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品质”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有好多人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了。
  ②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时,他的答案理直气壮——“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③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
  ④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
  ⑤如果说都市人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⑥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从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工匠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做到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到取得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要买一个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整个社会都能摒弃那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乃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了。
  ⑦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
  ⑧有钱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一般人欣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君不见被警察抓到的大流氓及至小妓女,他们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不都是名牌吗?
  ⑨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外,用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虽居陋室而依然能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
  ⑩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这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得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
  
  阅读训练:
  1.文中的三个“如果说”是从哪三个不同的方面来假设生活品质的?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以工匠、农夫、穷人、家庭主妇为例,意在阐明什么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看来,怎样才能算真正具有生活品质?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思路清晰、论证谨严有力。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的行文(论证)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证法是本文运用最多、也最有特点的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实际,简要评价一下你自己的生活品质,或谈谈你对“生活品质”不同于作者的看法和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秀德 赵会文设计)
其他文献
作文是反映生活的。面对凡俗的生活,我们如果能有一些超出常人的思想认识,或选一些不同凡响的写作材料,或运用点儿独到的表现形式,都会殊途同归,达到“文贵有新”的艺术效果。  技法剖析:    能哭是福  佚名    当校园里最后一声铃响结束后,我们都疲惫地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看着手中分数少得可怜的卷子,我麻木地折起来,放入书包中。班里的气氛非常活跃,不时有笑声传过来,但听在耳中,却让我觉得像是在哭
期刊
我们来听讲: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韩愈对早春的草色观察得十分细致:草因雨而绿,遥看时,地面上浮起一层浅浅绿色;近观时,绿色并不惹眼,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早春景物的特征,诗人捕捉得多么准确;这首诗如画家设色作画,描摹得多么精彩。可见,写景物需要观察,而只有经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才能写好景物。  那么,我们该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
期刊
浮生如茶  文/张 颖    茶叶因沸水才释放出深蕴的清香,人生也只有遭受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生命的幽香……  ——题记    夜,静静,柔柔。那盏亮亮的灯与天上稀疏的星儿相互映衬,凝望着伏在书桌上疲惫的我,还有旁边飘香的茶。  考试!考试!考试何时了啊!虽然我的人生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但这此起彼伏的暴风骤雨已让我筋疲力尽了。还好,有茶,陪伴着我。  钟针不声不响地转了一圈又一圈,我的灵魂却被眼前的
期刊
仍记得那年秋天,那个雨天的黄昏,在报纸的一角,我羞涩地摆弄着一行字,那是我的交友通讯。随后仍是秋雨,雨天接着雨天,也有飞鸿一封接着一封不断地飞来……然而在众多的来信中我只选择了她——一个远方的女孩。也许因为她的信中只有一句话:交给你一个永远的祝福,在你心里,在我心里。  秋日的闲阳静静地照着我们。在和风中领略这无边的美好,足以让人感到超越、自然,更让我们品尝出了这段特别的时光中特别的美。尽管我们从
期刊
查一路,安徽怀宁人,高校副教授,《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搜狐网“中国时事评论员”,千龙网“特约撰稿人”。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歌。写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随笔类作品。迄今为止,在海内外数百家华文报刊发表过作品两千余篇。有作品收入《2004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2005中国年度最佳微型小说》、《2006中国年度杂文》。文章被大量报刊转载并收入各种选本。散文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中播出。作品获多
期刊
已有百年校史的安徽六安六中,是安徽省思想品德教育实验学校,该校把文学教育、审美教育、人生教育融为一体,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健全的文化品格。该校有文学团体“晨风文学社”,该社培养了大批文学新秀,社员们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文章一千多人次,有一百多人次获各类征文大奖。该文学社关心世界、热爱生活、与时俱进,为丰富校园文化作了不少努力。
期刊
中考对议论文论点方面的考查标准,可以概括为: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准确判断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综观2007年各地的中考试卷,85%以上的省市都有议论文的阅读,而且大多数议论文阅读里都涉及了对分析、提取、归纳中心论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    考点精讲: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找准中心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往往以完整的句子呈现于文章
期刊
①去年冬天,我的工作、婚姻相继出了问题。我带着满心的颓废和落寞,回到乡下老家。像一只冬眠的丑蛤蟆,整日蛰伏在房里,回避邻人关切的询问和眼光,躲避着世俗的热闹和喧嚣,沉湎在惆怅和忧伤里,一天天地萎靡、凋敝。  ②三月的一个清晨,春寒料峭,父亲破天荒地把我从昏睡中叫醒,逼着我吃完热乎乎的早饭。然后,塞给我一把小锄头,让我跟他一块儿下地干活。  ③父亲领我来到院外的一块麦地边。我望着被薄霜打蔫的麦苗,心
期刊
“大器晚成”,是个很有名也历史很久远的成语。《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汉代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也。”后引申为能完成大事业的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积累,所以成就较晚。  “小器”晚成——当然,词典上没这个成语,是我杜撰的,但社会上却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有的人天赋不高,才具有限,能力平平,注定难成“大器”,从事的又不是什么军国大事,但却“不放弃,不抛弃”,坚持数年,日积月累,到
期刊
{1}金属玻璃是一种特殊的合金材料。通常金属原子都是有序排列的晶体结构,而在金属玻璃中,原子的排列如同液体或者玻璃一样杂乱无章。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金属玻璃并不是液体,但是由于它没有固定的外形,可以像液体一样随意流动,所以人们喜欢形象地称之为“液态金属”。  {2}金属玻璃具有哪些卓越特点呢?金属玻璃的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具有迄今为止金属所没有的各种特性。  {3}科学家介绍,与原来使用的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