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引起教育部门和单位的足够重视,或正遭受着有意无意的忽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平台,生物学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门显性课程,理应承担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职责。
  一、当代我国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1.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漠和生命价值缺失。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他杀以及各种虐待生命的事件已屡见不鲜,社会上吸毒青少年人数也再不断增加。据2002年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历时七年的大规模自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杀已经在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尤其在15至34岁青壮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成为第一“杀手”,其比例为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且目前呈明显的递增和低龄化趋势。这些恶性事件提醒我们:青少年对生命的意识正渐渐淡漠,生命价值正渐渐缺失,让孩子们在人格上获得健康的发展,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这一使命已迫在眉睫。
  2.青少年的生存自救技能存在欠缺和不足。生存自救技能是人们规避危险、保护生命的一种最基本的技巧与能力,比如懂得在遭雷击、火灾、溺水时如何自救和他救,在野外、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如何生存等等。但是,现实中青少年对生存技能的重视和掌握程度是很令人担忧的。据有关部门统计,造成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有8大类伤害:卫生、中毒、交通事故、抢劫绑架、触电、溺水、烧伤、窒息,如仅2012年6月9日一天,全国16名学生发生溺水死亡。我国不少青少年的表现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生存自救能力存在欠缺和不足,生命教育应在当前教育中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3.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在我国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教育中,传授应试知识所占的比重过大,相关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很少,并且不受重视。有数据显示:“现阶段中小学的人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占30%以上,有关社会的科学知识占50%以上,而有关对生命的讴歌和礼赞的占不到20%”,而初中阶段能体现生命教育的主要是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偏差决定了对生命教育不应有的忽视。当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里,基本上是将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或生理卫生教育等同起来,少有生命孕育知识和死亡教育的踪影。另外,还有一部分性教育内容的设置仅仅流于形式。
  二、新课程改革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平台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指向的是单一的理性生活,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建构,从而导致生命意义的丧失,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学科教学上,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新世纪的教育应该在尊重儿童现世存在的前提下,剥去工具理性、奴役人性的硬壳,还给儿童以人性的课程和教学。也正是如此,新的中小学课程设计特别关注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赋予了课程以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时代的要求,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
  反思现代教育,新课程下实施生命教育已成必然,目前,生命教育的“授课”方式主要有“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与“利用渗透式教学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两种形式,事实上,将生命教育内容纳入到具体教学课程中,以渗透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实践模式。任何学校、任何学科、任何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资源,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教育知识,使学生真正达到感悟生命、体验生命、尊重生命的境界。
  三、生物学课程与生命教育的相关性
  1.生物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生物学课程作为开展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研究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几乎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有认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才能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规划好美好的人生。从这一点看,生物学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将生命教育渗透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可以发挥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生物学教材为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生物学新教材,以生命的基础为出发点,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为主线,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依据来编写教材,新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如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珍惜生命的素材;减数分裂与配子的生成、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等;有关爱生命的素材:遗传与优生、人口发展与生态平衡等;有尊重生命的素材:教材中选用生物材料所作的实验等等。生物学教材中种种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都可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教学学生认识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创造生命之价值。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的心里,这是每一位生物学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但愿我们的社会能提供一个使生命教育茁壮成长的大环境。而我作为一名在岗就位的生物学教师,我将会身体力行,以自身的教育实践去践行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点亮每一个生命,让生命之花更加灿烂!
其他文献
作家梁晓声讲过他有一次在法国的经历。他和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到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前面有—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
罗常培先生1950年出版的《语言与文化》是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化学或语言社会学开创性的著作。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语言与文化-9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直
课程改革多渠道,情感教育不可少,艰苦奋斗开拓路,与时俱进效率高。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的运用,构建师生心灵桥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人
美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的基本原则,是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即相互联系性。只有加强不同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才能实现教育的逻辑一贯和整体化发展,其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因学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等因素,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真诚地关怀学生,切实承担起教育责任。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和终
童年对我而言是袅袅炊烟,是合抱之木,是漫天星空,是夕阳下的奔跑。现如今污染问题愈演愈烈,我已经很难再找到童年的美好。
近年来,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但无论怎样变化,作业对老师来说难教难批,成为一部分师生心头阴影,让很多人谈作业色变。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