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员工激励的负效应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test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经营过程中,给予优秀员工不同形式的激励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然而这些激励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达到预期?反映平平?或是激化矛盾?激励的真正目的往往被忽视,淹没在形式化的掌声和感谢声中
  员工激励,是给予那些为组织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奖励,激励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给其他员工示范作用,使其行为向被激励的员工靠拢。因此,员工激励最重要的两个作用,一是让优秀员工延续好的状态,二是引导一般员工提升至优秀状态。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诸如“一直辛苦工作也不过如此”、“XX做的一般凭什么都奖给他”、“奖就是给那几个人的”,更普遍的现象是“年终奖后的跳槽高峰期”,这一切让激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为什么员工激励失去原本的激励和引导效应?员工把组织给予的激励看作什么?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简称外企调查)针对这一话题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普遍意义上的白领员工,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共收集数据674条,其中有效数据587条,有效率87.1%。
  激励机制覆盖90%以上的员工
  如图一所示,就员工激励的内容看,成本较低的基础奖励,如旅游、培训等,是最普遍的奖励方式,有67.4%的员工选择;其次是年终奖、项目奖方式,也有一半左右的员工选择。其后的激励内容不再是普遍性的方式,只有26.5%的员工获得荣誉称号,15.8%的员工得以提升今后的工作权限。股权期权、房贷配车等大额补助更是只有约5%的员工才能够享受到的激励。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9.7%的员工认为没有得到任何激励,这些员工有可能确实被组织忽视。即使这部分员工真的没有得到任何激励,也可以认为激励机制覆盖了90%以上的员工,成为一种普遍的员工管理方式。
  激励力度越大、激励越不公开越容易引发不公平
  虽然绝大部分员工都享受到了激励,但显然作用并不好。如图二所示,只有17.4%的员工认为激励非常公平,14%的员工认为相对公平,合计仅30%多,这意味着有接近70%的员工认为激励不公平,表现出负面评价。与此同时,认为“激励非常不公平”的员工达到35%,甚至高于认为“不公平”的员工比例。大部分员工都表现出负面评价,这说明激励远远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和效果。
  我们一般会认为激励越高效果越好,但调查结果显然不是这样的。如图三所示,将激励内容按其成本分为高额、中等、一般三类,获得高额和中等激励的员工认为激励公平性相当,但对比之下,获得一般激励的员工明显认为激励更公平。这意味着普及的一般激励让大多数员工感觉公平,而只有少数员工能够获得的高额和中等奖励更容易让员工觉得不公平。不公平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数量少而带来的竞争是重要的一方面,一旦激励过程和结果被质疑,更容易引起没有得到激励员工的不公平感。
  激励并不是越高越好,但一定是越公开越好,公开评价的激励带给员工的公平感受要远远高于不公开的评价,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公开评价的公司仍然只是少数。
  如图四所示,本次调查中,只有17%的员工认为激励的评价过程是公开的,而83%的员工认为评价过程不公开,员工仅仅知道一个结果,至于结果如何出炉,是完全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还是掺杂了人为因素,员工由于不清楚而产生怀疑。对于公开评价过程的激励,54%的员工认为是公平的,而对于评价过程不公开的激励,只有26%的员工认为是公平的。
  如图五所示,对于激励不公平的原因,员工意见集中在“偏向明星员工”、“短期导向过强”、“偏向关系好的员工”三方面。
  偏向明星员工导致激励集中在少数有光环效应的员工身上,这对两方员工都没有好处。一方面让普通员工感觉自己没有机会,组织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对明星员工产生疏离和反感;另一方面对明星员工激励过度,激励效果会越来越小。
  短期导向过强对少数善于短期达标的员工有利,而对有长期规划的员工不利。短期激励导向也可能使组织偏离长期的目标导向,习惯了短期目标导向的员工很难再将精力专注在长期目标上。
  偏向关系好的员工是大部分员工都无法忍受的,使得激励完全失去了奖励优秀的目的,相反会引导员工向注重关系发展。
  员工激励作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普遍应用的一种方式,在逐步降低它的效用,甚至表现出负效用。员工激励效用降低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同一种激励多次用在同一个员工身上时会逐次降低效用,二是同一种激励用在更多员工身上时会逐步降低效用,三是激励用在一些员工身上有可能会打击其他员工。
  前两方面反映出的是正常的员工心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员工需求越来越多,一些激励手段会逐步降低激励作用而转化为保障作用,这也可能是追求短期高目标造成的麻烦,组织认为员工完成本职工作,而员工则认为超额完成工作,组织不得不给予激励。
  最后一方面反映出的是员工的对比心理,组织希望达到引导普通员工的作用,但结果却让那些普通员工反其道而行之。这并不能责备员工的嫉妒心理,而应该认为组织的激励方式做得不完善,既然激励就应该是明确的、直接的因果关系,组织应该将因果关系公开化,“因”是员工愿意做的,“果”是组织愿意接受的,才能够形成稳定的激励和引导效应。
