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习作教学插上“云”翅膀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renl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调查,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为什么会这样?黄国才老师认为,原因不仅在于教师只在习作课上教习作,而且在于学生在习作课上不写作文,习作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一项家庭作业。为什么讨厌?因为写不出来。写不出来怎么办?学生不是搜一搜百度范文,就是编一编敷衍了事……笔者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际,仔细想了想,觉得黄国才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为了让学生摆脱“习作焦虑症”,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笔者对“云环境下”的习作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云预习”——任务驱动,明确预习要求
  以前笔者是这样布置预习作业的:预习××单元“习作一”。那么,学生回家后是怎样完成预习的呢?据调查,90%的学生回家没有预习,对于他们来说,预习作业就是没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预习作业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不知道预习习作除了读一读习作要求之外,还要做什么。这样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所谓“云预习”,就是借助网络云平台,为学生推送“预习任务单”。要完成“云预习”的前提条件是:借助云平台,建立班级圈;分学习小组,指定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做好这些,就可以进行“云预习”的准备工作——任务驱动单的设计。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学写演讲稿》为例,可以这样设计预习任务单。任务一:观看“I have a dream”视频及马丁·路德·金的资料,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任务二:如果让你写竞选班长的发言稿,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任务三:写发言稿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写1个)预习任务单在习作课前两天推送到云平台,学生根据任务单要求进行预习,在线提交。小组长负责统计本组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督促本组同学按时提交,还要把本组同学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形成“小组预习情况表”,并上传至云平台。“云预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排除了许多障碍,而且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了解学情。
  二、“云学习”——微课助力,转变学习方式
  “云学习”,就是教师利用网络,把教学重难点或需要探究的问题制作成微课,推送至云平台的自主学习区内供学生学习。学生在云平台可以自主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就需要探究的问题组成“学习同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私人定制”,寻求教师和伙伴的帮助。“云学习”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云学习”呢?以“竞选班干部的演讲稿”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根据“云预习”中搜集到的信息,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都是:假如当上班长,我该怎么做?接着,教师把这个重难点制作成微课,推送至云平台供学生课内课外自主学习。微课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教师先请班长说说:“作为班长,你是怎么做的?”(插入采访班长的微视频)然后问其他学生:“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送给班长吗?”(插入采访学生的微视频)上课时,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入云平台中的学习区进行学习,教师进行指导。
  师:假如当上班长,我该怎么做?有一个同学这样写——假如我竞选当上班长,我会当好老师的助手。
  师:另一个同学是这样写——假如我竞选当上班长,我会当好老师的助手。首先,我会协助值日班长做好每天的晨读、午读工作;其次,我会做好《致家长一封信》的发放和回执回收工作;最后,我会……
  师:很显然,第二个同学因为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所以写得更具体一些。
  出示(小练笔):假如当上班长,我会?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假如当上班长,我会?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假如当上班长,我会?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学生在线完成小练笔,并推送至云平台。先完成的学生可以在线浏览其他学生的作品,可以点赞,也可以简单评价,还可以弹幕。
  自从习作课堂引入“云学习”,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患“习作焦虑症”的人越来越少。“云学习”为写作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深受师生的喜愛。
  三、“云评价”——借助云端,为习作找读者
  传统习作评价主要依靠教师眉批、总评,教师苦不堪言,但是效果却不好。我们学校从上个学期开始对习作评价进行了一些改革,每篇作文的总评不再依赖手写,而是由指定的教师制作成评价模板,然后传到群共享供其他教师下载使用。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个改革,但是却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是对学生来说,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学生的习作除了教师和他自己,再没有第三个读者,有的学生甚至连自己的作文都不读。什么样的习作评价方式既能减轻教师负担,又能让学生看到自己习作的价值,消除“习作焦虑症”呢?“云评价”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推送到“云平台”中的班级圈,笔者先进行评价、点赞,然后发动家长、学生参与评价、点赞,最后再把点击率高的、点赞数高的优秀作文发表在学校的网站,以及其他网络空间平台上,让学生的习作拥有更多的读者。有了这些读者的认可和督促,学生就会努力写出与众不同的习作。
  四、“云教研”——漫步云端,消除习作焦虑
