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做好电力行业防洪度汛、迎峰度夏工作

来源 :电力系统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e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电力供需结构不断变化。从需求侧来看,二产用电比例下降,居民和三产用电比例上升,空调降温负荷大幅增长;从供应侧来看,电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快速发展。受此影响,我国电力供需越来越呈现“平时充裕、尖峰紧张”和“整体平衡、局部紧张”的新特征。
其他文献
同步机转动惯量对于系统稳定具有关键的作用。随着直流馈入容量和省内新能源装机的不断增加,传统同步发电机将逐渐被取代。与此同时,江苏电网的惯量也将显著降低,对系统安全稳定性产生重大而复杂的影响。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引入虚拟惯量是增强电网频率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能够对其有功与无功分别进行解耦控制,具有控制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通过在风机中增加一个附加的控制环节,控制风电机组发出的功率,使其释放出风机叶轮、转子轴系中储存的动能,参与电网频率稳定性调节。本文首先从频率稳定性角度,简要分析惯
新能源送出电网往往面临着潮流变化频繁、电压波动大、动态无功不足等问题。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应用新能源送出场合时需要频繁投切,严重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因此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用在这类场合有着迫切的需求,但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整体造价、使用寿命、响应速度、过载能力等参数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选择时面临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相机、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这几类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结合新能源送出特性研究不同评价因子的指标权重
随着风电在电网中占比的大幅提高,传统同步发电机组占比减少,系统惯性降低,抵抗扰动故障风险能力下降。为提高高占比风电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自适应虚拟惯量及调频参数补偿策略。首先分析扰动故障下不同风电占比对频率变化特性的影响,建立风机参与调频的数学模型以及高占比风电系统综合频率响应模型。其次针对风机定虚拟惯量控制在频率恢复过程中的不足,构建风机模糊自适应虚拟惯量及调频参数补偿方案。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风电虚拟惯量自适应模糊控制在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方面的有效性。
针对软件通信架构(Softwar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SCA)核心框架在机载领域臃肿和低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机载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系统的SCA核心框架优化方案。首先,为使架构轻量高效,提出功能单元裁剪方法;其次,针对时间优化问题,分析了SCA的局限性,提出可灵活配置的加载流程优化技术,在兼容SCA规范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系统特点实施灵活的组件加载,充分发挥系统的并行加载潜力来缩短加载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优化技术能够
辐射源个体识别(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SEI)技术利用辐射源指纹特征识别发射设备,但辐射源指纹特征极易受接收机畸变的影响,无法在不同接收设备间通用。针对这一问题,基于一种利用调制畸变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分析了接收机畸变对该方法特征识别结果的影响,得到了接收机畸变特性与特征估计结果的准确数学模型;并将推导结果与接收机设计指标相对应,对SEI接收机设计提出了建议;利用仿真实验和设计实例,证明了推导结果的准确性。该成果能够有效指导SEI系统接收机设计,并为跨接收机SE
针对光储一体发电系统中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动态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可变滤波时间常数功率分配方法。该方法考虑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和混合储能系统功率需求的变化率,利用模糊控制对低通滤波时间常数进行动态调节,最大化利用超级电容在暂态过程中功率快速响应特性,使蓄电池功率响应更加平滑,减少对蓄电池的冲击,提升混合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根据超级电容荷电状态和功率需求变化率,充分发挥超级电容功率型和蓄电池能量型的功能特性,有效提高光储一体发电系统的鲁棒性。
在海上风电经交流海缆(submarine cable,SC)送出系统中,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逐步增大,交流海缆输电距离不断增加,海缆的充电功率可能会导致海上风电场并网点注入无功过剩,海缆沿线电压越限,海缆沿线载流量过大,海上升压站高压侧电压过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建立了海上风电场经220 kV交流海缆送出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无功补偿分层分区原则对风电送出系统进行解析计算,在给定海缆沿线电压电流限制条件下确定了所需补偿的海上高抗值;在陆上加装高抗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generato
基于图像高频细节的重构问题,建立了全变分(Total Variation, TV)约束重建模型,选取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ADMM)求解分析。TV-ADMM重建算法能够保持图像边缘信息,纹理细节的刻画却不够理想,图像平滑部分的重建出现阶梯效应和过平滑现象。为此,提出使用分数阶约束的模型算法FOTV-ADMM求解。该
配电系统网络中非线性负载使用的增加,要求提高配电侧的电能质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KF)的比例积分(PI)电流控制策略,用于控制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SAPF)。为了实现KF性能的准确性,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调整参数,KF快速且自适应地估算电源参考电流。为了验证控制器的性能,在电源不平衡且负载变化的条件下进行了测试。另外,本文在基于DSP28335的实验平台上做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为了消除传统谐波电流提取环节对APF动稳态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dq坐标系下基波电流与谐波电流分环解耦的新型控制结构。通过分环解耦,基波电流控制环只跟踪控制直流量,以实现直流侧电压稳定。谐波电流控制环利用改进谐振控制的选频特性,将负载电流直接送入谐波电流环,无需进行谐波分量提取,从而消除谐波提取环节带来的指令信号误差和延时。为提高系统相位裕度,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改进谐振控制器,在余弦内模谐振控制器基础上引入一个实轴右半侧的零点,并在离散域下展开频率特性对比和参数影响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