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支招有效亲子沟通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236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关于家庭教育的话题成为热点之一,多位代表就此提出了多个议案。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倡议要多方合力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在学校教育方面,要着力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性互补关系。其中,朱教授在建议中特别指出要帮助家长了解亲子关系的科学知识,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和方法。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此建议表示深深认同。如果家庭教育缺失,又何谈家校共育的合力?然而目前的教育现状是,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正确地交流,导致亲子沟通不畅,甚至出现了亲子关系不和谐的情况,这就必然使家庭教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
  我目前所带的班级,亲子沟通不畅的问题就比较普遍。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回家后几乎不怎么和他们交流,只要谈到学习往往话还没说两句,孩子的对立情绪就很严重。有的甚至和孩子已经到了无法交谈的境地,只要他们一张嘴,孩子就会大喊大叫。如此糟糕的亲子沟通,不禁让我紧张了起来。为了把信息了解得更全面,我又找机会和学生单独交流,他们也承认确实不爱和家长说话,并且言语之中透露着无奈。有的认为家长太唠叨了,颠来倒去永远是那几句;有的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的压力,只知道一味让他们学习;有的认为家长居高临下,什么事都是他们说了算,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听了学生这么多心里话,我发现亲子沟通不畅有时并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家长没用对沟通方式。怎样才能让沟通变得更有效呢?通过给家长指导后的实践反馈,发现只要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走,亲子沟通效果则会改善很多。
  一、客观地描述所见所闻
  青春期的孩子,最忌讳的就是被冤枉和被过度指责。而有些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总喜欢加进自己的主观臆断,比如孩子一次成绩没考好,家长会说“你怎么又考得这么差,你每天到底在干什么,是不是除了玩,你就不想学习了?你上课是不是睡觉了?作业是不是抄的?……”面对一通没有事实依据的狂轰滥炸,孩子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反驳,比如“我上一次考得比这次好多了,怎么能说我又考得这么差?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根本没有时间玩,凭什么说我不想学习?我上课根本没睡觉,作业也是独立完成的……”孩子的一次次反驳,并不能换来家长的反省,他们只会觉得孩子太叛逆,总是给自己找理由,家长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最后亲子沟通变成亲子冲突。出于自我保护,再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时,孩子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有时,甚至会真的成为父母主观评价中的孩子。比如,“你不是说我不想学习吗?那我就不学了。你不是总说我懒吗?那我就躺着不干了。”而造成这种僵局的根源就是,父母在与孩子交谈问题时,夸大事实,以偏概全,喜欢翻旧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真实客观地描述当下的问题,不带任何主观评价。
  二、耐心地倾听孩子心声
  有些家长总是给孩子居高临下的感觉,在孩子犯错误或发生问题时,不给孩子任何解释的机会。他们把自己认为的所有原因都说了个遍,就是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看到孩子没考好,就认定孩子没有认真学习,猜想孩子课堂睡觉、作业抄袭。而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次没考好也许是某个知识点没听懂,需要再向教师请教;也许是没把控好时间,部分试题没来得及做,影响总体得分。此时,家长如果能停下唠叨,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相信孩子的心里肯定倍感温暖,他们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也不会觉得家长只是关心成绩。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了输出的渠道,并且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亲子沟通才能继续下去。在涉及孩子问题的大事小事上,家长也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在双方都认可的前提下做出的决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交流是个双向行为,家长不能把话语权、主动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否则交流就无法进行下去。
  三、正确地表达自我感受
  在了解了孩子的心声后,家长还需要把自己的感受合理表达出来。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或者冲家长大喊大叫的情况,除了因为家长没有客观描述所见所闻和从不耐心倾听孩子心声外,还有就是不会向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當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下降或者得知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时,内心肯定是焦灼不安的。他们希望孩子好,所以嗓门很大,所以一味指责,而孩子却不以为然,甚至很反感,最后的教育结果也是事与愿违。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人都是有感情的,孩子虽小,但是情感细腻。如果此时家长不再是责怪的态度,而是真切平和地表达出对孩子的担心,让孩子感受父母温柔的爱,相信孩子也会平静下来,体谅家长的不易,反思自己的不足。
  四、合理地提出具体要求
