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916720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简称PHE),是一种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只有猪才会罹患此病,且此病通常呈隐性感染。仔猪患病和致死率较高,会对生猪养殖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引起饲养人员的加倍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症状及其病理变化,并详细介绍了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病原检测及其诊断工作,最终探讨了针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关键词:猪养殖;血凝性脑脊髓炎;疾病诊断;治疗措施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属的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所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其最早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的加拿大,当时患病乳猪中,此病表现为两种症状:其一为突发性呕吐,病猪持续消瘦;另一种则表现为脑脊髓炎症状。因此当时人们曾将此病看做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直至70年代初,随着艺术的进步,才最终确认两种病症均由同一病毒所引起,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临床类型。
  一、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症状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感染,其致病病毒可通过猪鼻分泌物进行传播,并造成猪只的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猪血凝性脑脊髓炎一般在仔猪中的发病率更高,特别是1到3周龄的仔猪极其容易患上此病,而成年猪感染则一般呈隐性,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排毒。此病多出现在引进种猪之后发病,并对仔猪造成成窝数计的侵害,成年猪感染后可产生免疫力,之后停止发病。被感染的仔猪,其感染后的发病和致死率甚至可高达100%,其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脑脊髓炎症及呕吐消瘦型病症。
  1.脑脊髓炎型病症
  脑脊髓炎型病症多发生育2周龄以下的仔猪身上,当仔猪患病后会出现厌食、呕吐等情况,部分病猪还会出现体温升高。此外,病猪还会出现打喷嚏、咳嗽,以及被毛逆立、末梢发绀的情况,部分病猪还有磨牙的现象。及至发病后三天,多数病猪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并对触摸和声响过度敏感,以及呼吸困难、眼球震颤、失明、 共济失调、后肢麻痹或四肢游泳状运动等。病程一共约10天左右,病死率极高,幸存仔猪可产生抗体并完全恢复。
  2.呕吐消瘦型病症
  此种病症多发生于初生仔猪身上,并最先出现呕吐状况。部分病猪呕吐不明显,但会出现口渴喜饮、便秘,之后病猪因咽喉肌麻痹而影响吞咽,造成病猪不食的情况。在发病初期,病猪体温会有所升高,体重则会下降。所有病猪中,部分病猪可在1到2个星期内死亡,而另外的大部分可转为慢性,并在数星期之后由于消瘦而亡。
  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诊断分析
  猪只患上血凝性脑脊髓炎后,并没有特征性的诊断能够对此病进行确诊。因此需要首先根据此病的流行状况及发病症状进行推出性初诊,之后通过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等方式进行确诊。
  1.病毒分离鉴定确诊
  病毒分离鉴定方式,需要针对刚出现症状的病猪,无菌采取其呼吸道分泌物、病猪脊髓或脑部,作为材料进行病毒分离。先按照常规方法处理材料,之后接种于猪猪甲状腺单层细胞或者猪单层胎肾原代细胞进行培养,并与12小时之后观察是否存在融合细胞的形成。若确实病猪是由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所感染,则接种后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出现融合细胞。针对病毒分离物,可用血凝抑制试验、血凝试验、血细胞吸附抑制试验、血细胞吸附试验、荧光抗体反应,以及免疫电镜等方式进行鉴定。
  2.血清学试验确诊
  在猪只感染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之后,会出现部分抗体。一般而言,在感染后一周内开始产生抗体,直至感染后的两到三个星期内,其抗体达到峰值。针对这一现象,可从患病母猪及存活仔猪身上,采集血清进行血清学试验。可选用的方式有琼脂扩散试验、血细胞吸附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当检测出相应的病毒抗体,也能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进行确诊。
  三、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在各地的传播中多为隐性感染,不仅会导致猪肉产品的品质降低,甚至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但在临床上并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往往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目前来看效果较为显著。具体来说,针对病猪可选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其用药剂量需控制在0.3g左右。根据病猪的情况,每8小时进行一次注射,一般注射1周左右,患病猪只的病情会有显著好转,2周左右时间即可痊愈。
  除了进行克林霉素的注射治疗外,还应该积极强化预防措施。首先,必须将健康猪与病猪进行隔离,并进行疫苗的注射接种。经确认,由陈克研等所研制出来的DNA疫苗及灭活疫苗,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次,要对猪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猪舍的干净卫生,避免因卫生和消毒问题造成的病毒传播。最后,要强化对猪群的观察,一旦出现可疑的血凝性脑脊髓炎病猪,就必须马上进行隔离诊断,防止感染数量的扩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常见于猪养殖过程中的急性传染病,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一般病猪可采用克林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由于此病多发生于仔猪之中,且发病感染及致死率都很高,会对生猪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综合防治工作,平时要进行严格的猪舍清洁和消毒工作。而当发现感染时,要第一时间进行诊断隔离,防止病情扩散。
  参考文献:
  [1]刘海燕,俞宁,张平.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诊断与科学防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Z1):5-8. [2017-09-08].
  [2]徐囡,吴长德,张英俊,常灵竹.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16,37(11):94-97. [2017-09-08].
  [3]赵宏涛,严飞,刘亚辉.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J]. 畜牧與饲料科学,2015,36(05):118-119. [2017-09-08].
  [4]李金才,刘志敏,王丽萍.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血凝性脑脊髓炎的诊断和防控[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6):104. [2017-09-08].
其他文献
摘 要:黄鳝肉鲜味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黄鳝的生物学特征为依据,通常采用池塘网箱进行黄鳝的养殖,然后通过驯化投饵、水草种植、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黄鳝的养殖经济效效益。基于此,笔者试在文章中对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提升黄鳝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为黄鳝养殖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网箱;养殖;黄鳝;技术  黄鳝俗称鳝鱼、长鱼等,在分类学上隶属
蕾丝是英文lace的音译.西方人在女装特别是晚礼服及婚纱中大量使用.18世纪的欧洲沙龙女王蓬巴杜夫人最先将蕾丝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华丽及优雅的服饰符号.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和
期刊
2006年10月19~20日,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机化发展论坛——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来自中国工程院、农业部农机化司、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农业部农机推
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影响着软件功能的健全和完善,也会波及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和工作.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该深入而正确地运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以
期刊
目的 对开心果中的过敏蛋白进行分离纯化,了解开心果过敏蛋白的初级结构和致敏性.方法 将不同加工处理的开心果用二氯甲烷、TBS缓冲液进行过敏蛋白的提取分离,采用硫酸铵分级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期刊
2009年渐行渐远,留下道不尽的回味和留恋;2010年翩翩走来,带来数不完的希冀和期待。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之际,《农家参谋》——这位陪伴您多年的老朋友,她散发着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