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心理特点在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学教学中可以通根据学生好问心理设计教学、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设计教学、根据学生好动心理设计教学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喜欢上科学课
  【关键词】 科学课堂教学 心理特点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62-01
  初中学生处在人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具有一些该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特点。而初中科学是一门知识面很广的综合性学科,如何让他们能更快和更好地适应该科的学习呢?近些年来,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收到了一定实效。下面我就谈谈本人在利用学生心理特点在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的几点做法。
  1 根据学生好问心理设计教学
  初中学生十分好问,思维十分活跃,遇到一些不懂的东西总是要问个究竟,他们好问的积极性应该得到保护和鼓励。在科学教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出学生心中的问题呢,我想大多数演示出来的实验现象,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例,且朴素唯物、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科学原理,能提供给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和提问的机会。然而,大多数时候学生们自发的观察往往流于肤浅,随意且缺乏逻辑性的思考则一般都较为幼稚和散乱,在这种情况下所提出的问题通常显得不够成熟,放任自流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沿着探索科学道理的思路去观察现象、发现和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符合逻辑地提出和分析问题的习惯。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这样可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达到听好课的目的。
  案例:我问:“同学们,当一颗子弹从你身旁飞过,你能用手把它抓住吗?”
  学生:“不能。”
  我再问:“真的不可能吗?在历史上就发生过人用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的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蠕动,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虫,敏捷地把它抓过来,另他大吃一惊的是,他抓住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吗?请大家猜猜看。”
  学生议论着。
  我说:“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这时引出课题,进入新课,恰到好处。
  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经过这样一番精心设计,将思想性和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使课题的引入丰富多彩,开好了头,就能上好课。
  2 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设计教学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迅速但尚未完全成熟,好奇心比较强烈,对知识有一种本能的渴求。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种事物充满兴趣的时候,对与之有关的知识的接受往往迅速而且印象深刻。同样的,在课堂里学生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大感兴趣,那么听讲的效率无疑是较高的。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出其不意、耐人寻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探究的兴趣。
  案例:讲完《二氧化碳性质》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灭火?回忆好后,接着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把两只高低不同燃烧着的蜡烛倒扣在一个大烧杯下,哪只蜡烛先熄灭呢?,少数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也有个别同学认为两支蜡烛同时熄灭,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不同的结论让同学们的热烈地争论起来。学生们一致要求进行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果出来了,高的蜡烛先熄灭,为避免偶然性又重复两次实验,结果一样。学生一片茫然,为什么呢?
  通过实验的现象大大出乎原先的预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就更加印象深刻更不容易遗忘。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根据学生好动心理设计教学
  初中学生由于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期,情绪不太稳定,普遍比较好动。学生好动的特点一般都不太讨人喜欢。而实际上,好动是一种思维积极,活跃的外在表现。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学好科学,除了重视观察和思考之外,一个较为基本的因素,就是要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这个方面,学生好动的特点刚好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因为学生好动,上科学实验课,他们比较喜欢,只要教师能较好地进行指导和规范,实验课确实是一个能够培养学习兴趣和促进学习进步的园地。除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时间允许和学生基本上已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加插一些简单易于操作和现象较为明显的随堂小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形成较直观的印象。
  案例:覆杯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筷子提米(证明静摩擦力的存在),快速从竖直放置的钢笔帽下抽出纸条(惯性现象)等。如果单纯局限于课堂之内,效益并不见得有多大,作为一门一切源于实际的朴素的学科的学习,还有必要将其学习的范围扩大到课堂之外的广阔的现实环境之中,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去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不断地由实际联系到理论和由理论联系到实际,充分体会科学知识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所以教育不能强求一律,搞“一刀切”。在实践中应该根据每一个人,每一类人,每一个年龄阶层的人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有区别地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方法来进行教育。在科学教学中,应注重观察和实验,强调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习惯,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尽量灵活一点,“花样”尽量多一些要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引导他们去发现、思考和探索科学的真谛。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都喜欢上科学课,这是上好科学课的真谛!
  (1)辛继湘《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施农农《中外初中自然科学全科教育研究与比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4.
其他文献
【摘要】 针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材及教学的特点和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我就努力试行现代的开放的“动态”教学方法。教师向学生讲明绘图竞赛活动的有关注意事项和细则,然后分组,组织竞赛活动。这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浓厚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政治课 引入竞赛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
期刊
【摘要】 英语是当前各个学校高度重视的一门学科,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学生发展状况,就如何放开学生思想,幸福英语课堂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学生思想 英语课堂 导学案 自悟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48-01  一、 根据导学案开展有效预习、让英语课堂更有序  导学案是现阶段教师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教师
期刊
【摘要】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的科学。它在人类社会实践的许多领域都有指导作用,尤其在教育领域。本文通过一些心理现象的分析来探索英语单词学习的科学途径,并提出了8种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以期对英语单词学习困难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心理学 英语 单词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58-01  在
期刊
【摘要】 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让学生主动记单词,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词汇教学 中学英语 语境教学法 归类法 多样化的复习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31-02  词汇学习对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设置开放式作业、进行开放性评价、营造开放式课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打造开放的高中化学教学,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开放式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44-02  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扭曲,在我们的化学教育中,化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师生都在为
期刊
【摘要】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品质,努力培养出综合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可以说,语文学习对高中生的整个人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为。事实却是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出现了功利性的跑偏,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必将导致教学的失败。本文将简要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人文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要】 学习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还涉及到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学困生往往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意志不坚强或学习方法不适当。学困生是每位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都会碰到的,本文就如何解决好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问题浅谈一下看法。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59-
期刊
【摘要】 兴趣对科学创造具有启动功能,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的去接触和观察研究。兴趣又是发挥聪明才智的重要条件,兴趣能使人入迷,入迷的程度越深,其聪明才智也就发挥得越充分。教师必须重视对青少年各种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教学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
期刊
【摘要】 新课标下的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模式就是要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科学的学习方法、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政治课程,提高政治素养,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 明确目的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科学学法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要】 作文教学重在启发诱导,而又忌讳言之无物,空洞教条。如何结合实例,让学生逐步掌握和提高思维与遣词造句的能力呢?加强技巧训练可谓一个有效的途径。由表及里,登堂入室,循序渐进,这应该符合科 学的发展观。古语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刘勰亦云: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从作文写作技巧入手,为文之妙渐可运斤成风,韬略在胸。  【关键词】 发散思维 细致观察 个性鲜明 “实”中求“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