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centf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跨径桥梁的使用普遍化发展,由于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需要多项先进的桥梁施工技术。因此要对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中的各项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优化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序与技术,掌握不同大跨径连续桥梁的知识技能,以达到在进行交通建设时桥梁的施工水平。
  关键词:桥梁施工;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139-02
  1 前 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桥梁建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功能是将地区和经济水平不一的区域连接起来,有效的提升总体经济的发展。从我国道路桥梁当前的形式分析,大跨径桥梁已经成为桥梁施工中极为重要的施工方法,也是由于其发展速度和安全技能的迅猛发展。同时,大跨径桥梁技术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能在不同的地形上使用,并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1]。所以,本文研究了大跨径连续桥的特点,以及实施的措施施工工艺,意在提高桥梁建筑的工程质量。
  2 大跨径连续桥的特点
  2.1 大型沉井
  进行大型沉井的施工时要严格的按照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使用地址勘察仪等测量仪器对大型沉井的尺寸大小和位置进行测量。正常状况下,进行大型沉井的施工工序有基础处理、钢壳沉井加工、基础处理、接高、下沉和清基封顶等。应在进行桥梁沉井时利用专业的助沉技术进行沉井,并且为了保证桥梁着床的高度合理化,还要对定位和导向进行有效的定位。
  2.2 深水承台
  在对建筑桥梁进行施工时,需要将孔桩相互间的距离进行收缩,是由于深水承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水速、水压、水流等造成的妨碍因素,并且在施工时承台的实际尺寸一般较大,这也对桥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增加。目前,进行承台的基础建设时,常用到方法有钢吊箱和钢套箱。在进行钢吊箱的施工时,需要在其安装的过程中对其精确性进行严格的设定,并且还要使钢护筒平台所处深度能够满足需要,加固顶板,这是由于承台底部的土质比较松散和钢吊箱与河面距离远的缘故,一旦河流湍急就会发生危险。
  2.3 锁吊施工
  锁吊塔在建筑桥梁的施工中也属于规模较大的工程,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分块运输,在拼装后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其系统的承载能力直接代表了整个的承载力,正是由于锁塔的这种安装形式才使桥梁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保障。
  2.4 地下连续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是地面工程的基础,其主要使用挖槽机械,按着工程设置的轴线进行开挖,开发出一条长度足够的深槽时,对深槽进行清理,然后将钢筋笼放入槽中,采用导管法将水下混凝体形成一个个的槽单元,逐步的进行之后就会形成一道不间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它能够有效地做到截水、承重、放渗和挡水的效果。地下连续墙对后续工程的影响很大,只有将其基础部分做好,才能使后续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3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3.1 受力控制措施
  在进行大跨度桥梁建设完成前后,要时刻的关注桥梁的受力情况,这是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技术要点也是衡量桥梁质量的标准。通常情况下,选取几个横截面进行受力情况的检测和分析检测出受力值,再将得到的受力值与设计理论中的受力值进行对比,若得到的差距大,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其纠正,目的是为了使受力值处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目前,桥梁的整体受状况依旧是施工中的决定性因素,其难度超过了桥梁的变形控制,可想而知一旦桥梁的内外结构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体桥梁的稳定性和质量带来巨大的威胁,严重时还会出现桥梁断裂的现象,并且其承受力也会随之减少。施工中的受力控制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设计中的规定执行,并且还要对负载、温度和自重在施工中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还要时刻的观察混凝土收缩膨胀过程中的受力状况的变化。
  3.2 稳定控制措施
  在桥梁结构中其稳定性与刚度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也是决定桥梁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桥梁的施工中应严格把关桥梁结构中的变形和内力状况,与此同时,还要控制施工各阶段的结构构件的整体与局部的稳定性[2]。在建筑桥梁的发展下,人们对桥梁稳定性关注逐渐上升,施工完成之后要预测有可能出现的稳定性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后面的处理打好基础。
  3.3 桥梁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迫在眉睫,也只有其安全性得到了保障才能完成后续的建成。安全控制的前提是做好桥梁应力分析,提高其稳定性,使用线条控制能实现对桥梁安全的控制。由于桥梁施工每个部分的安全参数不同,所以各部分对安全的要求也唯一,在安全检查时,还要时刻关注这些方面的差异,再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安全参数相比较。
  4 大跨径连续桥梁工程施工工艺
  4.1 钢筋结构施工
