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心理上的强心剂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hu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美,即鼓励、强化,是行为科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可以给平凡的生活带来希望,可以把世间的噪音化为音乐。赞美对人类心灵的重要性,好比植物依赖于阳光,没有它,就不能生长,就不能开花结果。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对人们良好心理状态的描写。然而生活中不尽是这样,假如你每天面对唠叨不止的爱人、孩子或你的同事,一定会感到很厌烦,甚至情绪沮丧!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索然无味,那么,你不妨试用一下赞美吧!赞美别人往往会激发听者的自豪和骄傲。
  一句话可以把你送入坟墓,也可以使你起死回生。一句话救人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罕见。一位享有声誉的老师曾经总是用训斥来督促那些未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听腻了他的责骂,这样督促毫无结果。后来有个学生建议他的老师最好去表扬那些完成了作业的学生,这位老师欣然采纳他的建议,不到三个星期,不仅完成作业的人数大大增加,而且上起课来,师生双方都很轻松愉快。
  当然,强化不能滥用,赞美也需要艺术,那种模糊笼统,甚至信口而来的赞美往往适得其反。如对一个初学骑自行车的人喊“好极了!就这样骑!”这是恰如其分,若对一个早会骑车的人再这样说,就不恰当了。诚然,当需要提醒和指出对方必须改正的缺点时,不能没有真挚的批评,但批评后,对方认识或者改正了,这时就需要赞美的阳光了。
  正如前人所说,人是渴望赞美的动物。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要满足他人的这种渴望,多赞美别人。如果说,批评与鼓励都是催人上进、激人发奋的手段的话,在许多情况下,适当的奖励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赞美的方法多种多样,或真挚热情,或含蓄委婉,或自然流露,或发自肺腑,或具体确切,或顺应语势……应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年龄和层次,运用不同的赞美方法。当掌握了赞美的技巧,你就会感到生活竟是那么充实,那么可爱!
  〖编辑:修远〗
其他文献
年轻时,为缴不起学费而尴尬,为学业紧迫而烦恼,为五斗米折腰,为前途、为婚姻、为房子、为职称……去拼搏和奋斗。沉重的负担、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精疲力竭。那时候甚至天真地想,哪怕是生上点病,到医院病床上静静地躺躺也好。今年我已经74岁。老实说,60岁以前我认为去火葬场遥不可及,而在2000年9月的一天早晨,起床之后我去厕所时,感到胸部疼痛、憋闷、头冒冷汗,想呕吐又吐不出来,虽然不知道害了什么病,但感觉
公孙弘字季,生于公元前200年,西汉菑川薛(在今山东寿光南)人,年轻时为狱吏,因犯罪被罢免,当时家中贫困,为了生活他不得不以放猪为生。四十多岁时,他开始学习《春秋》杂说,六十岁时以贤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即贤良文学,简称贤良或文学)被征为博士。出使匈奴因不合汉武帝心意被免职,后来再拜为博士,曾任内史、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平津侯,公元前121年80岁时死于丞相任上。  他虽为高官,俸禄丰厚,
课堂是个严肃的地方,是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但是学习本身也应该是件愉快的事情,每个孩子从不知道到知道。回想每个孩子在三四岁时,总是不停地问这个为什么,问那个为什么,
期刊
期刊
人到老年,凡事都不必太在意,不必苛求自己。“不必在意”正是在意健康,在意幸福,在意生活的表现。  不必在意手拄拐杖 即使腿脚没有毛病,带着一根拐杖在身边,时而摆弄戏耍,时而着地相助,如同伴侣,悠闲自得,更重要的是增加身体平衡,减少摔倒的可能性。  不必在意一日多餐 一般地讲,人年龄越大,肠胃功能越差,每天少吃多餐,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增强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不必在意药品相伴 老年人家里必然
心理学家曾用两只羊做过一个实验:分别把两只羊关在两只笼子里,给它们相同的生存条件,有一只羊的笼子靠近狼窝。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生存条件下,那只靠近狼的羊因紧张、恐惧、忧虑,最后形成溃疡病。后来把患溃疡病的羊搬到没有狼的环境下,给予相应的治疗后溃疡逐渐愈合。再次把患溃疡病的羊放到狼窝旁,结果溃疡病又复发。上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精神因素的刺激对胃溃疡病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曾有专家通过人的胃壁造型直接
26岁的女子拔完牙的当天喊头痛,到了脑科医院一检查,得了精神分裂症;一位中年妇女在拔了牙以后每天怀疑自己已变成了大小脸……笔者发现现在牙患者的心理疾病还真的不少。案例一:拔了牙非说自己“大小脸”“你看看,我右边的脸真的比左边脸的脸大”。在口腔科门诊里,一位40多岁的妇女一边照着镜子一边对医生说,她已经不只一次来到这里了,自从一年前做了拔牙手术以后,她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医生对着电脑,看着她的片子慢慢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都是教师评阅,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语文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教师不妨创新作文评改的
人立于世,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们给你的感觉也是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有时,你感到非常奇怪、迷惘、不可思议。与一部分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产生某种无聊感、困惑感、疲倦感、失落感;与另一部分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很轻松,很洒脱,很自在,很恬适,很随心;还有一部分人,当你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则会感到很激动,很兴奋,很愉快,很惬意,也很紧张。为什么会使你产生这种迥然不同的感觉?原来,人与人之间
人到老年的时候,常爱聚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虽是家长里短,却都是经历世事沧桑后的人生感悟。一天,在家前的小花园里,不少老人聚在一起,谈起了“比”的话题,说法很多,但谈到最后集中到一点,都认为,现在活到咱们这个岁数了,比什么?比的就是健康。我听了,觉得的确言之有理,人到老年的时候,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任何高官厚禄、大房香车、美女娇妻都无法取代,无法比拟的。1 健康从何而来?现在的老人都重视体育锻炼,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