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PICC置管致早产儿胸腔积液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来源 :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kn7621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7年12月发生的6例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儿在入院后1~2天内行PICC置管,经右侧腋静脉置管2例,经右侧贵要静脉置管2例,经左侧贵要静脉置管1例,经右侧颞浅静脉置管1例;尖端位置位于胸7右侧水平3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位于胸7~8间隙右侧水平2例,1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1例外拔1cm后复查胸片导管尖端位于胸1水平,位于胸5右侧水平1例.于置管后4~12天发生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1例常频呼吸机辅助通气改用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3例予无创辅助通气,急查胸部X片,寻找呼吸困难的原因及确定PICC的位置.5例患儿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1例患儿提示双侧胸腔积液,2例导管尖端位于第一胸椎右侧,3例位于第二胸椎右侧,1例位于第4胸椎右侧.确定胸腔积液后,停用PICC输液,拔除导管;胸腔穿刺放液引流,送检胸水常规、生化、需氧培养、乳糜实验.经积极抢救后5例治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导管尖端位置过浅,导管尖端定位缺乏全面和个性化分析及未注意减少导管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是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准确定位,正确分析X线片结果和做好日常维护可有效预防PICC液体渗漏导致的胸腔积液.
其他文献
水稻黄单胞菌能够引起水稻上两种重要病害,分别是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这两种病害的病原物分别是Xanthomonas orzae pv. oryzae (Xoo)和X.oryzae pv. orgzicola (Xooc)。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给排水管道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施工内容,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如管道施工不科学,极易出现管道渗漏问题,这种问题的出
现如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互联网沟通的有效渠道,在整个网络运行中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综合网管系统是基于综合化的一种网络管理渠道,涉及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在我国为常发性害虫。防治棉铃虫所使用的大多数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而目前开发的转基因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