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人们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中经常顾此失彼,只注意某一阶段的造价控制,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控制目的。只有在工程建设中的每一阶段都做好造价控制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好工程造价。本文通过浅析每个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结合日常工作体会,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办法,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关键词:建设工程 全过程 控制
1 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概述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和建设实施阶段,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用最小的投资产生最大的效益。
建设工程产品是一种不同于其它产品的特殊产品,它一般具有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复杂、不可预见性大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弹性及不确定因素都很大,所以工程造价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工程造价起着关键的作用。建设工程项目一般由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过程管理阶段、工程决算阶段组成,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如果忽视了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所以,对建设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最有效、最直接的控制手段是对建设工程实行全过程控制。
2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造价控制难度最大的阶段
由于投资估算所选用的数据资料信息有时难以真实的反应实际情况,所以误差较大,一般误差在(+30%~-20%)之间,所以这一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难度最大的阶段。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最主要的是要防止被大量的功能要求、技术措施等细节问题冲淡了对造价控制的要求。要有清醒的成本意识,切实做到工程造价的源头控制工作。
2.1 本着实用且能满足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需求的原则,制定出最节约造价的方案。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该根据使用单位提出的使用要求,在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必要性的同时,本着实用且能适应今后发展的原则,来制定出最节约造价的方案,并且需要编制出投资估算来确定工程大概的造价。
2.2 严防“三超”工程。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还要坚决避免无视投资估算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或者为了项目能上马,人为的降低投资额的“钓鱼”工程现象发生。
3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最重要的阶段,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长期以来,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绝大部分是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人们普遍忽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错误的认为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控制施工的费用支出也就控制了工程造价,因而,一般只注重施工预算、结算,其结果是事倍功半,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工程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一个工程的工程量和材料等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并且绝大部分在施工阶段是不能变动的。据统计分析,设计费用只占工程全费用的2%以下,但正是这少于2%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在40%~70%之间。在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结构形式、层数、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不同设计人员采用的基础形式及上部结构区别较大,有些设计的安全系数大大超过设计规范要求,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3.1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行工程设计招标制度,是控制工程设计质量主要办法。工程造价问题万绪千头,其实只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抓住竞争这个决窍,动用招标这一有效手段,就能化解许多矛盾,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占尽先机,工程设计单位的选择也不例外。
在招标文件中,除按有关规定提出各种要求外,设置一个合理的造价控制目标并要求设计单位围绕该目标展开方案讨论是造价控制的根本。要鼓励各投标单位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方案优化,提出至少一组方案参与投标。这样,一方面设计单位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其参选方案就得技术先进,创意独到,造价合理;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可以在诸多相对优秀的参选方案中,精挑细选,邀集评委专家,充分斟酌比较,按照规定程序,决定满意方案。
3.2 在设计招标文件中采取一些约束条件,比如:在招标文件上明确一些鼓励性的费用支付方式,如正常情况下按国家标准适当下浮作为基本费率支付费用;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设计功能和缩短设计同期均应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反之,要相应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这些约定在定标后用合同方式进一步确定下来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另外,为了对设计单位有约束力,签订付款条件时设计尾款一定要到工程竣工后再支付。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预见性较大,在施工中常常发现因现场条件或设计图纸不完善等原因需要进行设计修改的,为了避免设计单位有意拖延时间甚至推脱责任,必须留一定的尾款待工程竣工后再支付,以对设计单位产生约束力。
3.3 把设计做细做深入,避免因设计不完善而产生大量的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每一次更改都伴随着造价的大幅更改,如果设计阶段考虑不周全,就必将在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的设计更改,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结果出现有些设计文件粗糙、设计概算质量低、“三超”现象严重等情况。
4 市场经济下实施工程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招投标制也是抑制工程腐败的有效方法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是我国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建筑市场走向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招投标是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的,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建设方能够择优的选择施工方,它对杜绝人情工程、关系工程、发包中的腐败现象起到了积极抑制作用,为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做出了贡献。
4.1 严格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查,杜绝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文字出现,保证招标文件的周密性。在建设工程招标中,常常发生由于在文字叙述上存在的漏洞,让施工单位钻了空子,从而最终造成了结算价高于中标价。目前招投标一般采用清单招标的方式,在建设方没有能力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情况下,应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编制,建设方在选择编制标书的社会中介结构时也应根据中介机构的资质、信誉等方面择优选择。
4.2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相关文件、法规进行招投标,保证整个招投标过程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进行。
