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机械加工技术误差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c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加工误差直接影响机械使用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机械加工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误差减小到最低。本文首先分析了机械加工误差的含义,继而结合机械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有效避免误差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加工;技术误差;避免措施
  机械加工误差问题一直是困扰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加工误差的含义,其次,要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分析影响机械加工误差的因素,最后,根据影响误差的原因找出减少误差针对性的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去,尽量降低误差对机械使用效能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误差对机械效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机械加工误差的含义分析
  所谓加工误差就是指零件的要求指标与实际指标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零件加工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加工工艺,因此,误差很难避免。零件的各种指标也不可能完全达到要求。虽然实际操作中不可能避免误差,但是可以通过提高加工人员素质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工艺水平减小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的精确度。
  二、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分析
  (一)加工原理误差产生机械加工误差
  加工原理误差是机械零件加工误差中最常见的误差类型之一。所谓加工原理误差,就是指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一些相类似的加工方法、刀具轮廓以及传动比等,来替代理论上的加工方法和工具,从而使得机械零件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偏离理想参数的状况。加工原理误差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现实的机械零件加工中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通常在进行机床作业时,为了使工作表面符合加工的要求,就需要在加工工具和被加工对象上建立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被称之为运动关系。在实际的加工中,往往会采取近似运动的加工方法,这样就导致了加工原理误差的产生。其次,在现实的机械零件加工中采用了近似的刀具轮廓。刀具轮廓是机械零件加工的重要工具,理论上,对机械零件的加工要求具有非常准确的刀具曲面,要求刀具的刃口要和曲面的轮廓完全符合,但是在现实的生产加工中,要想达到这种完全的吻合,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工艺系统误差产生机械加工技术误差
  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是影响机械加工误差的又一重要因素。工艺系统误差是指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工艺热能和切割、传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变形和错位现象。零部件加工工序复杂,需要通过多个流程才能实现,因此,零部件在多个工艺之间传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错位,如果其中一个工序出现错误,就会影响到其他工序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工艺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零部件的受力点发生变化。每个工序的切割部位是不同的,切割着力点根据零部件的位置发生变动,如果在某一个工序中,零部件的位置由于受到摩擦而发生变化就容易产生工艺系统误差。第二,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会引起加工误差。一些机械零部件本身存在质地不均匀的情况,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受力程度不均匀,就很容易发生变形,产生加工误差,影响零部件的使用。
  三、有效降低加工误差的措施
  影响机械加工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如加工技术,工作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等,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减小误差。本文总结几种有效降低加工误差的措施:
  (一)减少原始误差
  原始误差是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对影响机械加工误差原始误差种类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原始误差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总体来说,减少原始误差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提高机床精度,机床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工器具之一,其精度对机械零部件的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提高夹具、量具的精度。第三,避免机械加工过程中因施工工序产生的热量影响机械零部件的受力的情况,避免加工工艺产生的热量造成零部件变形或者受损。第四,提高测量精度,由于机械零部件的规格较小,因此,需要使用高精度的零部件进行测量。
  (二)转移原始误差
  原始误差可以通过提高加工工器具和施工工艺的方式降低,也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降低原始误差。机械零部件的加工都有其敏感方向,在零部件的敏感方向,产生的误差较大,在零部件的非敏感方向,产生的误差较小。掌握了这个规律以后就可以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将原始误差转移到非敏感方向上去,这样可以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三)均分原始误差
  均分原始误差实质上就是通过调整刀具的位置来实现的,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机械技工误差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将零部件加工工序分为多个部分,使每个部分出现误差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就可以从总体上降低加工误差,提高机械加工质量。
  (四)均化原始误差
  均化原始误差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误差最小的零部件,其他零部件都按照这个标准的零部件的标准调整自己的指标。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零部件的工作情况,与周围的零部件进行比较,如果发现有差异的话,按照标准规格和指标进行修正,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加工。
  (五)实施误差补偿
  除了上述几种减少误差的方法外,误差的减少还可以通过误差补偿的方法来实现。误差补偿就是指通过人为的制造误差的方法来减少原始误差,根据原始误差的出现规律,人为的制造出对应的误差,补偿和抵消原始误差。进一步减少加工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
  综上所述,减少机械加工误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践中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根据产生误差的原因,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争取将误差减小到最低,增强机械零部件的实际使用功能,提高机械加工工作效率。鉴于避免机械加工技术误差对机械功效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君,董芳芳,宋武鹏.浅谈机械加工质量技术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67-69
  [2]任妙芳,盛静茹.浅析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0(02):138-139
  [3]魏延冰.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112-113
其他文献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在现实生活的日益发展,对信息数据的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隐私泄露问题变得日趋严重。设计具有隐私信息保护能力的学习器成为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GPⅡb/Ⅲa、GPⅠbα)及类型(IgG、IgM)对地塞米松疗效的影响。方法185例ITP患者纳入研究,男61例,女124例,中位年龄42(18~83)岁。其中新诊断ITP 117例,持续性ITP 35例,慢性ITP 33例。入组患者接受地塞米松(40 mg/d×4 d)治疗,稳定后逐渐减量至5~10 mg/d维持3~4周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建筑的一些智能化系统,如建筑设备的监控系统、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等等。正因为有了这些系统,才使得建筑越来越智能化,也越来越绿色环保。  【关键词】智能建筑 智能化系统 安防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智能建筑的需求量也会急速增大,可见智能建筑是最有生命力的建筑。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许多开发商无不以自已的产品冠以“智能建
目的 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作为二线方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5例IT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糖皮质激素依赖52例、糖皮质激素
【摘 要】利用FLUENT模拟了省煤器顺列管束间烟气的流动及粒子对管束的磨损,得出了管束间烟气流动特性,管束磨损严重位置及原因,为电厂省煤器管束的布置和防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省煤器 磨损 数值模拟  一、前言  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应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省煤器管束间烟气的流动,用拉格朗日方法研究管束间颗粒的运动,并通过颗粒碰撞反弹恢复比考虑颗粒与壁面的碰撞反弹,利用FLUENT中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老年患者的支架成形术或(和)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1年4月至2006年6月诊治的有后循环缺血症状且经血管造影证实有相关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50%)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所有患者均行内科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还给予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分析其临床、影像学、治疗和随访观察资料.结果 共有81例入选本研究,其中男68例,女13例
【摘 要】其实我国的矿产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我国的煤矿资源丰富,在这个时代,虽然信息占了十分主要的地位,但是无可置疑的就是能源的重要地位是无可超越的,一切的工业生产以及一切的机械都需要能源来启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就和它的资源独立性息息相关,要是一个国家的资源总是依赖于进口,这样是不利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由于一旦别国垄断了并掌握了资源是十分可怕的。同时矿产安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
目的 总结孙氏手术治疗复杂主动脉夹层的初步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393例复杂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北京市大血管中心接受孙氏手术,其中A型夹层377例,B型夹层16例;急性期222例,慢性期171例.男314例,女79例;年龄19~75岁,平均(46.6±11.0)岁.主要合并症为高血压26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0例,主动脉根部瘤59例,马方综合征32例,冠心病25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对无线网络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安全、高速的无线网络成为融媒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融媒中心无线网络的建设,介绍了总体方案的架构设计、智能负载均衡、用户认证、网络安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