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来源 :中州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运动营养学的课程特点和体育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分析研究,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将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方法相结合的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运动营养学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运动营养学;PBL教学法;教学改革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of Sports Nutriology
  WU Gui-xin, SHI Fe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rough an analysis into the features of sports nutriology and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sports major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approaches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ith PBL teaching method, so as to stimulate the initiation of students and better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 cours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sports nutriology, PBL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reform
  
  1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分析
  1.1课程特点
  从内容上讲,运动营养学课程〔1〕〔2〕〔3〕围绕一般运动锻炼营养和运动员营养两个方面,分为营养学基础知识、体育锻炼的营养、运动员训练的营养3个方面大的教学模块,从运动锻炼、运动训练中运动的特点和人体的生理变化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出发,从膳食营养和营养素补充这两个角度,讲述运动营养学的原理和应用技术。所以,运动营养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类课程。
  1.2学生特点
  体育专业学生的来源途径较多,运动人体科学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别很大,运动特点的感性认识背景也差别很大,很多学生特别是通过大学统招来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运动训练或运动经历很少,这样在讲授运动营养的应用原理、应用方法和应用技术时,不但对授课教师的运动和运动训练经历、教学方法带来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如何发挥主动性去思考、观察和应用同样带来很高的要求。
  运动营养学课程和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改革,焦点集中在:(1)如何在教学进行过程,充分挖掘学生利用现有的运动经历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背景的潜力,(2)设计合理并且是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带动学生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3)能否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体育专业课程的练习中主动应用和思考运动营养学的知识,(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合理设计教学方法,(5)重新思考教学目标,使之更加清晰,更能符合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实际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在将来的体育相关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运动营养学的知识时,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能力和基本技能。在现有条件下,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一方面,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可以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教学实践指导。PBL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提出问题一查找资料一讨论研究一总结反思”探究式教学。
  2PBL教学法原理
  2.1PBL教学法的提出〔4〕
  PBL教学是20世纪初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各种技能培养的弊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几十年来,得到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PBL教学法将学生从繁重的专业学习中解脱,改变了灌输式讲课,引导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料和手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PBL教学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5〕〔6〕〔7〕,并向其它生物医学基础课程甚至文科类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广。
  2.2PBL教学法的设计原理
  PBL教学法有3个基本要素:问题、学生、教师,其中问题是核心,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下4个方面的原则,精心设计〔8〕〔9〕〔10〕。(1)自我学习、自我建构原则,(2)知识灵活、能力有效原则,(3)有效协作,共同会话原则,(4)尊重个性、情境合适原则。
  PBL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观念,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帮组者〔11〕。但是,在经典的PBL教学方法中,需要改变人数规模过大的教学班级,实行灵活的授课时间和多样的授课方式,我们不可能照搬,但是可以按照PBL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和教学设计原理为指导,将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实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
  3传统教学方法在运动营养学教学中的主要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虽然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授课的生动性,但由于运动营养学应用性较强的特点,仅通过课堂授课,缺乏实践教学,对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技术来说远远不够,主要有下面这些不足之处:
