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与我何干?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复杂多变的背景下,G20这场电影即便有些乏味也值得细细品味
  
  人生如戏,经济世界何尝不是如此?近日最引人瞩目的G20峰会,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可能是一幕幕不同种类的电影:有时候看上去像是《暗战》,大国博弈之间似乎含混着许多勾人心魄的故事;有时候看上去像是《这个杀手不太冷》,曾经木讷朴实的新贵们骤然放射出慑人的光华;有时候看上去像是《东成西就》,无数的明星聚集在一起,说着做着看似玄妙的事情,实际上可能完全不知所云。
  很多市场人士相信,G20这样一个看似务虚的高端峰会与己无关。笔者一些自称“趋势投机者”的朋友就试图将G20和金融市场生拉硬拽在一起。他们利用详尽的数据和复杂的方法算出了几个比较勉强的发现,其中一个是关于美元的。他们的数字游戏显示,在每一次G20峰会或是G8会议前后一小段时间里,美元总是会有所贬值,或是承受很大的贬值压力。这个发现非常有趣,对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可能也意味着诸多的“交易性机会”。但是,这个发现一方面由于样本不足而难言准确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包括匹兹堡峰会在内的三次G20峰会都是在危机升级之后召开的。危机背景下的高端聚会似乎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非议现有体系结构和制度安排的“挑战式标签”;但当G20变成永久性常设交流机制之后,非常时期的标签很可能迅速在非常时期解除后就被撕去,所以,这个发现还会受到多长时期的支撑存在非常大的变数。有的时候笔者甚至认为,不是因为G20召开导致美元贬值,而是高端人士们约定聚会的日子恰好碰上了美元贬值。
  可爱的“趋势投机者”们还用数字游戏得到了第二个非常牵强的发现,那就是G20总是伴随着、甚至尾随着股票市场的一段或长或短的强势。比较尴尬的是,这个魔咒似乎在匹兹堡就被破解了。其实,这个发现之所以不靠谱的原因也和前一个发现一样:没有足够的样本,在特殊时期得出的结论难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笔者看来,G20峰会这种高层次国际多边会议有两个看点:一是非框架性的、非抽象性的、非指导性的协议,在正常情况下,复杂博弈往往会使最后的结论流于浮空层次,而一旦有具体的、明确的协议或者条约内容出现,那么,不管这个内容有多小都会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会议没有说的话题,如果一些市场翘首以盼的热点经济议题没有被摆到桌面上来,那么至少说明这个议题存在异动的可能,以至于高端人士在正式将其拎出来之前不得不慎之又慎。
  那么,这样看匹兹堡,G20的新聚会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呢?在笔者看来,分析本次峰会的背景,全球经济、金融的新近发展潜藏五大不确定性,聚集于经济复苏进程、金融体系恢复、风险偏好回归、政策退出策略和全球贸易恢复五大领域。
  分析本次峰会的成果,与会领导人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未来政策目标,就可持续增长的核心价值观,就政策退出、进入和协调的调整策略,就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就改革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就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就加强对脆弱经济体的支持,就保障全球经济开放性以及就G20成为永久性的国际经济合作首要论坛九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在本次峰会中,领导人们确立了以扩大就业和私人需求为主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有利于减小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会议虽然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但其效果可能较为有限;《领导人声明》未涉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美元贬值问题,难以改变风险偏好“不完全回归”的态势;会议明确了“有进有退有协调”的政策调整策略,减小了过早退出和单纯退出的风险;会议在推进自由贸易方面流于口号形式而缺乏务实行动,难以有效遏制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看完之后才知道,G20这场电影即便有些乏味也值得细细品味。
其他文献
经济“冰河期”来临,领导者的危机管理能力正遭受严格的考验,赢得员工忠诚度是一场日久弥坚的硬仗,危急时刻重新定位领导责任迫在眉睫    金融危机的风暴袭来,金融市场也好,日常工作场所也罢,恐惧和猜疑正四处蔓延、恣意肆虐。就在几周前,某专业服务公司的一位高管向我诉苦,抱怨裁员10%有多么痛苦,还要想方设法安慰鼓舞那些留下来的员工。我的另一位朋友——某制造企业的CEO也透露,公司刚刚裁员20%,他也在与
期刊
据Wind统计,截至2009年9月底我国上市公司今年已募集完成再融资额高达2111.53亿元,提出再融资预案的公司拟募集资金更是高达6286.06亿元。从年内历月再融资情况看,1月、2月、3月份再融资额均在100亿元以下,而到了4、5、6月份则维持在200亿元左右,从7月份开始上市公司再融资连续三个月“井喷”均突破300亿元。从具体的再融资方式来看,增发基本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其中又以定向增发为主。
