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l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是城市的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为了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健康,必须在城市规划中加入生态环保的理念,这样也有利于构建绿色、和谐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也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其需要利用科学的手段,对城市的布局进行调整,还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生态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城市规划的质量与规划人员的技术水平有较大关系,其必须具有创新的意义,在规划时要做到因地制宜,还要不断的完善城市的功能,增加基础设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大的方便。
  关键词:生态环保;城市规划;原则;建设;措施;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还需要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城市规划不能一味的提升经济,还要注意环境保护,这样才能构建出绿色、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健康的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城市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在规划设计中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并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与累计经验,提高规划的效率与质量。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其与市民的生活以及工作息息相关,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生态城市是一种新兴的概念,其加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加入了多项规划,比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规划等等,生态的城市规划,更利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其也促进了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城市生态规划比较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也是对规划措施的不断的完善。生态城市是对自然环境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其利用有效的措施,對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其也是在城市规划中加入可持续的发展观,有利于构建出更加健康的城市。
  2 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参考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其内容具有多样性,根据不同的风土民情以及地理特色,规划人员要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的传承当地的特色文化,在城市规划中加入文化气息。生态城市规划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净化当地的空气,减少自然灾害。城市规划的设计人员,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其还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理念,只有设计出具有可持续性城市规划,才能使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更加长远,才能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体系
  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其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及经济现状,这样有利于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有的城市是以城市辐射的方式对周边城市进行合理的布局,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城镇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保证城镇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城市规划还包括城镇与农村的建设,在城市规划中还要最大限度的保证生态平衡,要利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做到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3 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原则
  实施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必须保证区域城市内的主导产业是能够最大化的代表现代文明的发展潮流、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型生态产业。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前期,规划人员和决策者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当前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实际,寻找到影响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所在,并运用科学系统性的观点来对存在问题的产业结构进行整改和调整,将生态建设的理念灌输到企业和居民的意识里,加大力度发展好生态产业,最终组建成为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并从本质上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根本矛盾。
  3 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举措
  3.1 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提升人们的生存居住条件,在每一个规划建设人员、城市居民当中都要树立起较强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新时代的背景下生态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确保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建设维持和谐关系的重要关键。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念植根在人们心目当中,尤其是要扭转领导决策层重经济建设,忽略生态环境发展的错误观念,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在每个人心目当中树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还要让人们意识到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最终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自觉性。要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树立起科学的资源发展观念,经济发展观念和消费观念,要让人们意识到唯有发展好环境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经济建设。
  3.2 合理规划城市,实现宏观调控
  要认真的考虑和分析清楚所处城市的区域特征,深入的分析城市的生态特征以及目前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城市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与此同时还要运用宏观系统性的观点调查和研究城市所处区域内的资源利用和具体的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对生产力的布局方式和各个城镇之间的分工规模进行科学划分。让城市的工业建设,农业建设,交通建设,建筑建设与生态建设目标实现高度的协调与统一,最终构建成现代化的生态城市。这就需要各个领域内的专家们不断的进行交流与沟通,根据自己对所在领域的建树和观点为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出谋献策,为城市的科学定位和合理的土地利用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策。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完全接受,也不能完全摒弃,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城市所处的区域特征,合理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在原有的规划基础上,加入生态环保的理念,其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经济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城市的发展会利用大量的生态资源,但是有一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过度的开发可能会造成资源紧缺的问题,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环保还可能引起较多的自然灾害问题。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有效的缓解了资源环境问题,其提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对规划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还要有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提高规划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建森.生态城市的构架理论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5).
  [2]张坤民.温宗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6).
  [3]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李向前.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1(6).
其他文献
目前,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获得了许多转基因植株,由于甘薯本身的特性致使部分甘薯的遗传转化受到限制,但在研究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甘薯品种选择不同的受体、条件,用根癌农杆菌介
本文根据硬件线程的特征,为硬件线程调度建立了一个周期与非周期混合线程集的调度模型.在数学层面描述了硬件多线程调度中每个线程被成功调度的条件判据.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主要阵地,客观上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协同发展。文章一方面分析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深入分析科研管理在高校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并提出
选择9头泌乳早期处于热应激的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5、10g/d烟酸,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10g/d烟酸可使产奶量分别提高13.20%、9.39%;而4%
针对信号自适应Chirplet分解未知参数多、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Chirplet分解快速算法.该算法利用计算信号的二次相位函数,得到其能量分布集中于信号的调频率曲
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耕地中,坡耕地占70%以上,小型机械不适宜在坡耕地上播种玉米,而使用便携式施肥播种器可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通过近几年便携式施肥播种器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
《中州学刊》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中州学刊》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关注学术前沿问题,注重文章的思想性、学术性、原创性,广集百家睿智,编发精品力作,弘扬中原文化,服务改革开放。
提出采用“滑动窗”方式建立参数实时更新的接收机钟差改进模型,把基于该模型的钟差预测值引入到卫星导航中辅助进行自主完好性监测(RAIM).文中给出了相关流程图,并提出新的预测误
根据程序中Load指令的行为特征构造马尔可夫模型,进而提出预取器的结构方案.SPEC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二级值预测方案以及基于程序语句相关的预取方案相比,在预测指令的覆盖率上分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许多网络安全问题,各种计算机犯罪和侵权不仅给个人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危及社会安全与稳定。本文就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应用问题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危害;加敏技术;防火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全球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各地网络信息传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