  (1)特别是在学生对具体运动项目的感性认识较差的情况下,给学生造成比较空洞的感觉。
  (2)不能锻炼学生根据具体的运动锻炼或项目的运动训练情况分析存在的营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知识普遍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充分理解教师对运动营养知识和技术讲解时所应该具备的背景知识,而教师在讲解中很容易超出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
  (4)参考教材在保持较为系统的运动营养学知识结构的同时,往往有较多的内容过深而偏向学术性更多。
  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课堂讲授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对运动的感性认识,不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4PBL教学法在营养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和局限性分析
  4.1在运动营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优点
  4.1.1PBL教学法实施的出发点是使学生构建灵活的知识。运动营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运动锻炼和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运动项目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些学生合在一起,便于灵活地结合运动项目和学生一起学习具体运动锻炼和训练中营养学知识的应用,促进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4.1.2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要求对师生的角色进行转化,老师可能对有些运动项目的熟悉程度不够,而体育专业不同专项的学生合在一起能够提出更加全面的问题,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提出真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已有运动项目训练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运动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和应用;
  4.1.3不同专项的学生之间可以在学习和实践中互相交流,共同合作解决不同的专项中的营养学问题,学生可以在专项科训练中主动应用营养学知识,起到了扩展课堂的作用;互联网在学生宿舍中的普及更是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上述3个方面基本可以满足PBL教学法设计原理中4个方面要求,因此,存在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运动营养学教学过程的可行性。
  4.2PBL教学法在体育专业学生运动营养学教学中的局限性
  4.2.1受到学时数的限制。主要表现是不能满足试验课的课时需要,必要的基本试验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定量的感性认识,如能量消耗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补充的数量、水和电解质补充的数量等,这些问题在运动锻炼和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差别非常大,这些定量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4.2.2学生在PBL教学法学习方式中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不足。学生在与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分工、总结、反思、评价等合作学习中,需要自我激励、设置学习目标、进行自我导向的学习〔12〕,实际上在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中不能完全做到,受到学生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基础较差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做到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有不同层次(基于整个课程、学段、单元或课时)。PBL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层次之分。在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首先要从整体人手,分析把握整个课程、学段、单元及课时教学内容的关系,再考虑不同层次课程应用是否合适以及如何应用。其次,要将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课前与课后,课内与课外成为课堂实施的时空延伸。按照上述原理,我们选择了运动营养基础知识部分,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概念的应用为教学目的,对其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按照PBL教学法的要求实施教学。
  5教学设计
  5.1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为2006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在10个学时内,(1)掌握有关运动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营养、营养学、运动营养学、营养素、蛋白质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脂肪酸、能量与基础代谢、能量平衡、运动饮料;(2)掌握碳水化合物、脂肪、相关维生素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运动中的一般需求特点,(3)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4)与运动员营养关系更密切的矿物质;(5)正常人体及运动中的水代谢过程特点;(6)膳食能量的营养素组成结构。
  5.2教学方法:(1)基本概念采用传统教学法讲解后,引导学生再翻阅以前学习过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2)主要的概念的应用,通过设计PBL教学法问题,进一步深化并转换为感性认识。
  5.3问题设计:为了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的内容,并与实际生活和运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初步在膳食营养和专项训练中应用,在上述课程和学生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由任课教师设计问题,包括:(1)为什么说“营养”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2)运动锻炼和训练中的哪些问题与运动营养有关?(3)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日常食物来源有哪些?(4)蔬菜与水果在营养上有何区别?(5)红细胞生成相关的主要营养素问题有哪些?(6)一场篮球比赛中如何补充营养?或者各自根据熟悉的运动项目谈一谈训练中如何补充运动饮料,(7)你在食堂就餐时食物的能量结构合理吗?
