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企业导师”之双师模式实践与研究

来源 :当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ao844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实施现状,提出了在访问工程师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访问工程师”的发展,还要关注“企业导师”和企业的发展,实现校企双赢,建立“访问工程师”+“企业导师”之双师模式。而建立双师模式需要政府的参与,以及高职院校和企业要共同努力,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为企业服务,企业也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参与双师模式的建构,形成共同发展,共同获利的局面。
其他文献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通过分析实际的工作过程,确定学习的内容,并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在0racle大型数据库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极为迅速,2011年的年产量超过1300万辆,由此而引发的售后服务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众多高职和中职院校相继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然而与快速发展的汽车服务产
为探索高职院校建筑装饰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主动引入了知名企业进校共建集实训、生产、培训、技术研发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工作室”。
后危机时代,转型升级成为发展主题词。面对饭店业转型升级发展进程中人才需求结构转变,高职院校饭店专业积极发挥职业教育机动灵活性,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创建“选修课程包”体系。
中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然而,任何类型的教育都不能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需要伴随德育教学,可以说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主要侧重于课程、专业等技术问题上,对制度问题、机制问题却有所忽略,继而导致技术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从管理实践
针对2007年以来实施的免费师范教育存在的系列问题,设计出中职免费师范生“渐进—诱致”机制。以现有免费制度为基础,从招生、培养和就业环节上加以改进,形成以较少投入扩大免费
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具有稳定性、传承性、导向性和趋同性。多年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认识到校风建设的
C语言是现代高校计算机专业必学的一门课程,因其基础性强、应用广泛,从而在学科中占有重要位置。职业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底子薄的现状制约了他们C语言的学习,因此,从创新教学
通过借鉴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创造的主观统觉测验工具,以老挝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图片编写故事投射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探索一定的心理处理策略,为高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