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教学浅探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z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活力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赏者从这门特殊的艺术中感受歌曲(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递音乐信息设备的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拓展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1.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使学生能有生动、形象感受的作品。
  作品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是符合他们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即选择那些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的音乐作品,来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为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认同的曲目来欣赏、学唱。这样学生在课外所选择的音乐在课堂上有了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乐作品的侵入。
  在教学时,适当地选择活泼动听、健康向上的课外歌曲,如《童年》《歌声与微笑》《爱的奉献》等,合理地选材,使欣赏教学适合学生音乐心理的发展.由愉悦式聆听逐步过渡到理解式聆听.再慢慢达到评价式聆听。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观赏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的空间。最后,我让学生进行分组创编,充分展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欣赏活动达到一个高潮。
  2.游戏形式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音乐欣赏教学。如:听赏《跳绳》中,我让学生们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想象跳绳,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听赏《捉迷藏》前,先让学生们完整听一遍,然后,请几位学生上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并配上背景音乐,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3.故事形式
  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特点,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编了一个动物们过新年的故事,并结合图片和音乐边听边讲,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4.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例: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用神气的神态,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及表演来表现玩具兵们可爱、顽皮的形象。而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凌乱的“定格”动作来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
  5.小组讨论形式
  在课堂中让学生先听音乐.然后在音乐中轻声组织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教师再对音乐问题、乐曲风格等进行解答和总结。通过小组评议课这种方式进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集体智慧。
  
  三、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
  
  音乐课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较难的问题;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总之.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教育除了要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求知潜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从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学生是通过形式、声音、色彩、感觉来思维的,在看、听、说、想、玩中学习的有效率特别高,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声有色地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教师还可以巧妙构置“悬念”。利用心理效应来激发学生进行有
期刊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如何上好美术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学生心理;多媒体;开放;课堂教学    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一个数学思维能力很强的人,往往具备数学思维的各种优良品质。而良好的思维品质既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必要前提.也是巩固知识重要的心理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生思维品质的特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
期刊
摘要:教育教学的改革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实践应用能力探索过多种思路.近年来的大量教学实践同样表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完整语境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是科学而有效的策略。其目的在于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语言环境,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全部内容。本文重点从培养阅读习惯.提高理解能力的角度.对高中英语课文语境教学方法作了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实践;阅读理解  
期刊
摘要:尊重儿童的差异.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在今天已经成为儿童教育的主旋律。把自主还给幼儿,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给予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正视孩子问的差异,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捕捉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灵动与飞扬.促进幼儿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不断地生成与发展。  关键词:尊重:给予:正视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幼儿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我
期刊
摘要:音乐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部分音乐审美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学教学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音乐课标》中指出音乐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素质和能力。新课标中的高中音乐课把创作教学也作为选修课程之一;也把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由此看来创新活动在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一部分的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音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就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胜、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的孜孜追求的目标。语文课
期刊
摘要: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音乐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能促进音乐教学改革.本文论述了当前初中音乐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的概念,首先由Brown,Collin,guguid在1989年一篇名为《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的论文中提出的。他们认为“知识绝不能从它
期刊
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伦理教育’,人类就不会得救。”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更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不可忽视和逾越的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应当体现初中生年龄、发育、认知等方面的特征,力求做到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灌输性教育和渗透性教育、直接说教性教育和间接引导性教育等方面的转化与结合,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感
期刊
《走进灵州》(中华文化出版社2009年12月版)是白述礼教授继《大唐灵州镇将》、《大明庆靖王朱栴》之后,又一部关于宁夏史、古灵州史研究的力作。述礼先生将届八旬而笔耕不辍,其落落心源和堂堂胆气,令晚辈后学钦敬不已。《走进灵州》以古灵州城址的考证考古研究为基点,以对古灵州的历史演进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观照西北地区历史地理和人文文化,是迄今为止灵州史研究的大成之作,兼具学术研究和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