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腔内三角吻合技术行完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腔内三角吻合技术在完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间,采用腔内三角吻合技术行完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

结果

11例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121.8 min,中位吻合时间为14.9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45.5 ml,中位近端切缘长度为11.4 cm,中位远端切缘长度为8.5 cm,中位检出淋巴结数目为29.5枚,中位术后下地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4、3.0、3.8和6.9 d。仅1例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其余患者术后无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应用腔内三角吻合技术的完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切实可行,安全可靠,并具有满意的近期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技术的进步对肺癌外科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和201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005年纳入510例患者,2015年纳入1 23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2005年和2015年患者的人群分布、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2005年和2015年患者的男性比例(分别为79.0%和55.8%),吸烟比例(分别为52.9%和30.1%),鳞癌比例(分别为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以子宫深静脉及其属支为解剖学标志的C1型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其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ⅠA2~ⅡB期子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以子宫深静脉及其属支为解剖学标志的C1型子宫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99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以子宫深静脉及其属支为解剖学标志的C1型子宫切除术,其中93例患者成功保留了一侧或双侧
目的评估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中持续存在肺结节的CT体积和质量的增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2次胸部低剂量CT筛查的受检者的CT图像,纳入结节的标准为平均径线≥6 mm,将体积增长定义为≥20%。在筛选出的51位受检者(男性26例,女性25例)中,符合条件的肺结节51个,其中非实性结节10个,部分实性结节17个,实性结节24个;高危风
目的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恒温扩增检测技术Isomega应用在高危型别HPV DNA检测及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招募2 774名30~64岁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采用Isomega和cobas4800 HPV检测技术进行HPV DNA检测,应用线性探针法(INNO-LiPA)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分型检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Isomeg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表现。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行手术且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的患者59例(软组织阳性组)。选取仅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而不伴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的患者作为软组织阴性组(117例)。比较软组织阳性组和软组织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超声表现。结果软组织阳性患者59例,年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即刻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行TURBT的48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5例患者术后6 h内首次接受膀胱灌注化疗,199例患者术后10 d首次接受膀胱灌注化疗。术后6 h内行首次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为即刻灌注化疗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参考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
目的探讨T1期原发性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的212例T1期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8例,女64例;pT1a期患者91例,pT1b期患者121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212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7~10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80.8个月。T1a期患者的1、3、5年生
目的探讨建立体外培养γδ T细胞的方法及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植物血凝素、唑来膦酸、白细胞介素2(IL-2)和IL-7等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大量扩增。采用流式细胞术、体外杀伤实验和荷人肺癌小鼠模型检测γδ T细胞的特点和抗肿瘤活性,采用病毒检测试剂盒检测γδ T细胞中外源性因子的污染情况。结果体外培养14~16 d后,γδ T细胞扩增总数>1.0×1010个,其中CD3+
目的探讨参一胶囊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研究方法,入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4例,其中治疗组199例,对照组215例。治疗组采用标准一线化疗方案联合参一胶囊口服,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联合安慰剂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卡氏体力状态(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03和8.46个月
目的探讨乳腺癌肿块切除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8月腋窝触诊阴性、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738例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136例患者术前在外院行乳腺癌肿块切除术(肿块切除组),602例患者术前未行肿块切除术而是经穿刺活检证实(穿刺活检组),比较两组患者彩超下腋窝淋巴结状态和SLN阳性率的差异。结果738例患者中,444例(60.2%)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