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在我院治疗的临床拟诊冠心病病人分别用16排CT造影方法(CTA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CAG对冠心病进行检查,并进行CTA和CAG的对比。结果16排螺旋CT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有高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能较为清晰地显示血管狭窄、钙化及桥血管病变,基本能满足冠心病初步诊断的需要。结论16排螺旋CT作为冠脉检查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是目前冠状动脉病变较为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16排螺旋CT;冠心病诊断;冠状动脉造影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29-01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简称冠心病。它作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冠脉供血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肌损害[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等特点的多排螺旋CT(简称CT,如16排、64排CT的出现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之间的50例临床拟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年龄30-70岁,男23例、女27例,平均(51.6±2.1岁。心率范围为52-80次min,其中伴高血压17例,伴高血脂病3例,伴Ⅱ型糖尿病例及高血压病例2例,伴高血压及高血脂病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在50例病人中典型心绞痛26例,不典型心绞痛8例,不确定者16例,以上患者均无心肌梗死病史。屏气实验为30-50s[1]
  1.2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50例临床怀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主要参数是:120kV380-400effmAs420ms,层厚0.625mm。再使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CAG对上述50例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50例病人的16排CT冠脉成像结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而评估出16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2-3]
  1.3用于影像学评价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及16排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成像时,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目测直径法,即以狭窄部位近心端相对正常的管腔直径作为参照值,对其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4]。具体计算公式为:血管狭窄的程度=(狭窄部位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一狭窄处直径狭窄段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100%。
  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时,选取血管某一段两端相对正常的管腔直径值作为参照值,对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的状况计算出百分比,进行定量分析。狭窄程度按管径内径分级:轻度<50%;中度50%-74%;重度75%-99%;闭塞100%。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5.0进行数理统计,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使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CTA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和CAG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比较50例病人中,16排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共有冠状动脉狭窄109处,轻度狭窄49处(44.9%、中度狭窄21处(19.3%、重度狭窄39处(35.8%,可见冠状动脉钙化斑18例、软斑块23例。50例病人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共有冠状动脉狭窄97处,其中轻度42处(43.3%、中度狭窄18处(18.6%、重度狭窄37支(段(38.1%,单支病变5例(10%、二支病变12例(24%、三支病变17例(34%,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6例(32%。CTA和CAG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CTA和CAG结果的特异性与敏感性50例患者的CTA检查均可获得较好的三维重建,冠脉主干、重建分的显影均较为清晰。本研究的血管CTA和CAG检查结果对比表明,CTA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74.3%,PPV为87.8%,NPV为74.6%。此外,研究表明CAG发现钙化病变数量较少且准确度较低,而CTA发现钙化病变更为灵敏。
  3讨论
  近年来,16螺旋排CT的应用大大改进了冠状动脉造影效果。与以往CT相比,CTA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速度更快、降低了对患者的心率要求、缩短了患者每次屏气的时间,提高了图像质量,可获得完整而清晰的三维立体冠脉图像,是国内外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新诊断技术[5-6]。本研究通过对5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使用16排CT造影方法(CTA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CAG对该50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以CAG作为“金指标”,研究显示本组CTA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74.3%,PPV为87.8%,NPV为74.6%。此外,研究表明CAG发现钙化病变数量较少且准确度较低,而CTA发现钙化病变更为灵敏。
  目前来看,16排螺旋CT基本能满足冠心病的初步诊断需要。因此,本研究认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方法,能基本满足临床需要,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兆苏,姚崇华,赵东,等.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发病率和死亡检测结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11.
  [2]邵耕.现代冠心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67:245.
  [3]e Feyter PJ,Nieman K.New coronary imaging techniques:What to expect[J].Heart,2002,87:195-197.
  [4]王照谦.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A].胡大一.心脏病学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160-170.
  [5]刘远健,冯晓源,沈天真.电子束CT动态扫描检测心肌缺血状态的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82-5.
  [6]董莘,等.16層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J].沈阳部队医药,2005,15(2:141.
其他文献
同样吃了海虾,有的孩子毫无异状,有的却出现了过敏性皮炎;同样在空调房间里,有的孩子活蹦乱跳,有的却哮喘发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事实上,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如果是过敏体质,体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体(IgE)偏高,遇过敏原后,就容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各种过敏性疾病,相反,如果是非过敏体质的儿童,则不易发病。  随着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学品滥用、辐射、转基因食品,以及各
期刊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无恢复性睡眠(non-restorative sleep)是新发广泛性疼痛的最强独立预测因素。论文2月13日在线发表于《关节炎与风湿病学》(Arthritis Rheumatol)杂志。  在该
期刊
我自幼随父母养兰,日久成癖,这几年,曾集名种兰花七十多盆,栽植三百多盆.当时我以为个人癖性使焉,岜知很多老年人都有这种爱好;越老越好种兰花,细想起来,爱好兰花可以养心,从
目的探讨CDKN2A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利用GBM在线数据库中的临床资料和芯片数据,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讨并验证CDKN2A基因mRNA表达与GBM患者总生存(OS)的关系。结果在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计划(TCGA)训练组(358例)中,CDKN2A基因mRNA低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高表达的患者,其中位OS分别为13.9个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上腹正常淋巴结的多排螺旋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至2012年7月接受诊治的行多层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的100例成年人,通过工作站的使用,采取两种窗技术对患者中上腹淋巴结大小,数目以及出现率之类作监测。结果通过窗宽350HU,窗位30HU进行观察,上腹部九个部位的淋巴结最大短径的上线依次为:肝胃韧带6.0mm,门腔间隙8.1mm,胃结肠韧带3.7mm,脾胃韧带2.3
期刊
当我们要宽慰一个经常说话、用嗓的人时候,总难免说上几句“多喝点水”“多喝热水”。多喝水真有用吗?真的是一个合理的建议吗?来自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的程向荣主任告诉我们:长时间用嗓后,喝水也是有讲究的。  用嗓期间忌喝冷水 过量用嗓后大口大口喝水尤其是喝冰镇饮品可能让我们感到一时舒适,但从健康角度来说这是个误区。长时间用嗓,声带剧烈振动摩擦,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发热。如果大量喝冷水,咽喉骤然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