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的双重面具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洛克乌德和丁耐莉是《呼啸山庄》的两位叙述人,也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双重面具。这双重面具的设置,是出于艺术效果的考虑,更是由于作者的创作心理。只有揭开这双重面具,我们才能更多地了解艾米莉·勃朗特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面具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由于小说中超越生死的爱情,疯狂残酷的复仇,游荡荒野的鬼魂等种种惊世骇俗的内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为读者接受。进入20世纪以后,这部作品却越来越受到评论家的关注,形成了艾米莉研究热。这部奇特的小说,还有一生短暂、离群独居的女作家,都成了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由于资料的缺乏,评论家只能更多地依赖小说自身来了解这位作家。这部小说讲述了呼啸山庄恩萧家与画眉田庄林家两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小说的叙述方法很独特,由房客洛克乌德向读者转述女管家丁耐莉在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的见闻。这两位叙述者成了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有效的两重面具。艾米莉·勃朗特精心打造的是什么样的面具呢?在这面具之后,作者又有着什么样的真实表情呢?
  一
  我们首先来看艾米莉·勃朗特为自己打造的第一重面具:洛克乌德。洛克乌德自称是因为厌倦喧嚣的城市生活,而租下了偏僻的画眉田庄。在小说中,洛克乌德采用第一人称面向读者。一般来说,第一人称使得读者能够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其有更多的了解,也更容易对人物产生认同感。但是艾米莉·勃朗特并不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让我们来看看洛克乌德的内心自白吧:
  “在我回家之前,我居然兴致勃勃,提出明天再来拜访。而他显然并不愿我再来打搅。但我还是要去。我感到我自己跟他比起来是多么擅长交际啊,这可真是惊人。”
  洛克乌德自鸣得意的语调与他宣扬的隐居形成了明显的反讽。
  “我命令这些土匪放我出去—再多留我一分钟,就要让他们遭殃—我说了好多不连贯的恐吓的要报复的话,措辞之恶毒颇有李尔王之风。”
  洛克乌德狼狈不堪,恐惧不已的情形可以猜想。复述的时候用上“李尔王之风”,表面上自我调侃,骨子里却很为自己的精英教育与幽默意识自得。
  “这就是合理的结果:只因为她全然不知道天下还有更好的人,她就嫁给那个乡下佬!憾事—我必须当心,我可别引起她悔恨她的选择。”
  “如果林·希刺克厉夫(即小凯蒂)和我恋爱起来,正如她的好保姆所期望的,而且一块搬到城里的热闹环境中去,那对于她将是实现了一种比神话更浪漫的事情了。”
  洛克乌德自以为是、自作多情的内心自白和现实世界中小凯蒂对他的冷眼相向形成喜剧性的对照。
  事实上,正如洛克乌德的名字Lockwood(封锁的树林)所暗示的那样,他是一个循规蹈矩,自私淡漠的普通维多利亚绅士,甚至还有点情感障碍。他容易动心,却又不允许自己认真动情。来到画眉田庄之前,他压根不相信能有纠缠一生的情感。洛克乌德理解不了这封闭世界里激烈的爱恨情仇,丁耐莉讲述的这个故事其实是不对他的口味的。艾米莉·勃朗特选择洛克乌德这样的人来听这个故事,其实已经预见了当时循规蹈矩的一般读者对这个故事的反映。事实证明,同代读者的对《呼啸山庄》的反映也恰巧如此,有几分兴趣,却又觉得过于惊世骇俗,不能理解,甚至觉得不成体统,大加指责。这就不难理解作者塑造洛克乌德时的那几分讽刺性笔调。
  二
  艾米莉·勃朗特的第二重面具是丁耐莉,她是主要叙述人,但是她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的叙述者,她还是事件的参与者。她以仆人的身份穿梭在主人们之间,传递信息,提供建议,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事情的进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由于她的通风报信,埃德加和希刺克厉夫才会发生正面冲突,导致凯瑟琳绝食,丁耐莉却以为她装病吓唬人,致使其病情恶化。小凯蒂最终落入希刺克厉夫的圈套,也和她的监护不力有关。詹姆斯·哈夫雷在《〈呼啸山庄〉的反面角色》一文中就认为丁耐莉是小说中的反面角色。事实上就小说整体来讲,丁耐莉是一个忠诚、富有同情心的仆人。当年老恩萧从利物浦带回“黑得像从魔鬼那儿偷来的”身世不明的希刺克厉夫时,年幼的她和辛德雷兄妹一样,因为老恩萧没带礼物而非常失望,进而迁怒希刺克厉夫,希望他走掉,常常偷偷地欺负他。可是随着时间流逝,希刺克厉夫在呼啸山庄备受辛德雷欺负,她的同情的天平逐渐倾向希刺克厉夫。尤其是老恩萧死后,接管产业的辛德雷把希刺克厉夫贬为仆人,凯瑟琳受到画眉田庄文明体面生活的诱惑与之有所疏离,丁耐莉更是尽其所能地帮助他,鼓励他树立自信,做个体面人,以配得上变成淑女的凯瑟琳。她细心抚育失去母亲的哈里顿和小凯蒂,给予他们母亲般的慈爱。夏洛蒂·勃朗特在为《呼啸山庄》写的序中说道,“要找到一个真正慈爱的忠心耿耿的典型,请看丁耐莉的性格”。事实上丁耐莉所犯的错误,从情节发展来看也是必不可少的。艾米莉·勃朗特有可能是因为情节的需要,而不是对人物的否定,才让丁耐莉犯下了这么多失误。
