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介绍连续讲座(八):施工及验收(Ⅰ)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9508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正发展为按预应力度进行设计,后张预应力的大小由混凝土中所允许的弯曲拉应力决定。一般在恒载或恒载与活载的准永久性部分共同作用下,结构不出现拉应力或出现少量拉应力;在全部使用荷载下容许出现一定数值的拉应力或裂缝,并验算结构的挠度使满足规范要求。另外,在高弯矩区段,允许平衡相对较少的荷载,以普通钢筋来补足强度的不足,从而满足强度要求,又有良好的裂缝控制。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整
其他文献
本文对多层砖砌体结构的刚性楼盖房屋按不同方法分配水平剪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开洞墙体的抗侧刚度计算公式,并对不同分配方法的多组数据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文对LL800级LL650级直径mm冷轧带肋钢筋在常温下的应力松驰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已被《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所采纳。
为了研究雁形板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48m雁形板的结构试验,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48m雁形板模型设计、制作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值与理论设计值吻合较好,对实际工程有一定参
本文通过推导和分析,说明了影响导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界限偏心距的因素,并给出了考虑砼强度等级,钢筋级别及受压翼缘影响的min计算表格,阐述了此类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本文对18m&#215;24m单层圆柱面网壳结构,采用SAP6通用程序进行了多种情况下的内力分析,设计中根据计算结果采取了一定的构造措施,提出了网壳结构支座节点处理的重要性,在软弱地基以及场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