种颗粒之间的碰撞次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喷嘴间距与喷嘴直径之比为4的时候达到最大;气相速度增大对颗粒在撞击区的碰撞次数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