  员工激励不是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而是会相互影响而产生不确定的效应。把握员工激励的本职,定义什么是超过组织要求的优秀员工行为,并且给予激励。为补偿而激励、为平衡而激励、为利益输送而激励,引发的连锁负效应有可能远远大于激励的正效应。
其他文献
It’s not hard to see why everyone’s worried about plastic. The seas are unquestionably heavily polluted with plastic, as are some rivers and streams. Frans Timmermans, vice-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
Popular music, like every creative form, has produced iconoclasts and idols, whose charisma intersects with the historical moment to carry them into a singular space of greatness.1 Leonard Cohen was n
“巴黎的一天”系列:2009年,梵克雅宝以款式优雅、意趣横生且创意独具的珠宝系列为您讲述全新“巴黎的一天”的故事,在绿松石、天青石、珊瑚、白珍珠贝母及钻石搭配而成的背景下,充满温馨浪漫的情怀和奇思妙想的人物生动浮现。  “浪漫巴黎”系列:长项链、吊坠和手链上,精巧的白K金人物造型在天青石、绿松石、白珍珠贝母和钻石的妆点下展现出卓尔不凡的气质。人物形象以最尖端的高级珠宝工艺手工雕刻而成。  “巴黎的
旅行的目的便是要抓住目的地最精华的部分,无论是一个国度还是一座城市,这是敲开大门的钥匙,无所谓途中的流俗,毕竟周围的一切是新鲜的,抓住得越多,对所经过的地方了解得就越深入。就好像在农田中劳作的过程,最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收获的季节  第一次踏足欧洲大陆,第一站我选择了德国。出发前对德国的认知是极其有限的,对于旅行本身,我仅仅是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真切的感受一下这个全新的国度。  火车上的旅行 
最近内地的企业大事,要数国美内争。    黄光裕和陈晓两大阵营,一个是创办该集团的大股东,一个是小股东兼实际的管理层,这一场争斗,牵涉中国现实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理人信托责任反应的商业伦理问题,几乎是最能折射中国商业现实的难得的经典案例,因此引来汹涌舆论交锋之外,还有更多的政商各界人士都在密切关注其进程和演化。  在陈晓阵营方面,除了台前频频亮相,大打公关牌之外,最关键的角色,则是贝恩资本。而自从和
太和顾问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面薪酬调研活动,调研涉及了房地产、金融、高科技、能源、化工、消费品、医药、服务业等百余个大小行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成都、重庆杭州、苏州、大连、济南、青岛、武汉、南京、西安等全国60多个主要城市,为1400余家公司、工厂、教育机构以及团体组织提供了薪酬数据服务,收集到了15万条薪酬数据。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度全国企业人员的年薪酬收入较去年平
《中国新时代》:我们知道,IDEO在设计界被誉为“工业设计教主”。现在,IDEO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它能为中国市场带来什么呢?  Richard Kelly:很多人都听说过IDEO,是因为IDEO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产品设计公司,觉得IDEO对问题应该会有很多的答案,在过往的30多年中,IDEO尝试更多的是在产品设计和其他宽泛的设计方面。实际上,IDEO的强项不是给客户一个答案,而是通过和客户沟通帮助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报告,法国被评定为G20国家中表现最差的四个国家之一。其他三个国家是美国、西班牙和印度,因为国内严重的经济失调。在此之前,法国国内出现的财政赤字也受到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的指责。在经济增长幅度放缓的背景下,法国国内公共债务问题再度恶化。IMF再次督促法国政府削减開支并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
跨国公司的流动指数在上季度出现反弹之后,在2010年第四季度再次回落,达到了13%,成为近两年来的最低值。究其原因,是受到外企流失数量较少的影响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蹒跚,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2010年中国经济各种矛盾交织,形势复杂。但国家采取的调控政策有效地熨平了经济的波动,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1-10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
中国员工工作压力大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这也必然会影响到员工的年假上。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享受带薪年假已成为一种奢侈  带薪年假是国家赋予员工的法定权利,也是作为雇主的企业的法定义务。一般来说,年假是员工在长时间工作后感觉疲劳时的恢复方式,保证员工能够在身心上都得到休养生息,以便更好地持续工作。  但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享受带薪年假却成为一种奢侈。“小张,工作还没满一年呢”、“老王,现在公司正是用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