5 施工阶段是整个建设工程中周期最长、人力物力投入最大、情况最复杂的阶段,施工管理的好坏对工程质量及工程造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以上的前期准备工作,工程项目实施进入了一个实质阶段,在这个阶段最好聘请专业的监理公司对工程实施监理。据统计分析,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在5%~25%之间。
5.1 严格现场签证制度,建立健全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与施工单位工地代表对口负责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隐蔽工程和变更工程产生,签证就是记录这些事实的证明资料。做好现场签证首先甲方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施工管理及造价管理的经验,还要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施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常常利用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巧立名目,弄虚作假,有意扭曲规定的界限含义,钻建设单位不熟悉规定的空子,争得不合理签证。例如:临时设施,定额中已包含这部分费用,而施工单位却利用建设单位不太明白,从人工、材料上骗得签证;再如人工挖基坑,施工单位在签证中记录共使用了1500个抽水机台班,这已经超出常规,但现场管理员未复核就不负责任的签字认可等。
5.2 现场签证问题多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计量(监理)与评价(决算)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负责决算审核工作的造价工程师施工时一般不到现场,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就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这为施工环节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要严格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制定现场签订管理程序。所以,作为进驻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在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同时,应熟悉工程造价知识,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后方能签字盖章,及时办理现场签证,防止互相扯皮的现象。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5.3 进度款要严格按照规定支付,绝对避免工程款付超现象发生。施工进度款一般是根据工程进度和工程量完成情况分次支付,支付到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后停止支付,待工程结算后再支付尾款,根据财政部基本建设的相关规定,应预留不低于工程造价5%的保修金一年后支付。
6 工程竣工决算阶段是一个工程的完结阶段,在我国诚信度不高的建设市场中,结算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诚信,一直是我国建设市场中一个沉重的话题,高估冒算,蒙混过关一直是施工方常用的手段,所以抓好工程结算的审核工作是控制工程决算阶段造价的重中之重。
6.1 重视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工程结算审计是抑制高估冒算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在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单位应建立相关管理规定,要求所有工程必须经过结算审计才能支付工程尾款,并且配备专门的工程审计人员对工程实施审计,或者委托社会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审计。根据笔者经验,结算审计的审减率一般在15%左右。
6.2 为了对一个工程的各种费用支出及一个工程的总价值有个明晰的了解,还必须进行工程财务决算审计。做好工程财务决算审计工作有利于建设单位对整个工程造价及各个单项工程造价有个明晰的了解,还能为建设管理者提供详细的工程资金来源、到位情况以及使用情况。
7 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得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更为复杂化,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建设管理者不能只注重其中某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及管理,而要积极、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时时要有控制投资的意识,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流失,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提高建设产品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设工程 全过程 控制
1 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概述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和建设实施阶段,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用最小的投资产生最大的效益。
建设工程产品是一种不同于其它产品的特殊产品,它一般具有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复杂、不可预见性大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弹性及不确定因素都很大,所以工程造价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工程造价起着关键的作用。建设工程项目一般由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过程管理阶段、工程决算阶段组成,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如果忽视了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所以,对建设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最有效、最直接的控制手段是对建设工程实行全过程控制。
2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造价控制难度最大的阶段
由于投资估算所选用的数据资料信息有时难以真实的反应实际情况,所以误差较大,一般误差在(+30%~-20%)之间,所以这一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难度最大的阶段。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最主要的是要防止被大量的功能要求、技术措施等细节问题冲淡了对造价控制的要求。要有清醒的成本意识,切实做到工程造价的源头控制工作。
2.1 本着实用且能满足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需求的原则,制定出最节约造价的方案。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该根据使用单位提出的使用要求,在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必要性的同时,本着实用且能适应今后发展的原则,来制定出最节约造价的方案,并且需要编制出投资估算来确定工程大概的造价。
2.2 严防“三超”工程。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还要坚决避免无视投资估算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或者为了项目能上马,人为的降低投资额的“钓鱼”工程现象发生。
3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最重要的阶段,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长期以来,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绝大部分是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人们普遍忽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错误的认为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控制施工的费用支出也就控制了工程造价,因而,一般只注重施工预算、结算,其结果是事倍功半,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工程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一个工程的工程量和材料等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并且绝大部分在施工阶段是不能变动的。据统计分析,设计费用只占工程全费用的2%以下,但正是这少于2%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在40%~70%之间。在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结构形式、层数、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不同设计人员采用的基础形式及上部结构区别较大,有些设计的安全系数大大超过设计规范要求,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3.1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行工程设计招标制度,是控制工程设计质量主要办法。工程造价问题万绪千头,其实只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抓住竞争这个决窍,动用招标这一有效手段,就能化解许多矛盾,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占尽先机,工程设计单位的选择也不例外。
