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猎,守望古老的苍穹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etent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鹰屯,奉旨鹰猎
  秋冬季节,走在白山黑水畔的吉林打渔楼村的街道上,总能看到北方汉子,一身翻毛羊皮猎装,头戴长毛狗皮帽子,脚蹬高腰雪地鞋,胳膊上架着目光炯炯的猎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猎鹰高傲地仰着脖子,威风凛凛,目光敏锐地注视着周围,时不时地扑几下翅膀。
  鹰,是北方民族心中的神鸟,驯化猎鹰是吉林人古老的传统技艺,其渊源可追溯至满族的先民女真人。女真人狩猎以鹰犬为伴,他们把猎鹰叫作“海东青”,意为从大海之东飞来的青色之鹰,驯鹰的传统在此流传了近千年。
  据史料记载,长白山下,松花江边有个叫打渔楼的村子,由努尔哈赤亲自命名,它是金代文明的发祥地。1658年,清朝顺治年间在乌拉地区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里便成为“狩猎八旗兵丁”世居的基地。自此,为皇宫驯养猎鹰成为打渔楼村满族男子光耀门楣的使命。数百年间,打渔楼村传承古老的鹰猎传统,培养了诸多驯鹰和养鹰能手。
  至今,这里三百多户满族人家仍然保持着捕鹰、驯鹰、养鹰的传统,全村有驯鹰人七十余名,其中著名的驯鹰人赵明哲已被认定为中国民间文化“海东青驯养”的杰出传承人,并被誉为“鹰王”。居住在此村和罗古村的满族关、赵、杨、奚、付、曾、刘等家族,都是满族鹰猎文化的直接传承家族。打渔楼村已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活态文化基地,并且有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新名字——鹰屯。
  驯鹰,独特技艺
  鹰猎可分捕鹰、驯鹰、放鹰、送鹰几个过程。驯鹰人捕鹰,有独特的方法和技能,俗话说“二八月过黄鹰”,每逢这个季节,天空盘旋的鹰举目可见。特别在农历八月份,是当地人捕鹰的最好时机。捕鹰一般在山头处进行,捕鹰前,要叩拜鹰神,然后用雉鸡、鸽等做诱饵捕鹰。
  捕到鹰后,要驯鹰。首先要“熬鹰”,把它的野性熬掉,办法是猎户要陪着鹰,不让它睡觉。接着训练它接近主人,让它能习惯地站在主人的手臂上,这一过程叫“过拳”。接下来是“跑绳”,即让它在远处听到呼叫,能习惯地飞到主人的手臂上。放鹰前,为了增强猎鹰的进攻欲望并让其听主人的使唤,首先采取“喂轴”,就是让鹰吞下用肉片裹着的麻团,当它吞下两三个之后,便呕吐不止,使它充饥不成,倒搭胃食,这个过程叫“勒膘”或“甩轴”。这样,鹰的体重就能保持在1斤9两左右,能够达到放飞的标准。
  放鹰时,主人要站在山头最高处鸟瞰。山坡上四五个人呈一字形排开,持棍棒响器敲打吆喝,惊出野鸡、沙鸡、狐狸、山兔等,此时,居高临下的猎鹰,铁嘴如钩,双目瞭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沟沟坡坡。一旦发现猎物,猎鹰尾巴上长长的尾羽上下摆动,尾铃叮当作响,以异常迅猛的速度直扑过去。鹰只要看见猎物便穷追不舍,不将猎物捕获绝不罢休。鹰的力气很大,年过三岁的鹰称作“三年龙”,可与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狐狸、狍子搏击。
  传承,保护和发展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比利时、捷克、法国、韩国、蒙古等国家在会上提议将鹰猎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名录并获得批准。
  为加速对具有世界意义的鹰猎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传承,2012年2月11日,吉林省鷹猎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启动仪式在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打渔楼村举行。打渔楼村成为鹰猎文化的传承基地,该村“鹰王”李忠文在启动仪式上现场收了八名徒弟。
  目前,野生猛禽的数量越来越少,如何实现保护野生动物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双赢,成了专家和学者们思考的问题,但实际上,很多鹰猎人都遵循春季放鹰回归自然的传统,鹰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完整的自然文化,它凝聚着祖先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这是自然与文化的连接。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鹰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打渔楼村每年都有驯鹰人被外地聘走,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利用鹰猎技术在机场和草莓种植基地驱赶害鸟害兽,还有一些鹰猎人去马术俱乐部、滑雪场等从事表演工作。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手艺,不仅仅是一种记忆,也发挥了新作用。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
其他文献
锦囊智库,铺垫经济  2013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来访的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介绍身边一位身材高大、有着学者风度的助手:“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  1952年出生于北京的刘鹤当过三年兵,和知名房地产商任志强、导演冯小刚是战友,退伍后,他考入人民大学并取得管理硕士学位,之后远赴美国求学。1995年,刘鹤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获MPA学位。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研究
