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境研究的范式沿革及其理论价值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评述道德困境研究范式的发展过程,系统阐释了经典两难法、加工分离法、CNI模型法和CAN算法的优缺点和理论价值。后来的研究范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之前研究范式的局限。加工分离法克服了经典两难法的加工纯粹性假设等局限,CNI模型法在加工分离法基础上进一步分离了道德困境决策的多种心理过程, CAN算法则修正了CNI模型法的序列加工的不恰当预设。研究范式的沿革启示研究者综合应用新方法来解决研究争议和重新审视以往道德理论,合理应用新方法来探索其他具有潜在冲突性的研究议题。总之,本文为道德困境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
其他文献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乎国家大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明确,理论上不断深化,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期刊
皮层-基底节-丘脑网络与脑岛网络属于感觉运动相关网络,这两个网络的改变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目前主流研究与临床干预聚焦于患者的高级脑区异常,对感觉运动系统的关注不足。对健康个体的研究发现舞蹈训练对感觉运动相关脑网络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并自下而上地促进高级功能。以上研究提示舞蹈训练可能是干预精神分裂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新途径。本研究拟借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以精神分裂症感觉运动相关网络为着力点,通过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舞蹈训练前后的脑影像、临床症状及认知行为的改变,揭示舞蹈训练临床干预的神经机制
新世纪头20年,国内心理学11本专业期刊一共发表了213篇统计方法研究论文.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类(按论文篇数排序):结构方程模型、测验信度、中介效应、效应量与检验力、纵
青少年更倾向于从事冒险或鲁莽行为,并且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从个人特质和社交互动等多个角度探讨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存在助长作用,即当同伴在场时,青少年的行为会更加冒险。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心理、神经、遗传、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解释:在心理层面,这种影响源于青少年寻求同伴认可和归属感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作用;在神经机制层面,源于认知控制网络和刺激处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在遗传层面,源于特定基因的易感性等;在社会文化层面,同伴影响会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程度与表现上的差异。未来研究应从
个体主动性行为是组织中个体主动做出的面向未来和面向变革的工作行为,近年来成为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从现有研究来看:(1)在研究主题上,多数研究发现了个体主动性行为可以带来正向结果,个别学者也注意到了个体主动性行为的代价;(2)在分析视角上,主要包括个体主动性行为对个体层面和组织情境层面的正向与负向影响;(3)在理论机制上,个体主动性行为的“利弊”效应可用优势互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归因理论来解释。未来研究可着重进行以下理论整合:(1)从个体主动性行为类型出发,基于智慧主动性的视角揭示其内在机制;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从一个诞生时仅有五十多名党员的幼小组织发展到如今已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的强大组织,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成为中华民族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