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的形成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之上。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积累,需要经历相对较长的时间;从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开始逐渐培养语言能力,有利于发挥低龄英语学习者在某些方面的语言学习优势,有利于提高最终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兴趣;英语氛围;交际情景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把书上的语言知识变成语言技能,变成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兴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素。因此给学生创造交际情景,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增强他们综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创造出有声、有形的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面仅以个人的观点,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谈谈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学得轻松、愉快、牢固,学习就会有成就。促使学生发展的起点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我是这样做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授课艺术和技巧,因为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我针对教材的特点,充分思考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久不衰。
  二、营造氛围,培养能力
  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施,教师面带微笑轻松地走进课堂,师生用英语互致问候,把好的心情带给学生,消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鼓励带给学生,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语言实践,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会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享受英语。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用英语教学,可能不是每句话都能用英语表达清楚,学生也不可能完全听懂,但是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我们应该多用,很可能学生在一开始听不懂,我就用英语说一遍再用汉语说一遍,慢慢的听多了不用我翻译学生也能听懂了。在课堂教学的小环境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一种自然有效地掌握所学语言的机会。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习语言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在学校里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大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创设情景,引导参与
  新课程强调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他们不同的学习任务。由于语言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交流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将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既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又使学生似乎回到了活生生的现实。如我在教语语言点“Where are you from?What food do youlike?”时,要求学生相互采访来自的地方,喜欢的事物,采访本组,采访邻组,采访朋友。学生们个个积极开口,人人踊跃表达,在很短时间内,便掌握了语言,巩固了短语,真实运用了语言,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四、运用手段,开阔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就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如:在学习了简单的问候语后,我选取了迪士尼神奇英语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为画面配音。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让英语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运用。学生学习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很好。因此,恰当地在课堂当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多维互动,拓展延伸
  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探索行之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精心创设口语交际情境,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运用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对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进行全面、合理的调控,并拓展延伸到生活中去,培养孩子们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1.主题谈话或报告
  坚持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主题性报告或谈话。内容可以是值日报告,自我介绍(用学过的句型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班级、年级,生日以及喜欢的事物)等等。然后让其他同学当小记者对做报告的同学进行提问,可以询问当天的日期,天气以及个人情况让其回答。这样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在众人面前说英语的机会,台下学生也得到了听、说英语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达到人人动脑、动耳、动眼、动口,全方位刺激各个感官,形成立体思维。由于形式多样,且人人有份,内向胆小的同学也得到锻炼,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2.角色扮演
  有趣的故事或情节总是很容易抓住孩子们的心,教师也要在这一环上学会抓住机遇。恰如其分地创设或利用故事的情节,让学生愿意说,乐意演。如:陕旅版第六册Lesson 2“I`m hungry”整個单元都围绕喜欢或不喜欢的食物这一主题展开,我在设计教学时,以故事“白雪公主喜欢的食物”贯穿教学,孩子们特别是平时不爱表达的女生,可爱扮演这一角色了!个个争着给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食物,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本单元的重点句型“I like…””I would like…”迎刃而解。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英语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营造氛围和意境,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促进他们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在快乐的课堂活动中自主学习,享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每一份快乐,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无论是基于内容型教学还是任务型教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其他文献
很多老师都说,小学作文难教,或者不好教。专家指导也总是说,要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至于真正怎样指导,怎样激发兴趣,却说得很笼统,或是很模糊。笔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说一说激发孩子写作兴趣的一个小方法,那就是让学生作文有“发表”的空间。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的作文能发表。这里说的发表并不是特指的作文在期刊上公开发表。其实,让孩子的作文发表,就是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精心作文被发现展示于班上,家
摘 要: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及提高教学成效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应当在教学导入、难点突破及氛围创设等方面体现游戏化模式的作用,推动教学深入开展。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突破路径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较大。采取游戏化模式可以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鲜活力,特别是缓解教学工作的枯燥感、乏味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投入。
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发生Ms5.5地震,震中处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位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内.此次伽师地震前发生了Ms4.7前震,截至9月30日最大余震震级为Ms4.6(ML5.0),初
小学教学工作繁琐,包班老师工作更加忙碌,我就是其中一员,为了让教学变得更轻松有效,我就发挥我的专长——多媒体,让多媒体作我的教学助手,完成计算机和我的教学工作完美的整合。  首先说数学教学方面的一个小例子:一年级期末考试时,一部分同学数学成绩不是很好, 开学以后,他们升入二年级,最令我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这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他们的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
摘要:随着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职教育走出漫长低谷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前,而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关乎中职学生的人生发展及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文章将就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方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养成教育;赏识教育  一、当前中职学校办学背景  中职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中职教育曾经被誉为“铁饭碗”、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线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笔者就个人和同事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谈谈自己的一些实际做法和经验,以此共勉。  1.利用游戏式教学法  1.1要注意游戏式教学法的可操作性。  不是所有课都可以使用游戏式教学法,因为在选择课的时候,务必选择那些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并加以认真选择或设计游戏,而不能一味追求游戏式教学,避免因过多游戏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转移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项综合的过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可以说参与从事工程建设的各方都不同程度地与工程造价有联系,并且想方设法地降低造价或是工
看一个学校的质量,就是看这个学校初三的出口如何。根据初三学生参加中考的成功率,来判断学校的发展空间。现在就如何对初三的物理课进行复习,作一些浅见。  学生在中考中,要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了解中考的特点:一是重视基础知识,突出重点考查;二是注重“联系”“综合”,突出能力考查;三是重视思维方法,题型设计新颖;四是强调应用意识,考查实践能力。针对这些特点,在复习中应该加强对复习课教学研究。从课时上看,
根据模拟钒卤代过氧化物酶(V-HPOs)活性中心的配位环境,设计并合成了2种新型过氧钒配合物:Na[VO(O2)2(C10H8N2)]·8H2O(1)和K3H[(VO)2(O2)4(μ2-O)]·H2O(2),通过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