期刊
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让围坐在电视机前的小伙伴们惊呆了。其中,“这么和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奔驰”、“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等直指社会现实的台词,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曾几何时,扶起一个跌倒的陌生人,一直是作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中华传统美德最基本的表现之一,可如今,“扶不扶”已成为令人们十分困扰的道德问题,小品所展现的中国式“情景剧”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扶一把,这个简
期刊
红外辐射能发电  美国科学家日前提出一种设想:从地球向太空释放的红外能量具有可用于发电的潜力,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一直被忽略的可再生能源。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称,地球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的能量达到100亿兆瓦,这么巨大的能量一直被人们忽略,而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从地球释放的红外辐射中获取能量是有可能的。  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辐射能收集器的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的核心是一种能够高效辐射热量的冷却
期刊
每到放学时间,我都会一次次跑到门口,向着女儿回家的方向张望,心里充满了焦急与不安。只因这小家伙总不按时回家,晚归的理由五花八门:和同学在路上做作业,和同学在路上玩石子,站在路上看汽车,在路上围观一群蚂蚁打架……让我既气愤又不解。屡次劝说,甚至打骂,都丝毫不能令她改变。路上怎么就有如此大的魔力,让一群小孩流连忘返呢?  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在一个乡村小学上学,学校到家的距离,不过是经过一个池塘,走过
期刊
美國商学院有一个研究,探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一样商品增加了50%的量却不加价,它等于是降了33%的价。但是如果有一天,一瓶饮料上面写着“加50%的量”,而另一瓶饮料上面则写着“降33%的价”,大部分自以为聪明的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选前者,因为它的数字看起来比较大。  “加50%的量”听起来真棒,听起来真多,当然比“降33%的价”还要棒啦!  这个实验的结果非常惊人,他们找来一群实验者,让他们分
期刊
我们每每在一些东西的边端上经过,因为匆忙使我们的头低下,往往已经走过了几次,还不知有些什么曾经在我们旁边存在。有一些人就永远处在忧愁的圈子里,因为在他即使不需要匆忙的时候,他的心也俨然是有所焦灼。这种人的唯一乐趣就是埋首于那贫乏的回忆里。  这样的人多少有点不幸。他的日子同精力都白白地消费在期待一个时刻,那个时刻对于他好像是一笔横财,那一天临到了,将要偿还他的一切,于是他弃掉那一刻以前所有的日子而
期刊
在祖国的各大菜系中,我最怵的就是粤菜。出了名以后,经常被奉若上宾,饭局不断,且多是粤菜的局。在北方,粤菜被公认是最铺张的,稍不留神就能中了埋伏,光是一人喝一盅汤就比叫满一桌子的川菜贵,刀刀见血,做东的人不带上万儿八千的,看菜牌的时候就得把第一页翻过去,直接从第二页点菜。正因为如此,也就凸现出宴客的体面。  北京吃粤菜最负盛名的酒楼叫“顺峰”,十年前兴起,贵客一直如云,有头有脸的天一擦黑全在那里聚齐
期刊
云南拍戏,初结茶缘  2003年,张国立在云南昆明拍摄电视剧《挣脱》,一向演惯了皇帝的他这回出演反派,在戏里扮演一名大毒枭。拍戏间隙,酷爱喝茶的他有缘结识了从事茶艺推广多年的台商黄传芳先生。黄先生向他郑重推荐:“来云南,你一定要尝尝普洱茶,保证你会爱上它。”  张国立是四川人,喝茶是古老的巴蜀文化中一个重要内容。家乡遍地都是茶馆,他自小开始喝茶。功成名就后,张国立更是成为圈内有名的爱茶者。从龙井、
期刊
母子携手行骗  “妈,出事了,建筑公司把我们告上了法庭,讨要工程保证金。”2007年12月,徐倩接到儿子周明从江苏打来的电话后,大吃一惊,手机差点因失神摔到地上。  时年52岁的徐倩生性要强,精明能干,她原是上海一家国有企业的普通工人,因与丈夫感情不合,多年前与丈夫离婚,儿子周明和她生活在一起。这些年来,徐倩对儿子呵护备至,自己千方百计地省吃俭用,也要想方设法让儿子吃好穿暖。  周明中专毕业后,找
期刊
站在寒風凛冽的公交站台,要等的车一直不见踪影,拿包的手早已冻得冰凉,身体也被冷风穿透,缩着脖子,不停跺脚的你,多么希望有个壁炉从天而降温暖僵硬的身体啊,如果再有热乎乎的食物温暖一下饥饿的胃,那么,在车站等多久,都不会觉得冷。  不久前,在伦敦的公交站台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壁炉”。那是一个方形的广告牌,和站牌差不多大,远远看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慢慢靠近它,你就会发现身体在慢慢变暖。广告牌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