  6教学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方法相结合
  6.1提出问题:授课前一周,将问题题目告诉给学生,并为他们推荐相关的参考内容和网络资源,以利于他们查找信息查、阅资料进行准备,3-5人自愿结合组成一个小组,针对问题建议他们如何进行分工合作。
  6.2课堂讨论:在学生进行自学、查阅相关资料后,要求学生按照预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并推选小组代表做中心发言。讨论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把握方向、引导和总结归纳的作用。上述问题各有不同的特点,在讨论中教师在讨论的结果、时间分配上要掌握好,达到教学目的即可;另一方面,第2、3、6、7三个问题第一次只进行初步的课堂讨论,以教师为主导,为第二次经过实践观察准备出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观察应用方法,然后第二次再根据学生的准备由学生主导进行讨论。第1、5个问题请学生根据经过查阅资料后写出的准备稿进行课堂讨论。
  6.3食堂就餐应用:针对第3、6、7三个问题,请学生在就餐时结合学习观察和应用,然后每个小组按照第一次讨论的要求,写出讨论分析稿在课堂上互相交流。
  6.4专项训练课中应用:针对第6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运动中水的代谢和运动饮料”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第一次课堂简要讲述后,讨论出在训练课中进行应用观察的方法,然后再第二次课中将写出的讨论分析结果在教室进行讨论。
  7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学生写出的讨论稿和课堂发言,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反应良好,特别是运动员来源和有系统运动训练经历来源的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有益于运动营养学思维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运动营养学的知识点也可在教学实施中得到贯通,并能与其他专业学科知识交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主动学习。
  通过初步尝试,将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运动营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扩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了学生对运动营养学基本概念和感性认识,加深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动营养学技术,培养了学生综合考虑膳食营养和营养补充的思维方法,为在以后的相关章节中进一步学习运动营养学技术的应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钧,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吉棣.运动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3〕杨则宜.运动营养师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王小莉.基于建构主义的“PBL”教学法探讨〔J〕.教学研究,2010(2):19-21.
  〔5〕黄东林,田彩云,倪萍.PBL.教学法在我院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角色转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5-16.
  〔6〕边藏丽,王恺斌,龚权.医学免疫学课程开展PBL教学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271-272.
  〔7〕刘璐,古继宝.PBL.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与现代化,2004(2):40-44.
  〔8〕徐文娟,杨承印.论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有效实施〔J〕.教育学报,2006,2(3):47-50.
  〔9〕邓红,罗海吉.医学营养学教学中P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81-883.
  〔10〕汪春红,谭晓东.有效开展护理学本科临床营养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143-144.
  〔11〕孙爱民,袁亚维.PBL教学法与教师角色转变〔J〕.南方医学教育,2008(1):8-9.
  〔12〕高静,储藏.药剂学教学改革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初步探索〔J〕.药学实践杂志,2009,27(3):231-232,235.
  (责任编辑:赵 环)
其他文献
练习系统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检验对文本的掌握情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如何设计更有效的练习题,是教材编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陆人教版与台
本文以信贷资金支持为切入点,对呼伦贝尔市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总结归纳了金融需求特点,分析概括了金融支持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实
降低酒损是包装车间日常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强化包装车间工人的规范性操作,加强设备管理,降低了车间酒损。笔者就包装车间酒损点及控制措施叙述如下。
有一首歌叫“最近比较烦”,这首歌之所以能够流行,就是因为现代人的共有情绪是“很烦”。的确,现代社会里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的心理压力,如果压力长时间得不到有效释放,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产生和诱发亚健康及疾病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发展为精神和心理疾病。  精神养生,对于健康人来说是要防止发生疾病,对于已经有病的人来说,就是要防止病情的恶化,而其中心理调节更为重
为了节约能源,提高水泵及泵站的运行效率,以喷灌泵BX50-31(ns=192.36)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恒定扬程和变装置扬程(假设胆腊)不同工况下的变速调节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节能效果分析,得到了
介绍采用交联的聚芳醚酮酮和 2 0 %发烟硫酸合成磺化聚芳醚酮酮树脂 ,并用于苯酚和丙酮的催化合成双酚A。经气相色谱分析表明 ,双酚A含量较高 ,催化剂易回收且可重复使用 Th
作物冠层或叶片温度的变化可以反映作物的水分状况。为此,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分析了作物的冠层(叶片)-空气温差变化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模糊推理技术,以叶片-空气温差及相关的环境因素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对引入外部性的因素法体系的农用地估价进行探讨。分别用两种因素法对九龙坡区农用地进行定级估价.并对两种估价结果进行比较。引入外部性后.9个级别中3
从词汇与语法的角度探讨了《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少数民族语言的分布情况及成因。分析了书中来自少数民族的10个借词以及4条主要的语法,认为决定《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少数民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以及我国发展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