  在云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习作教研圈”,由教研组长定出每个学期教研的主题。例如,本学期我校习作教研的主题定为“漫步云端——云环境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课例研究”。借助云平台,每月一节习作课,我们是这样开展教研活动的。首先,课前网络磨课——由开课教师定好课题,同年段教师围绕课题集备,形成集备教案,再推送到“习作教研圈”;接下来,开课教师在录播室上课,上完课把课堂实录推送到“习作教研圈”,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开展观课、议课活动;最后,开课教师根据教研情况反思、总结,形成研究课例,传到云平台进行保存,实现资源共享。“云教研”不受时空限制,教师不必冒着严寒酷暑到现场听课,既减轻了授课教师的压力,也解放了听课教师。这样双赢的教研活动,哪个教师不喜欢?“云教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其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西园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为今后的教育和教师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指明了前进方向。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作为教师,学习了这份《意见》后,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希望本专题專家和一线教师的这几篇文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期刊
小数的意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吴老师在教学时紧紧抓住了“小数是为了精准表达的需要,不断地细化单位”的本质属性,设计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抽象思维,把握概念本质,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片段1】  师:根据你的了解,能举个例子吗?你生活中见没见过小数?  学生从价格、重量、身高等方面举了很多例子。  师:0.7米呢?也就是1米的。  师:假如我把元、米这些单位都去掉,那0.7是什么意思呢?(1
期刊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这些都是新时代关于“新教师”的铿锵之声。“新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教师角色。班级生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充当着班级生活的主角;但我们同样不可忽视作为配角与导演地位的教师角色。新时代新阶段的教育改革中,如果教师不去改变角色扮演,就不能实现教育的转型变革,就会拖新型班级生活的后腿。教师本质上发生变
期刊
2018年1月22日清晨4点23分,一直照顾张人骏老师的小军发来短信:爷爷因心脏骤停在3点离开。  我对着手机屏幕看了许久,还是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在一年前的1月23日,我还专门去他家中看望90岁的张人骏老师。当时,卧床多年的张老师在小军的悉心照料下身体还算不错,虽然行动不便,但思维还是非常清晰的。那几天,我心里还想着春节前再去看望老人家,没有想到去年那一面竟成永诀。  张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
期刊
如何确立办学主张,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经过探讨、研究、实践,将我的办学主张拟定为“童心教育”,关键词是“童心”。提出童心教育是以学生为本,基于学校的办学实际与追求,源于李贽的“童心说”,是初办校、特色校的办学需要,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促进办学水平的提升。  一、什么是童心教育  (一)什么是童心  《辞海》中对童心的解释是“儿童心情,孩子气”,就是天真烂漫,待人接物无惧无戒无遮无饰,就是一
期刊
学校文化涵盖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从学校育人价值出发,笔者认为,当前研究学校文化的核心应聚焦于学校精神建设。学校文化的内容叙事过于宏大,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很难有效地聚焦在一个点上来考虑。而学校精神则不然,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起始点与终极目标。良好的学校文化建设最终呈现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激励一代代人向上、向善、向美、向新。然当前学校教育的现实是,一些
期刊
“城区薄弱学校”,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城区,但属于薄弱学校,它是相对而言的,是在横向上进行对比得出的。薄弱学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办学条件不达标;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形象不佳。造成“薄弱”的原因是多种的:有长期以来学校在管理上形成的原因;有社会变革、环境变化造成的;有制度、政策层面上在操作中产生的偏差造成的;等等。薄弱学校的存在说明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受到质疑。本文试以福
期刊
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分析不同学段对“写话”与“写作”的目标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有效的习作指导,集中指向于一个关键词——“乐”。再借鉴管建刚老师的习作教学动力系统的理论知识,“乐”字当前,可以使习作真正地转化为一种情绪宣泄或情感释放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成为儿童记录世界、记录自我、记录创造性表达的需求,能有效地解决众多的“习作综合征”,消除习
期刊
许嘉璐先生说过:“科学的识字方法可以使学习汉字的难度大幅度降低,低到可以在‘汉字难学’一语的旁边打上一个问号。这可真是利在当代、功在民族的大功德。”这就告诉我们,科学识字才能点亮识字教学的璀璨天空。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参与省级课题“小学阅读教学中科学化识字策略研究”的一些探索,谈谈对中年段阅读教学中的科学化识字的一些思考。  一、研读字理,品汉字意蕴  中年级识字教学,若能适当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字理析
期刊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一种通用的方法。比较思维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策略阅读散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发现散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规律,提高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体说,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运用比较策略阅读一篇散文——即文本内的散文比较阅读  1. 引导学生对相同结构或写法相似的几个片段进行比较。有些散文表达上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