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制度的价值、维度与策略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h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制度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提升校企合作育人质量、发现校企合作办学问题、深入理解企业用人需求、评价校企育人收益。校企合作评价制度的建立需要从时间、空间和价值维度提炼观测点和形成评价标准,具体策略包括以评价为手段的文化共建,建立评价工作机制,形成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评价方式,关注评价的反馈意义,形成整体推进。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评价制度
  [作者简介]吴南中(1984- ),男,湖南新化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管理。(重庆 4015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YBJY132,项目主持人:南旭光)、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类重点项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实现途径和政策研究”(项目编号:AJA140003,项目主持人:杨进)和2015年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校级重点项目“基于‘三融合’的专业评价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ZD2015-05,项目主持人:李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1-0010-05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系办学不可回避的话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企业参与制度。”这对理论界和实践中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形式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的校企合作在经历了以“拉郎配”为标志的校企合作政府主导的“撮合”阶段、以“剃头挑子一头热”为标志的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校热企冷”阶段后,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企业转型发展的迫切性加强,向职业教育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迫切性、积极性增加,学校由“一头热”状态向与企业共生状态转变。在学校内部,按照一定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条件、水平、质量和效益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和评价制度建设,对于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做实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制度的价值
  职业教育是旨在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基于这种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起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用人标准无限地靠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在课程上共同开发、教学上共同开展、效果上共同评价、责任上共同承担。就这个问题而言,职业院校与企业达成了较多的共识,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对校企合作办学缺乏相应的评价,校企合作的实效性很难通过可视化的维度进行准确的衡量,导致校企合作容易陷入各种“形式主义”,极大地浪费有限的教学资源,使得职业教育质量渐渐不能满足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评价制度就是要在提高育人质量、发现校企合作问题、理解企业需求、评价育人收益上发挥作用。
  (一)提升校企合作育人质量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学习型组织,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通过企业硬件设施和技术人才的交流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也为教师紧跟专业技术发展潮流以及适时更新专业技术技能提供了条件。但是,校企合作的效果并不是只要企业合作就会产生,高质量的校企合作需要学校与企业存在“要素上的契合、功能上的契合、结构上的契合”①等现实条件。要素上的契合指校企双方在生存哲学、目标追求、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处事原则上具有一致性;功能上的契合指校企双方在育人上存在相互配合与协同的地方;结构上的契合指校企双方在时间、空间上存在互补的结构。对校企合作进行评价,可以促使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评价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学习支持服务等过程中的作用,把握人才培养的主动性,通过不断调整合作企业、合作方式,提升校企合作育人质量。
  (二)发现校企合作问题
  校企合作育人功能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成长和不断提高层次的过程。校企双方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不断深化合作、不断提高层次,实现校企双方的效益。在我国,职业教育不是由企业发展需求内生,而是通过教育体系的衍生建设而成,与企业在“先天基因”上明显不同,导致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并不能自发完成,而是依托一定的方式,比如在政府和行业的指导下,不断调整双方的利益边界,形成更为合适的合作形态。校企合作评价制度,是一种主动地评价校企合作问题的方式。就学校而言,校企合作评价制度的建立,促使学校按照特定的评价框架,及时发现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问题,有导向性地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对接能力,促进学校基于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自我反思;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评价制度,评价与学校沟通相关人才培养实施框架中的问题,发现自身与学校办学哲学、目标追求、价值观念和处事方式等的不协调性,以更好地调整自身参与的方式。
  (三)深入理解企业用人要求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形式,培养“职业人”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职业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的普及,以成熟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得到充分的发展,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发展中酝酿出来。企业作为技术一线的关注者和“职业人”的使用者,对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用人需求比任何组织都清晰,对高新技术的冲击感受能力比任何人都敏锐,应对技术更新迭代的调整工作比任何人都先进。企业对人才素质结构、人才发展能力和人才现有的技术价值有更多的先知先觉,这正是职业教育培育“职业人”所需要的方向指引,而企业也需要职业教育实时跟进。校企合作评价制度的建立,对于学校深刻理解企业用人需求、实时调整和应对情况有较大的价值。
其他文献
商品经营专业的毕业生,一般要经过熟悉业务、适应工作的过渡阶段。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普遍认为,商品经营专业好学不好做。作为一名《柜组核算》专业课的主讲教9币,如何帮助学生解
为刺激企业R&D的投入,各国政府制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对发达131家激励企业R如投入的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我国现行K&D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
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2010年贵州省国民体质监测公报7~19岁儿童青少年身高数据的分析得出:(1)根据贵州省情采用定基比法预测贵州省儿童青少年身高具有现实意义;(2)绘
本研究是对乒乓球教学多媒体CAl课件进行开发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对课件制作的每个环节的分析和教学实验中教学效果的对比,找出乒乓球多媒体CAl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和应用途径
本研究通过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体能与职业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因子,以及通过何种途径的锻炼能更好的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
辽宁省服务学校成立于1985年,是一所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的省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是辽宁省唯一一所隶属于辽宁省商业厅,为第三产业培养中等管理和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学
通过研究表明,我国学生体育竞赛体制因推行体育举国体制而具有鲜明的特点,学训合一和学训分离并存是其主要特征;指出了影响学生体育竞赛管理体制的诸因素,主要包括管理结构单
伴随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日趋需要大量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责任:根据现今中职学生的状况.如学习成绩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济南市中心医院(250013)张书元张峰上消化道异物多为误食所致,少数为内源性异物-胃结石。较大的异物可滞留于食管,多数可通过食管进入胃腔。异物的种类很多,国内多
独立学院民办的性质,使得它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雇佣—被雇佣"的经济关系,对于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也更注重利益与效率,而忽视两者之间存在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