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建构艺术提升作文水平——从余光中的《乡愁》范式谈起

来源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4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开,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说的就是作文的建构艺术.建构得当,既能衔接多元材料,优化内部结构,又能深化文章题旨,增强审美效应.余光中的《乡愁》就是经典一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
<正>压力不只是在教师群体中繁衍生息,任何群体、任何人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压力。笔者认为,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与压力的对峙中,盲目夸大了压力,往往因为分不清"敌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40例。路径组给予中医CNP,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有机磷中毒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下的安全风险护理管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最柔软最敏感的地方,那里埋藏着不能轻易启齿的秘密。记叙文的写作如果能在这块地方挠上一挠甚或挖上一挖,肯定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共鸣.巧妙地利用秘密
近来,在和一些教师及教研员交流的过程中,时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教育怎么总是改来改去,什么时候才到尽头?今天一个新理念,明天一个新提法,到底哪个观念才是正确的?这样的认识不能说全无道理,但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以后所面临的问题并不见得比改革以前要少。客观上讲,没有哪个人愿意改革,没有哪个人热衷改革,改革常常是问题倒逼的,是不得已而为之。从今天教育面临的挑战、在适应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