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江南:交通史视野下的一个解读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至今,江南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关于"江南"的概念,学界讨论颇多,几达"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之程度。日常生活中的江南,应是思索这一概念的出发点,并需基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和多元的基础之上。据此,其空间范围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江浙沪地区,及与江浙相邻的皖赣闽的毗连地区;大致上与现行气象区划中的"江南东部地区"相吻合;是一个处湖口东向南京、宁德,面向东海的一个扇形区域。这与江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交通条件较相吻合。在江南,水是其最核心的地理元素,也是江南传统交通之魂;它构成为江南交通线路的基本骨架。以水为据,江南可划分为太湖-运河流域(吴文化区)、长江下游沿江区域(长江文化区)、钱塘江流域(越文化区)、东部沿海及东海海域(海洋文化区)四大区域,分别是江南的核心区及江南的北翼、南翼与东翼,共构形成一个山地、平原、河湖、近海的生态相嵌体。1840年,西力东侵,江南也出现"千年未有之巨变",交通即为巨变之一。交通(行)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它在近代经历了从以自然力为特征的传统交通向以机械力为特征的新式交通转变。在近代交通史视野中,作为一种可触可摸的物质力量,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的传入,江南地区终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近代新江南。
其他文献
家庭微观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这一活动中家长作为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却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有效性,是家庭思想
<正>以为主导的德国"工业4.0"在制造业制高点的兴智能制造起,使得即将于2015年5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DMC2015中国国际制造技术、装备与模具展览会也感
介绍了非织造擦拭布测试、生产方面的的一些重要技术参数,说明了具有良好性能的非织造擦拭布市场前景广阔。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油田企业也相应取得了大发展,在油田的管理中,通过运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能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进而促进油田企业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针对
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了Photoshop色彩模式项目的教学设计,也是一次“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如何导入新课,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办法。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哲学与人生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以成语故事来导入新课。用成语故事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邹城市按照新型城镇建设思路,创新管理体制,在经济开发区和北宿镇探索实施"区镇合一"的主要措施及成效,分析了影响"区镇合一"深入推进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从兴起到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大。然而有些上市公司利用监管的缺陷,非法谋求利益,不仅扰乱了资本的秩序,也使投资者难逃"虎口"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对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贫困农牧民家庭生计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本文通过梳理泥石流自然灾害应对与扶贫开发的理论,剖析了舟曲泥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东方农村合作经济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俄国、中国、印度等国农村小农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中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合作社实现农民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