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颂》写作技巧及主题表达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gle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夜莺颂》作为济慈颂诗中的代表作,其所表达的主题值得我们思索,基于对写作技巧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夜莺颂》旨在描述歌手从虚幻到现实的时空之旅,以及刻画了两个存在差异的世界,即诗境和尘境,充分体现了理想和现实、死亡和永恒的对峙,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内涵。因此,本文主要就《夜莺颂》写作技巧及主题表达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夜莺颂》;济慈;写作技巧;主题表达
  前言
  约翰·济慈是出自于英国的一位伟大诗人,他一生贫苦,历经曲折,但他毕生追求梦想与美,创作出了众多出色作品,以出色艺术创造力闻名于世界诗坛。纵观济慈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诗歌具备较多明显的特点,如美妙的文辞、美好的意境、真和美的统一等,其中颂诗是最吸引人们主义的作品,《夜莺颂》便是颂诗中的代表作,充分发挥了济慈的理念和才能。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与探讨了《夜莺颂》的写作技巧及主题表达。
  一、济慈生平及其诗风理念
  约翰·济慈出生于一七九五年,是英国伦敦北郊普通家庭的孩子,其一生贫苦,历经曲折,亲人相继离他而去,生活艰难,身体状况不好,感情失败等,这些曲折都没有击垮济慈,而是成为了他创作诗歌的激情。济慈创作的诗歌各式各样,主要涉及十四行诗、数篇长诗、颂歌与抒情诗,归根结底,主要包括自然和爱情两大主题。济慈善于用想象力创作出独特又美丽的意境,展现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情怀,其创作诗歌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美”,为了更好地实现真美境界,济慈以想象力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创作理念,即“消极能力”。他认为,作家需要摒弃自我意识,广泛接纳事物,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开发丰富的想象力,捕捉真善美;他认为,美属于积极向上的品质,可以使人的精神达至安静、淡薄的境界。所以,在美中融合悲伤与喜悦、死亡与永恒、短暂与永久,成为了济慈创作诗歌的永久主题。
  二、《夜莺颂》写作技巧及主题表达
  (一)写作技巧
  1.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及句法手段
  《夜莺颂》歌手是诗人自己。第一诗节中,在真实世界中诗人倾听到一只夜莺的欢快歌声,歌声影响与打动了诗人,诗人进入了想象的状态,渴望和夜莺同在,共同欢唱不停,追寻欢快;第二诗节中,诗人进入了更加遥远的虚幻世界,反复应用同样的句法构造成平行结构;第三诗节中,诗人重新回到了坎坷的现实世界,以“here”这样的地点名词强调现实世界,“where”这样的关系副词进一步解释现实世界,表述了现实世界艰难的人物形象;第四诗节中,诗人应用反复修辞格,再次开启了自己从虚幻到现实的时空之旅,以及采用拟人的手法将具备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打造成了“无形羽翼”的相关形象,借助此“无形羽翼”,诗人傲游仙境;第五诗节中,诗人沉醉于温暖的黯淡的夏夜里,以同感意象的方式闻到了林中多种的花香,听到了蚊子的叫声,诗人身临其境其中,尽情感受与领略和大自然完美契合的交感,逐渐感受到温暖,忘却了苦恼;第六诗节中,诗人打断了自己的幻想,开始反省与深思,他思索着死亡和永恒的问题,死亡的歌颂是祈颂于欢快永久的莺声中获取再生;第七诗节中,诗人以历史、典故与神话故事等的力量再次穿越了時空;第八诗节中,诗人美好的想象再次遭受打断,他采用了明喻修辞格的手法。无论是第一诗节的开头还是最后一诗节的开头都运用了明喻,可见,诗人用心安排的修辞手法及句法手段为他的心灵之旅注入了丰富而浪漫的想象力。
  2.巧妙地运用意义对立的词语及象征手法
  济慈的诗在用词方面不以华丽取胜,他通常以简单易懂的词语创造各种意境:美好的诗境,丑恶的尘境,济慈措词既清美明确又产生对立意义。意义对立词语的使用充分展现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也就是梦想的诗境旨在强调诗人脱离悲伤的避难所,同时这技巧的巧妙运用又有着反衬作用,在具体对照中现实世界显得更加丑陋。
  夜莺是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形象,济慈对夜莺的感触深受诗歌进程的影响。最初,诗人倾听到夜莺歌声时,充满了敬仰与热爱之情,并将之比喻为树神,认为夜莺就是一只永生的鸟,而在最后一节,却将之称为“骗人的妖童”。另外,诗人认为夜莺的歌声也是不断变化着的,一开始诗人认为夜莺歌声可以帮助人们遗忘现实的烦闷苦恼,第六节里夜莺哼唱的“安魂曲”存在葬歌的感觉,第八节里逐渐演变为“埋怨的歌声”。这整个过程实际上是济慈的内心感受给予了夜莺从神鸟逐步返回凡间,成为现实中较为普通鸟的过程,但夜莺具备的象征意义一直加强,逐渐成为济慈心中真善美的化身。
  (二)主题表达
  《夜莺颂》描述的是时空统一的相关梦幻世界,以“现实一梦幻一现实”模式为中心展开情节,在诗人精致巧妙的意象选取和创建中充分展现了其主题,即现实和理想的对立,短暂和永恒的对立。
  诗人充分刻画了现实生活中悲伤、窘迫的现象,这种痛苦就好似“吞服鸦片”的痛苦,向往在死亡中遗忘此悲痛。夜莺塑造的美好世界象征着梦想,和现实世界的烦闷苦恼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向往,但梦总要结束,诗人在结尾以反问的句式表述了自己要回到现实,无畏面对的意志与无奈。
  夜莺的世界是诗人的理想世界,诗人完全沉醉于美好的幻想里,片刻的享受与舒适随着诗人的苏醒而消失的无影无踪。但这样的世界不会消失,而是成为了永恒,诗人清晰的表述出:“我热爱这种安逸的死亡”,夜莺也成为“长生的鸟,不会死去”。这是对强力限制自我精神的一种解脱,人的生命即使有限,但夜莺歌声好比生命的动力,消除现实世界中的烦闷苦恼,鼓励人们勇于追求美好世界与永恒之美。
  【参考文献】
  [1]龙飘飘.济慈《夜莺颂》中的意象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3(07)
  [2]刘翔宇.和谐礼赞——《夜莺颂》赏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
其他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且责任重、压力大。辅导员助理是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班级和辅导员之间的纽带,如何选拨以及管理辅导员助理让其在学生教育管理中
妥布霉素加利福平治疗小儿细胞性痢疾61例,并与单用先锋必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6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结果,退热、中毒症状消失、肉眼浓血便消失及粪便镜检转阴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
【摘 要】物理是中学加入的新科目,学生在之前没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加之初中物理的学习时间紧迫,所以如何实现初中物理的高效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初中物理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使得学生对自己所认识的世界有个新的认知,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得学生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识。通过初中物理学习,让学生对科学有个初步的了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些成果的取得,都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正】 一、关于建立资金市场的问题当前,在全面推进城市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资金市场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摘 要】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也随之快速的发展,其中中职院校就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其为我国的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实践型人才,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如今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对于中职院校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中职院校中的动物解剖生理课程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够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其中案例教学就是主要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职院校;动物解剖生理;研
高等学校车辆的安排,从领导的调研、学生的教学实习到教职工的上下班都是必不可少的。车队的有效性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具
【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专门提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指出这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安定
【摘 要】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足球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落实足球教育,普及足球体育运动,有利于中职学生个人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文章基于中职足球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足球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足球;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足球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在有限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