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国学思想教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博大精深,其至理名句经大浪淘沙已成中华思想文化之瑰宝。特别是当代不少中学生,忘记历史,盲目追新。学习国学,重拾民族遗志,抵御不良风气,尤为迫切而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国学 思想教育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学,它是这个国家国民生存、生活、思维方式的抽象与概括,是该国家国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带来一种文化扩张,西方社会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文化冲击很大。中国的国学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曾一度时期被冷落过,近年来国学开始升温。国学作为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存在于两千年来传诵的儒道墨法等国学经典篇章之中。可是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了这种国学文化传承。真正发现几乎被遗失的中国民族精神是在近几年来核心价值观丧失后出现了大量悲痛而深刻的事实。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年初国家公务员考试近千人作弊,600多份试卷雷同等等,无不昭示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丧失。这与半个世纪以来国学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断裂不无关系。所以发扬传统,振兴中华,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也许,国学在所有的中学独立开课尚待时日。而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和阵地,因此让国学首先迈进语文课,语文教育工作者是责无旁贷的。
  国学教育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自我修养的道理、方法,是古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中充满的是先哲和先贤的教育智慧。目前的语文教育大多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缺乏道德、文化熏陶、人格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为了使我国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关键话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好国学教育尝试:
  第一:语文老师应该自觉研究 “国学”,广泛地阅读些经史子集,作为平时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语文老师要搞好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结合必须先从知识面上多研究传统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现当代文学与语言教学中。新课标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在传统经典滋养中提升人格和智慧。学习国学,传诵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修炼和提升道德品质,这是国学教育的初衷和根本目标。国学修身做人的哲学讲究“诚意、正心、修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国学普及的核心内容。中学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可见,二者非但不矛盾,而是非常契合。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博大精深,其至理名句经大浪淘沙已成中华思想文化之瑰宝。特别是当代不少中学生,忘记历史,盲目追新。学习国学,重拾民族遗志,抵御不良风气,尤为迫切而重要。《论语》有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第二:国学教育注重培养中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习惯。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之小学生要好的多。中学的古诗文教学实际上就涉及到国学,让孩子们养成诵读经学的习惯是国学教育的关键。国学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宽度和厚度。我国的教育家夏丏尊曾说:“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可以继往开来。”语文课必须具更强的综合性,孔孟为代表的儒学便是其不可忽视的研习领地。比如小学可诵读《三字经》《弟子规》, 初中就品鉴《论语》《孟子》,高中便研习“四书”“五经”。不求专,但求博;不一刀切,兴趣为先,目的在于培养习惯。只有做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基地和摇篮。语文老师推荐和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国学经典是很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
  第三:中学国学教育目的在于使得学生提高文化素养,真正像中国人,把国粹当作特长和目的教育。语文教育的贴入点是听说读写工具性的培养。国学中的某些真正的国粹,如京剧、书法如果能被老师当作提高学生能力教育目的。则是很必要的!国学的能力就体现在这里。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戏曲大观园》和书法作品教育内容,这昭示着凡是可以被当作国粹的东西乃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捧红了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研究國学的教授,到儿童“读经”热的兴起,此消彼涨。国学教育的概念应该大于语文教育。其目的性很明确。笔者认为学校教育能把孩子们演讲、书法书写、民俗戏上升为技能实在是一种好的模式。试问一下,现在又有几个愿意写毛笔字老师和学生的呢?难怪韩国人再争我国的书法“申遗”呢,这是因为我们都忽视了国学教育。
  第四:国学教育重在培养孩子们的美德和精神上的内在修养。现在的学生对于树立理想、报效祖国、尊师礼让、孝敬父母、感恩朋友、克制自律方面都很缺失,相反却是官僚主义、攀比心理、拜金主义、超前消费、盲目追星这些价值观取代。也许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冷看国学教育的结果。更是因为我们成年人对于传统文化不够重视的结果。而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中摒弃错误的价值取向,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既是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也是语文教育与国学教育的关键。
  第五:大陆的国学教育要借鉴台湾国学教育做法,让国学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以促进两岸文化融合与交流。内地主要是受到五四运动和文革以及发展经济的冲击,国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重视。台湾教育语文早已将《国学概要》纳入语文教学范畴。当前台湾中小学校很着重国学教育。在小学生每周40个小时的课程安排中,国文、历史、地理和公民道德等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至少占了一半,而且从小学二年级起,每个学生都必须用毛笔写作文,有时一周要写两三篇,最少也得写一篇。除此之外,学校还相当重视学生的古文训练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当时国民党当局定下的共同校训几乎都是“礼、义、廉、耻”等经学传统精神,而几乎所有学校的墙上都印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台北市也以忠孝、仁爱、信义命名三大主干道,让国学点点滴滴深入人们的生活。台湾以勿忘中国传统为指导,每年还举行盛大的尊孔祭祀活动,这就给大陆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台湾许多进步作家如李敖、曾仕强近年来大陆讲学风潮感染着国内,让我们觉得大同中国国学文化教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每个中国语文教师的责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论述金属矿床露天开采时增加炸药单耗的合理性的文献,其中包括论述露天矿含铁石英岩在崩矿阶段增加炸药单耗使其强度弱化的合理性。这种想法的实质在于,预
期刊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下面笔者谈谈我个人看法:  一、课前预习指导学法  预习是课前的准备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尝试活动。它不仅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方面也有很大的
期刊
【内容摘要】从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来说,发挥学生的思考、勤于表达的能力。放飞学生乐于思考勤于表达的翅膀,在思维的世界里尽情翱翔。  【关键词】勤于表达 乐于思考 枯燥无味 针对性 可变性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三年了,在山区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思维不活跃,这源于学生平时多抄抄写写,却忽略了少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没有挖掘,真验证了那句话“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而
期刊
引进的BT—121型液压锚杆钻机结构系由风、水、液压油系统的有机结合。该机最大高度3900~4100mm,最低高度1050mm,最大工作宽度2200mm,最大工作推力5000N。使用实践表明:该机各
从教三十年来,一直探索阅读课怎样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怎样去发表独特的见解以及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努力提高小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曾指出“阅读教学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同时也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确,真正有效的阅读,使读者以其全部的心智和情感,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去把握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阅读是
期刊
学位
摘要:新课标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研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实施策略教学,形成自主阅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学引导  一、学生学习现状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深,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少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教师也往往忽略这一能力。学生学习英语的被动性强,学习动
期刊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法。目的是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设计、执行和完成“任务”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和目的,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任务型教学模式区别于其他交际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帮助语言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