  艾米莉·勃朗特为自己打造的第二重面具丁耐莉,基本上是维多利亚小说中常见的多年忠诚仆人的形象,一如《简·爱》中里德舅妈家的使女贝茜,桑菲尔德府的女管家费尔法克斯太太之类,她们富有同情心,也会有点自私与偏心,但并不过分。丁耐莉也是如此,她对恩萧家和林两家主人的态度,大体上来说是比较公允的,她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弱者。当凯瑟琳一面保持着与埃德加·林的亲密交往,又同时维持着与希刺克厉夫的感情时。丁耐莉对凯瑟琳相当不满:凯瑟琳决定嫁给埃德加,婚后利用丈夫的势力帮助希刺克厉夫。这种决定既是对希刺克厉夫感情的背叛,也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还抹杀了埃德加的人格独立性,同时使凯瑟琳自己陷入灵肉分离的痛苦中。丁耐莉的不满既有对希刺克厉夫的同情,也有对林的同情。这种同情就变成了对凯瑟琳的怨恨,所以她明知道希刺克厉夫听到凯瑟琳的话,却不提醒凯瑟琳,导致希刺克厉夫出走。凯瑟琳婚后三年,希刺克厉夫归来,丁耐莉的立场偏向埃德加,因为她觉得埃德加的性格更温和,而且总体来说比较无辜。凯瑟琳的痛苦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希刺克厉夫虽然感情上值得同情,但是他的报复行为却绝不是丁耐莉所乐于见到的。所以她通风报信,但是埃德加的懦弱使得他不能对抗希刺克厉夫,只是逃避和退让。凯瑟琳死后,希刺克厉夫偷偷地到画眉田庄与遗体告别,并且把凯瑟琳脖子上挂着的小金盒里面埃德加的一缕头发扔出来,把自己的头发放进去。丁耐莉的选择是把三人的头发都放进去。这个细节表明了丁耐莉的态度。这场爱情中,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以及埃德加三人都是受害者,丁耐莉同样给予他们同情。
  艾米莉·勃朗特对丁耐莉的态度比较正面,塑造出的丁耐莉富有爱心,通情达理,只是缺少想象力和激情。她无法理解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爱情,但绝不令人讨厌。如果说洛克乌德是伪面具,是艾米莉·勃朗特心中虚伪矫情的大众,她可以尽情地报以冷笑;那么丁耐莉则是一幅真面具,无论艾米莉·勃朗特内心翻腾着的是怎样叛逆的火焰,她所想呈给世人的依然是一幅日常的富有人情味的面孔。艾米莉·勃朗特出于什么心理,为自己打造了这双重面具呢?让我们一起进入她的内心世界吧。
  三
  艾米莉生长在一个穷牧师家庭,她们的母亲在孩子们还很年幼时患肺癌去世,这使全家陷入了不幸。失去了母亲,孩子们的童年就像没有阳光的深冬,凄凉而没有欢乐。父亲对待孩子们又偏于严厉和冷漠。家在偏僻的约克郡,缺乏正常的社交活动,使得勃朗特姐妹们形成了在幻觉中寻求补偿的习惯。而艾米莉又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独特的一个,她天生缄默,落落寡合。她非常抗拒离开家庭,最长一次就是去比利时求学,是九个月。她没有在家庭以外的朋友。夏洛蒂·勃朗特曾经说:
  “我妹妹艾米莉最喜欢荒原。她觉得即使是石楠丛生的荒地里最黑的部分,花开得都比玫瑰鲜艳,她的心能把灰白色的山坡上最阴沉的洼地想象成伊甸园。她能够在那孤寂的荒凉中找到许多心爱的乐趣,尤其是自由。自由是艾米莉鼻子里的气息,没有了她,她就不能生活。”
  勃朗特姐妹都热爱写作,艾米莉和安妮合作写《刚达尔》,这是她俩虚构的幻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塑造的人物是野蛮和原始的,这些诗表现了她对政治阴谋、热烈的爱情、人生的思考及叛逆思想的见解。艾米莉创作《刚达尔》诗歌时,受到当时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受到拜伦的影响。《刚达尔》中的那些叛逆者、匪徒、流亡者和囚徒就是由于她读了拜伦的作品而塑造出来的。诗中那些浪漫主义的背景如崇山峻岭,湖边或海岸的岩礁,城外的海岛等等。《刚达尔》中的人物在抗拒上帝和人的统治时表现的勇气或沮丧和拜伦的《该隐》、《曼弗雷德》和《康拉德》的人物非常相似。《呼啸山庄》中的希刺克厉夫身上也有着拜伦式英雄的那种恶魔般的桀骜不驯,孤独忧郁和叛逆反抗。
  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那种超越生死的爱情更是艾米莉·勃朗特少女时代的白日梦的产物。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最后一次见面时,凯瑟琳丝毫没有想起自己的丈夫,也没有想到自己肚子里即将出世的小凯蒂,她所担心的只是希刺克厉夫会把自己忘记。而希刺克厉夫在凯瑟琳死后,发现世界对他而言不过是凯瑟琳的纪念品的惊人的汇集。除了凯瑟琳,世界对他毫无意义。凯瑟琳的女儿,自己的儿子,所有的人对他来说都只是复仇的工具。而复仇,在与爱人永远分离的痛苦面前也毫无意义。所以他才会选择绝食离开人世,甚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绝食,因为只是想不到饮食这回事罢了。他们是彼此的全部世界,无视他人的存在。但正如有人指出来的:
  “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恋爱感情是绝不成熟的。假如他们得以幸福的结合,他们俩人所做出的充其量不过是某种自私的、不合道德规范的、恣意放纵的东西——他们奋力用牙齿和指甲进行相互毁灭,冀图通过死亡回到也已失去的儿童时代的那种吉普赛人式的无拘束状态中去。”