  有效沟通是为了问题的成功解决。当亲子沟通的双方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相互理解,相信此时家长再对孩子提出要求也就水到渠成。比如,要解决孩子如果因为早晨赖床而导致迟到的问题,家长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基础上,耐心倾听孩子的解释,孩子有可能是因为前一晚睡得太迟,所以第二天早晨起床困难。这时候,家长要表示对孩子的理解,同时要及时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担忧,一是,担心晚睡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二是,睡眠不足会影响一天的精力分配,长此以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自始至终,家长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平和地表达,孩子才能领会家长的良苦用心。最后,针对迟到问题,家长合理地提出要求。所谓合理,就是不能过度,比如定一个早睡的时间,孩子完全做不到,就失去意义了,可以让孩子逐步提早睡觉时间。另外,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留有余地的时间规划表,帮着孩子逐步养成早睡习惯,从而改掉迟到的毛病。并且在孩子取得了阶段性进步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要求也能得到尽快落实。
  当家长们在和孩子交流时,能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去实践,孩子开心,家长也会觉得原来教育孩子可以不那么累了。教育很复杂,教育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家长们多一份客观,少一份武断; 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焦灼;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亲子沟通就可以顺畅进行了。愿每一个家长都成为会说话的家长,愿每一个家庭都能有和谐的亲子关系。
  (责编
其他文献
一天,我正在羽毛球馆打球,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跑到球场边,大声朝我喊。我不认识这个小男孩,加上运动场内人声嘈杂,我没有在意他的话。没想到他索性跑进了场内。我赶紧跑过去把他抱离,球场内人多,如果不小心被人撞到,可不是小事。我提醒他,以后自己一个人千万不能到运动场里。  小男孩并不在意,而是问我:“叔叔,我 直在喊你,你怎么不理我呢?”我连说对不起他把手伸向我眼前:“叔叔,你看,这是我今天刚捡的石子,送
期刊
不久前,印度政府發布书包重量指南,根据学生年龄设定书包重量的上限,同时禁止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师布置任何家庭作业,以确保低龄学生不必把书本带回家。  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大是印度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这从书包重量可见一斑。印度工商联合会调查了该国主要城市的2500多名儿童和1000名父母,结果发现,超过88%的7至13岁学生背部负重超过体重的45%。调查显示,印度68%的儿童可能患有轻微背部疼痛,
期刊
连日来,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开展了“爸爸接送周”活动,倡议孩子的父亲尽可能接送孩子上学,引发舆论关注。  在此事引发热议后,该校校方回应,这项活动是倡议而非强制,孩子父亲在外地或单亲家庭的情况是极个别的,而且学校没有具体统计父亲接送数据,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很小。  以开展“爸爸接送周”活动的方式,引导父亲更多地融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来,置于现实背景下,不乏积极意义。  父亲参与孩子
期刊
木兰老师有一方院落。  院落里,有一蓬金银花。  那蓬金银花,已有 30 余年的花龄。  每到立夏,其花蕊像一根根金针、银针刺开薄薄的花萼,跃出花蕾,花瓣向后微微翘起,将长长的花蕊衬托得分外妖娆。就这样次第开放,一朵朵,一丛丛,一簇簇,黄白相间,昂首怒放,奔涌着馥郁之香。一只喜鹊似乎等待了很久很久,迫不及待地驮着晨光飞过来,啜饮甘露,采擷芬芳。  金银花开时节,我们这些学生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老师的院
期刊
现如今如何利用工具施加有效教育,目的跟进是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顺应新趋势尽快完成思想革新与教学方法革新,以便能够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产生全新的变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已经完成数字化建设,多媒体让数学教学变得简单化,改变了学生对数学教学的传统认知。  多媒体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有效提升了教育的价值。另外其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极大
期刊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通过拓展区域内容,丰富数学活动;通过添加童话情节、充分利用动画增添童趣;通过赋予游戏活力增添数学童趣;让数学游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应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突出了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各领域的紧密联系。把数学贯穿于幼儿生活和游戏之中,从抽象的逻辑知识体系变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幼儿的数学游戏活动有
期刊
说脏话不对,这是所有成年人的共识,也是很多学生认同的观点。其实,很多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会说脏话。这些孩子都知道这样说话是不对的,但就是憋不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姚立新看来,小学生说脏话是发泄内心情绪、挑战权威的一种方式。  “这个也可以从三年级现象说起,我们谈论三年级现象,主要是谈论学习成绩发生大的变化。其实,孩子到了三年级,个子长高了,身体发育了,行为上也有比较明显的
期刊
小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发展,怎样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的确,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么,数学课堂上,如何组织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如何引导孩子们从直观的操作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呢?  一、把握
期刊
目的:  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及症候疗效等方面的变化,以期能对化痰通络胶囊在治疗中风-中经络(脑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构建高效优质课堂,教师既要有精彩的知识传授,又要有高超的课堂管理艺术。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精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学生经常在课堂听课中出现多种问题,听课效率下降,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因此加强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我结合教学实践,对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影响了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