期刊
目前的A股市场上,经过再融资之后实现做大做强梦想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经过再融资之后优厚回报其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更是寥寥无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再融资的公司大多“不差钱”    中国上市公司2009年再融资毫无疑问创下了世界之最:今年已募集完成再融资额高达2100多亿元,提出再融资预案的公司拟募集资金更是高达6200多亿元。按理说,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无可厚非,但问题在
期刊
200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人类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休戚与共——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讨如何通过国际协作解决全球共同面对的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全球经济一体化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和环境生态,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与金融危机相比,应对气候危机需要更强大的国际协议和更深的合作智慧,因此,2009年12月将于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毫无疑问成为了本年度最受瞩目的国际会议之一
期刊
从股票和资金供应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加股票市场供应的数量,另一方面将居民的储蓄更多地转化为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之外的直接投资领域,或许可从源头上切断恶意圈钱行为的市场基础    中国证券市场由于长期实行股票发行核准制,股票供应受到严格的管理和调控,导致股票的供应不充分。因此,受供求失衡的影响,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最贵的市场,即使严重亏损的公司,也能维持不菲的价格;甚至长期亏损即将退市的企业,
期刊
由于某些上市公司股东融资的实际成本很低,核准机制扭曲了市场行为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公司盲目融资的行为    再融资浪潮促因    上市公司能否快速实现大规模再融资是检验资本市场深度的重要标准。能否保证再融资的公平、透明,是我国股市实现规范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首先,再融资浪潮的出现是股市和经济回暖的必然结果。过去一年间,上证指数最高反弹幅度超过100%,估值水平恢复会激励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计
期刊
毋庸置疑,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并购重组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题,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中国并购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尚待进一步发挥,这既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化进程,也要构建发达的并购融资市场    并购重组市场作用欠缺      《董事会》:2005年到2007年,中国并购交易规模由2500亿发展到7800亿,年均增长率达72%,近两年更是突飞猛进,而上市公司的
期刊
MBO是管理层全数购买上市公司股份并实现下市,与管理层购股、改制有着不同的公司治理含义,对“MBO”的热衷过度,实际是对其实质内容理解的欠缺及浑水摸鱼心理的双重反映    2009年9月28日,新浪公司(SINA)宣布了一项管理层购股计划,被包括新浪网科技频道在内的诸多媒体及各方面人士解读为“中国互联网首例MBO”,得到了投资界、媒体和学术界无数人士的盛大赞誉。新浪管理层的这一购买公司股票行动,能
期刊
PE董事会扮演了一个更多基于价值增加的角色,每个高度投入的董事都更好地获得了信息,使得公司战略形成更为迅速,决策更容易贯彻。尤其是,外部董事更有激励动机在一些具体领域贡献他们的个人经验和智慧    21世纪以来,PE基金收购了大量企业(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在1995-2006年期间,全球范围内PE收购企业的总市值占同期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率增长了一倍,如在英国,从1.1%达到3%。在2007年底
期刊
通用电气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并不开心。他是今年少数几位主动放弃优厚绩效红利的执行长之一:4月,他拒绝了董事会给予的1200万美元分红。对于伊梅尔特个人来说,这算是一种表态,因为公众对高管薪酬的争议已趋于白热化,而通用电气(GE)的盈利又在下滑。  然而,最令他烦恼的并不是放弃可观的红利,而是社会对高管薪酬的关注也许会带来其他影响。目前,美国国会正在评估一项新的议案,如获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