  这种极端疯狂,极端自我的爱情之只能出现在艾米莉最隐秘最热烈的梦中。艾米莉通过写作释放出了内心压抑的本我。然而本我从来不是一个人自我的全部。所谓的自我从来就是如此,既包括非理性的本我,也被现实环境的种种因素影响制约着。所以每个人内心都有非理性的冲动,但大多数的人能够克制和调节。艾米莉也不例外,所以她让凯瑟琳屈服于那诱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嫁给了文雅殷勤的林
  ,让为爱痴狂的希刺克厉夫形如恶魔。下一代人凯瑟琳的女儿和侄子得以幸福的结合,小凯蒂和哈里顿的爱情是温暖的人间之爱,也许不那么狂野,但充满了柔情蜜意。这些都表明艾米莉意识到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爱情的非现实性。
  总体来看,艾米莉因为天性和太多的浪漫主义读物的影响,塑造出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是一个可怕的情欲的世界,充满了黑暗、强大,令人惊心动魄的能量,但是对作者来说,它却是她的理想世界,或至少曾经是她的理想世界。”所以她对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感情浓墨重彩,但没有人是一辈子生活在梦幻世界里,就算是艾米莉·勃朗特也是如此。她热爱着自己内心的白日梦,但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幻想世界的脆弱与残缺。叛逆的艾米莉可以对洛克乌德之类的读者轻蔑的一笑,但却无法对丁耐莉这类的有着善意的读者报以嘲讽。她的这两幅面具既使生性内向的自己获得了安全感,同时也微妙地传达了她的立场:梦虽然很美,但作者却很清醒。
  
   参考文献:
   [1] [英]艾米莉·勃朗特,杨苡译:《呼啸山庄》,译林出版社,1990年版。
   [2] [美]詹姆斯·哈夫雷:《论呼啸山庄中的反面角色》,[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4] [英]盖斯凯尔夫人,张淑荣译:《夏洛蒂·勃朗特传》,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
   [5] [美]马·肖勒:《小说的技巧》,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简介:刘洋风,女,1979—,江苏泰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欧美文学,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王师傅今年刚过50岁,身强力壮,从不知累,也没生过病。平常就是头疼脑热也不找他的麻烦。他每天下班之后还要和“麻友”们来四圈方能入睡。可最近一段时间却有点不对劲儿,干完
“有天夜里,海浪像黑玻璃似的撞击起来,一条渔船躲进港来,我父亲就在这条船上当水手。破裂的船让他在岸上呆下来,这时间够他在我母亲的身体里落下锚。”“我母亲给我起名叫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法国:提倡骑自行车法国首都巴黎和其他国家大城市一样,也存在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巴黎市政府今年夏天推行了一项为市民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的计划,其目的
英国癌症研究会近日预测称,由于人们越来越长寿,患癌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预计到2027年,每两名男性中就有一名有患癌的风险。但人们不用为此紧张,因为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
大仲马身上不自在,像有虱子咬,必须出发去旅行。一个背囊,一顶草帽,一根手杖或一支猎枪。文学世界又有几场仗要打了,打打杀杀的尽是些剑客或火枪手。他从摩洛哥的唐捷城到突
纽约地铁票又称为城市卡,分为有限和无限。有限城市卡票价为单次1.5美元,购买单次卡,不出站可任意换车或换乘公共汽车。持无限城市卡的乘客可不限时多次免费乘公共汽车。新加
在我们的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小而又默默无闻的器官,这就是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当这个部位的细胞发生癌变,那么就是我们所讲的胰腺癌。因其位置隐蔽,早期胰腺癌很难
一、概况农业部农机零配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于1998年4季度对吉林、辽宁等9省(市)部分生产企业的农业机械刀片(农业收获机械切割器动、定刀片、铡草机刀片、旋耕机械弯刀)产品实
美国迄今只有200多年历史,没有经历封建时代,独立后直接进入资本主义,因此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更加开放和民主。它以自由、民主的心态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 The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