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桔新害虫——高氏瘤粉虱研究

来源 :华东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wen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氏瘤粉氨Aleurotubercutus takahashii David et Subramaniam是福建福州郊区桔园新发现的一种小型刺吸性害虫。国外在印度最早发现,并于1976年被鉴定命名。本文通过该虫在替换寄主茉莉花上的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对该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作了初步探讨。高氏瘤粉虱在福州年发生约8~9代,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柑桔和莱莉叶片,在28±1℃条件下,世代历期为26-31天。以高龄若虫或拟蛹越冬。其寄生性天敌有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sp
其他文献
为了开好2005年度“省长与专家座谈会”,提高决策咨询质量,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建设和谐广东”的主题,先后组织召开特约研究员专题研讨会,向社会购买相关决策研究成
飞达化工公司在尿素生产流程中,使用脱碳闪蒸气(CO2≥70%)、合成氨和三聚氰胺回收的浓氨水(含NH3 18% ̄22%),调整部分工艺指标,利用原碳化装置,实现联产碳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长期的、系统性战略任务,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又是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共
本文报道了二例雄性不等单蚤生殖器官畸形标本,系实验室长期饲养繁殖的。导致畸形的因素难以排除近亲交配的可能.
网络世代,思想生产的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恰如哲学家德里达所言,传统的“线性写作”和“文本”已经走到了尽头。网络作为人类历史上发明的前所未有的无远弗届的巨型机器
稻飞虱寄生性两索线虫是江苏地区稻飞虱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两索线虫成虫与老熟幼虫在稻茬间可越冬,4—5月交配产卵.6—7月幼虫离土上移寻找寄主.7—8月为寄生高峰期,与本地区的白
害虫抗药性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生物防治已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我省腹管食螨瓢虫Stethorus siphonulus开发与利用是生物防治的一个典型成功例子,对控制害虫,减少环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月季和大叶黄杨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W1→W2→W3),月季和大叶黄杨的主要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均值
1001—1994年对屎克螂适宜的繁殖条件研究结果:1、土层40cm和60cm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5.92±6.34℃和15.89±6.08℃;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70±3.74%和23.72±1.88%
在野外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20,40,60m坡长下的输沙率、含沙量及累积产沙量-径流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当雨强小于2.0mm/min时,最大输沙率出现在40m坡长;而当雨强大于2.0mm/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