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国家公祭日的近八十年历程——围绕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的长期斗争

来源 :档案与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在国家层面,以最庄严隆重的形式,追忆死难者,缅怀英烈,警醒生者,警钟长鸣,回击日本右翼,诉求和平。这是中华民族集体意志的体现!历史不容忘却,更不容否认。从战时日本当局,到战后的日本右翼学者与政客,一以贯之否认目军南京大屠杀,背后隐藏着他们险恶的政治用心。中国人民与世界上主持正义的人士为了维护历史的真实与人类的正义,与他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迄今为止,已近80年。
其他文献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祖籍浙江余姚.青年时随父亲迁至山阴(越城),后在距越城不远的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明弘治十二年(1499),28岁的王阳
期刊
中央卫生实验院1942年6月,彭司勋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毕业.考虑到药厂的工作比较机械,他想找一份应用性、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但并不容易.最初,找了一份在安徽茶场提取咖啡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