  进行大跨径连续桥梁的建造时其工艺十分重要,并且此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材料,材料的质量还要达到相关的要求。总的来说在桥梁的建筑中钢筋的质量和结构占重中之重,钢筋结构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3]:
  (1)进行桥梁工程所使用的钢筋材料,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不合格的钢筋材料不予使用,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工程中。
  (2)进行钢筋构件弯曲定型处理时,一定要先将其呈现直股状态再讲其表面的锈处理干净进行预处理。
  (3)使用设计的工艺对钢筋构件的连接进行设置,同时还要达到工艺指标,在实际的操作中也需如此。
  4.2 桥梁本体的水泥结构养护
  当大跨径连续桥梁工程完成后,需要按时对桥梁本身和水泥结构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养护。并且其养护方式不能采取传统的喷水方式,因为桥梁是建在河流上方的高速公路,防止养护的水分聚集在桥梁本体的表层,对桥梁工程的正常的使用功能造成影响。
  4.3 拆模和落架
  在大跨径连续桥梁基本完成后就会封端,接下来就需要做最后的结尾工作包括拆模和落架。
  (1)进行拆模时,其前提条件就是当混凝土的硬度需要达到一定标准时才可以,在拆卸过程中还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可以承受受梁体重量。
  (2)進行落架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在保证支架足够牢固时才能施加预应力,为了保证支架承载能力可以接受和梁体足够安全,还可以对支架进行二次加固[4]。②操作卸架的前提是要在预应力施加之后进行,而且还需要其达到实际的标准。③需要按照设定的顺序对支架进行拆卸,就普通状况下,都是按照由外侧向梁体底模的顺序进行拆卸。
  5 结 语
  在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下,不仅促进建筑桥梁的不断发展,还无形中促进了桥梁技术的复杂化和技术化的要求增高,其中大跨径连续桥梁就是其中一种。然而,大跨径连续桥梁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桥梁建筑也中最常用的技术,对此技术的掌握也位居世界前列。所以要加强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技术发展,增加我国的经济效益和桥梁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波,邵京豫.试析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5(16):197.
  [2]佟显涛.浅析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212~213.
  [3]张锦峰.浅析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运用[J].环球市场,2017(4):248.
  [4]朱海江.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运用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4):111~112.
  收稿日期:2018-4-14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制造设备的结构已趋向集机、电、液等多部件与一体的复杂系统。为了反应的实际系统工作情况,需要观测各种性能指标,而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常作为我们衡量系统正常运行的参照标准。由于可靠性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部件的寿命特性。尤其在设备、系统维护方面,可修系统是可靠性理论和实际工程中的基本模型之一,因为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会加速设备的磨损,从而减低设备使用寿命,继而致使系统
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带动了我国城市化、汽车化的迅猛发展,进而使交通需求尤其是道路交通量急剧
露天矿台阶爆破设计是矿山开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矿山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充分研究台阶爆破原理和爆破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对露天矿台阶进行三维建模,实现爆破设计自动化,并对爆破效果进行仿真。该系统能够帮助技术人员轻松地进行爆破设计、快速生成方案、模拟爆破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能有效提升矿山开采的现代化程度,对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零部件关系转化为产品零部件的设计参数关系,并建立零部件参数网络,利用网络理论及其算法,特别是复杂网络静态统计量和社会网络中心性的研究,定量分析参数之间的各种影
纯西地区滩坝砂岩是该区主力含油层系始新统沙四段的主要储层。本文在研究沙四段滩坝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发育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滩坝砂岩的描述方法与技术,并进行了滩坝砂
从当代企业的实际来讲,设置有武装保卫部门的国有企业往往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而武装保卫部门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对于人、财、物的有效管理,更在于保证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该文运用采场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砌体梁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回采巷道围岩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反映其基本特征的力学模型,并对其矿压显现的一般规律进行了
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扇子就是夏天最主要的纳凉工具。扇子总是和炎炎夏日联系在一起,也总是和徐徐清风联系在一起。扇子的形状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圆或近乎圆形的团扇,另一种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