在招标文件中,除按有关规定提出各种要求外,设置一个合理的造价控制目标并要求设计单位围绕该目标展开方案讨论是造价控制的根本。要鼓励各投标单位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方案优化,提出至少一组方案参与投标。这样,一方面设计单位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其参选方案就得技术先进,创意独到,造价合理;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可以在诸多相对优秀的参选方案中,精挑细选,邀集评委专家,充分斟酌比较,按照规定程序,决定满意方案。
3.2 在设计招标文件中采取一些约束条件,比如:在招标文件上明确一些鼓励性的费用支付方式,如正常情况下按国家标准适当下浮作为基本费率支付费用;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设计功能和缩短设计同期均应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反之,要相应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这些约定在定标后用合同方式进一步确定下来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另外,为了对设计单位有约束力,签订付款条件时设计尾款一定要到工程竣工后再支付。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预见性较大,在施工中常常发现因现场条件或设计图纸不完善等原因需要进行设计修改的,为了避免设计单位有意拖延时间甚至推脱责任,必须留一定的尾款待工程竣工后再支付,以对设计单位产生约束力。
3.3 把设计做细做深入,避免因设计不完善而产生大量的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每一次更改都伴随着造价的大幅更改,如果设计阶段考虑不周全,就必将在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的设计更改,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结果出现有些设计文件粗糙、设计概算质量低、“三超”现象严重等情况。
4 市场经济下实施工程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招投标制也是抑制工程腐败的有效方法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是我国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建筑市场走向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招投标是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的,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建设方能够择优的选择施工方,它对杜绝人情工程、关系工程、发包中的腐败现象起到了积极抑制作用,为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做出了贡献。
4.1 严格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查,杜绝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文字出现,保证招标文件的周密性。在建设工程招标中,常常发生由于在文字叙述上存在的漏洞,让施工单位钻了空子,从而最终造成了结算价高于中标价。目前招投标一般采用清单招标的方式,在建设方没有能力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情况下,应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编制,建设方在选择编制标书的社会中介结构时也应根据中介机构的资质、信誉等方面择优选择。
4.2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相关文件、法规进行招投标,保证整个招投标过程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进行。
5 施工阶段是整个建设工程中周期最长、人力物力投入最大、情况最复杂的阶段,施工管理的好坏对工程质量及工程造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以上的前期准备工作,工程项目实施进入了一个实质阶段,在这个阶段最好聘请专业的监理公司对工程实施监理。据统计分析,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在5%~25%之间。
5.1 严格现场签证制度,建立健全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与施工单位工地代表对口负责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隐蔽工程和变更工程产生,签证就是记录这些事实的证明资料。做好现场签证首先甲方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施工管理及造价管理的经验,还要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施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常常利用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巧立名目,弄虚作假,有意扭曲规定的界限含义,钻建设单位不熟悉规定的空子,争得不合理签证。例如:临时设施,定额中已包含这部分费用,而施工单位却利用建设单位不太明白,从人工、材料上骗得签证;再如人工挖基坑,施工单位在签证中记录共使用了1500个抽水机台班,这已经超出常规,但现场管理员未复核就不负责任的签字认可等。
5.2 现场签证问题多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计量(监理)与评价(决算)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负责决算审核工作的造价工程师施工时一般不到现场,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就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这为施工环节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要严格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制定现场签订管理程序。所以,作为进驻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在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同时,应熟悉工程造价知识,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后方能签字盖章,及时办理现场签证,防止互相扯皮的现象。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5.3 进度款要严格按照规定支付,绝对避免工程款付超现象发生。施工进度款一般是根据工程进度和工程量完成情况分次支付,支付到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后停止支付,待工程结算后再支付尾款,根据财政部基本建设的相关规定,应预留不低于工程造价5%的保修金一年后支付。
6 工程竣工决算阶段是一个工程的完结阶段,在我国诚信度不高的建设市场中,结算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诚信,一直是我国建设市场中一个沉重的话题,高估冒算,蒙混过关一直是施工方常用的手段,所以抓好工程结算的审核工作是控制工程决算阶段造价的重中之重。
6.1 重视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工程结算审计是抑制高估冒算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在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单位应建立相关管理规定,要求所有工程必须经过结算审计才能支付工程尾款,并且配备专门的工程审计人员对工程实施审计,或者委托社会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审计。根据笔者经验,结算审计的审减率一般在15%左右。
6.2 为了对一个工程的各种费用支出及一个工程的总价值有个明晰的了解,还必须进行工程财务决算审计。做好工程财务决算审计工作有利于建设单位对整个工程造价及各个单项工程造价有个明晰的了解,还能为建设管理者提供详细的工程资金来源、到位情况以及使用情况。
7 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得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更为复杂化,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建设管理者不能只注重其中某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及管理,而要积极、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时时要有控制投资的意识,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流失,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提高建设产品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