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天山西段与南天山中东段地震活动关系

来源 :内陆地震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分析了北天山西段与南天山中东段的地震活动关系,发现1935年以来两区地震活动水平相近,中强以上地震具有交替活动的特征,且有一定的成组性南北迁移的规律。时空扫描分析发现,北天山西段新源—温泉附近地区的中小地震集中活动对南天山东段中强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前兆意义,南天山东段的4级地震频度的减小与北天山西段5级以上地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区域地震活动存在的以上规律和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介绍了新疆地震台网子台供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免维护蓄电池以及稳压电源等主要设备和超短波数传系统中发射机、接收机、数字复、分接设备以及天线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对超短波数传的原理、场强的接收以及设备的一些参数,作了简单的阐述,对台站设备日常出现的问题和故障,作了简单分析,并给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并就1次典型的台网故障现象分析及排除作了详尽的阐述。
在对构造运动差异较大的柯坪块体和天山中部地区地震活动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中强地震活动对整体新疆地震形势的影响。不同构造环境下不同构造单元地震活动差异性很大。柯坪块体内构造运动强烈,它是新疆6级地震主要活动区之一。6级地震发生后的1年内,天山地震带是中强地震的主要响应区,在时间上具有短期预测意义。位于特殊构造环境的中天山地区地震少,地震强度低。4次5级地震后的1~3年,新疆地震
秋立塔格断裂和黑孜尔断裂是穿过黑孜尔水库的活动构造带。黑孜尔断裂现今活动方式继承了新构造运动以来的运动特点。该地区发生6级左右地震有10年左右间隔的特点。1999年库车5.7级地震发生以后,库区地震活动目前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在未来3—5年内,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可能性不大。
通过野外考察和地貌变形测量等手段,研究了尼勒克1812年8级地震的地震断层的平面分组特点、活动性质、分段特征,讨论了地震滑塌构造、地震断层与重力滑坡的区别,分析了线性滑坡后壁与地震断层的潜在关系。在正确区分地震断层和滑坡后壁的基础上,确定了地震断层的最大位移。该形变带从吉仁台延伸到乔尔马以东,东西总长124 km,南北最宽处约28 km,地震断层断续展布97 km,最大垂直错距为15 m,水平位移
阐述了阿拉木图预报试验场地磁动态观测时间序列中异常识别方法应用的主要成果。以往所利用稳定地磁场中异常探索的方法,在北天山条件下按构造磁效应未能得到积极的结果。在许
对二滩电站水库蓄水后水位变化与水库库区、水库外围地区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利用攀枝花南山台形变观测资料与水库水位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水库-小震-变形-中强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由水位变化引起的加卸载过程中,加载时段是外围地区中强地震的有利发震时段,而卸载达到年度最低水平时,库区内地震活动明显增强。水库首次蓄水引起变形最为剧烈,之后影响逐渐减弱。
对山东"十五"测震台网正在测试运行的36个国家任务子台的地动噪声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各台的背景噪声地动速度均方根值(RMS值)、有效测量动态范围和噪声信号功率谱。结果表明,各子台中有沂水台、莒县台、郯城台、新泰台、烟台台、荣成台、苍山台、商河台、莱州台、龙口台、海阳台、文登台及临朐台是符合一类测震台的标准,其他台站均符合测震台站的选址要求。
2008年10月5日新疆乌恰县发生MS6.8地震,这是继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4级地震后新疆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从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构造、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震中分布等方面对这次地震进行了初步分析。
详细介绍了用于测量水流量水堰的种类、结构、测量原理和方法,根据数字化水位仪投入式压力传感器的特点,结合地震观测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了利用水位仪在三角水堰中测量水流量的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自身的特性和地震灾害预测研究的特点,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潜在地震灾害预测系统。利用大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形成了有识别和记忆功能的非线性预测系统。通过对网络的测试和检验,论证了该系统在预测潜在地震灾害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从测试精度出发,探讨了这种预测网络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虽然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但其量化指标仍可为地震灾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