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迈可:英国贵族支援中国抗战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h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0日,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北京市对外友好协会等共同主办的“杰出的国际友人林迈可纪念会”在北京举行,林迈可的儿子詹姆斯·林赛、外孙女苏珊·劳伦斯等多位中外人士,共同讲述林迈可在中国的故事,缅怀林迈可夫妇为中国抗战做出的贡献。
  燕京大学岁月
  林迈可是英国贵族之后。他的祖父是一位历史学家,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的神学院任院长多年;他的父亲是一位哲学家,在牛津大学的贝里奥学院任院长25年,1945年起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并被封为男爵。
  在这样书香门第环境的影响下,林迈可自然走的是一条学者之路——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担任南威尔士州工业调查所的所长助理。而他与中国结缘始于燕京大学。1937年,时任燕京大学社会系主任吴文藻教授想做一个按照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实验,吴文藻的一位美国朋友向他推荐了林迈可。于是,对中国满怀好奇的英国人林迈可在1937年12月绕道美国,从温哥华乘船到横滨,然后穿过朝鲜和中国东北,抵达北平。
  燕京大学创办于1916年,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从现在看,它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对中国的教育界、社会乃至政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林迈可到达燕京大学后,对导师制展开了“有趣的”实验。他只招收八名学生,他在著作《抗战中的中共》中认为,“采用导师制的班级的等级和声誉,要求导师们在管理上花更多的时间,导师们负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够得上优良”,而且,“一位导师得具备回答学生们提出的一般性的任何一个项目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他眼中的燕京大学,是动乱中国难得安静的一角。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更重要的是这所在美国纽约登记的教会大学享有免受日本人打扰的尊重,而且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在与日本人打交道上使用了机智。“他在并不重要的枝节问题上是圆通的,而在原则问题上他宁可关门也不妥协。”
  他举了一个例子。日本人要求外国人创办的大学招收日本学生,辅仁大学这所天主教的大学这样做了,结果招进的日本学生都是日本军队的特务,惹了不少麻烦。司徒雷登的做法则是,要通过公平的入学考试,且批阅入学试卷的教授们不知道打分的卷子是谁做的。当日本人提出抗议时,他就告诉他们,有50多名没有被录取的中国学生的成绩,比最好的日本投考人的成就要好。因为入学考试要求精通中文和英文,而考场里很难有中英文俱佳的日本人。
  中国妻子李效黎
  1941年6月,林迈可娶了他的学生李效黎。李效黎出生于山西的一个地主家庭,在开明父亲的支持下,她在北京完成了高中学业,并于1937年进入燕京大学,成为林迈可的学生。
  而刚到燕京大学没多久的林迈可在同事的介绍下,已经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活动产生了兴趣,在假期,他与同学校的外国教师们乘火车到河北农村的游击区参观,还被邀请参加一次袭击平汉铁路的行动。
  在多次的“旅行”中,最让他激动人心的是越过平汉铁路回冀中的那一段。在去山西五台山的路上,他与护送者穿越铁路时,在马背上度过了平静的夜晚。但当他一个人回来时,竟是做了四次努力才得以平安穿过马路。最惊险的一次是在铁路旁边发现了一队日本人,他与护送队不得不在子弹在头上呼啸的情况下爬回隐蔽地。最终,他们改穿普通百姓的衣服,毛瑟枪插在衬衫下,安全到了共产党掌管的地区。
  对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加深了解后,林迈可加入到了抗日的地下工作中。
  凭借着英国人的身份,他可以便利地帮助共产党购买药品、无线电零件等物品,并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借用司徒雷登的汽车,给游击区运送有用物资。他还主动增加某些他认为有用的项目:比如说有一次他在东安市场的书店里偶然看到一大本有关炸药制作的教科书,他买下它,和别的器材一起送出城去。以后他发现晋察冀的炸药制造有所改进,爆炸力更强了。林迈可认为,这里有着这本书的功劳。
  在做秘密工作的过程中,他需要将英文的药品名与说明书等翻译成中文,林迈可找到了学生李效黎请求她的帮助。
  从这个时候起,两个人越发相知起来,并于1941年6月25日举办了婚礼。在婚礼上,司徒雷登说:“中国学生嫁给外国教授,这在燕京大学还是第一次。”
  “战地之声”
  英国人的身份很快在林迈可身上失去了庇护。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侵袭珍珠港,李效黎与林迈可从广播中听到了日美已经开战的消息。日本宪兵冲进燕京大学,开始逮捕反日的中外人士,幸运的是,从德国朋友那里提前得到消息的林迈可夫妇在日军抓捕前10分钟,开车成功逃出了燕园,奔赴北京西山,投奔同样秘密帮助中国共产党抗日的法国医生贝熙业。
  随后,林迈可一家经地下工作者和游击队的护送,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辗转到达晋察冀平西根据地。
  1942年春天,林迈可夫妇迁到聂荣臻司令部的驻地。当聂荣臻知道林迈可对通讯技术深有研究后,他邀请林迈可留下来做通讯部的技术顾问。林迈可立刻就答应下来了,李效黎也安排在通讯部工作,教英语课。
  林迈可给部队技术人员讲授无线电工程课,由于几乎没有什么书籍可以作为教材,他不得不从最基本的电学第一定律讲起。他还对为了与冀热辽地区的低功率台战联系,需要一台灵敏度和选择性较好的收报机,林迈可与技术人员集全力装了一台超外差式接收机。
  他还对一些旧收发报机进行了拆卸及重新改装。这种旧式发报设备是一种装在两英尺见方、一英尺厚的大盒子中的简易哈特莱(Hartly)电感耦合振荡器。经过重新装修的收发报机虽然几乎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但却具有比原机强得多的频率稳定性。
  1944年,林迈可和妻子李效黎带着刚1岁半的幼女,冒着危险到达延安,被任命为第18集团军通讯部无线电通讯顾问。经过一番检查和研究后,他觉得延安当时虽没有合适的零部件能够组装起一部高效能的无线电电台,但只要一根灵敏度高的定向天线,即使电力不大,也可以将信号发往很远的地方,包括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其他文献
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长莺飞,不知不觉,又走进了林徽因心中最美的四月天。手边是一本新到的《初中生世界》,崭新的纸张散发出油墨的清香。彩色的封面上,卡通小女孩似乎正向我招手。多么熟悉的场景,记忆之河一下子漫过了心头。  一年前,当我刚踏入初中,有一天下课后,同学们从老师那里拿来了几本杂志。大家围成一团,初——中——生——世界——,我们异口同声地念完后笑了。是啊,看了这本杂志,我们大约就能成为真正的初
菜单就是一家餐厅的展示窗口,也是让消费者乖乖掏钱的最有效和必须经过的途径。巧妙设计的菜单能让专挑便宜菜的人觉得自己小气,而挑最贵的菜就显得很有品位。菜单从顾客钱包里骗钱的计谋之一是把贵菜放在便宜菜旁边,尤其是把成本便宜、价格又不低的菜放在价格最高的菜旁边。深喑此道的老板会聪明地把70美元的生蚝和115美元的高原水果放在右上角,然后是23美元的半打对虾,或者是15美元的大虾鸡尾酒。对虾单独来看贵得要
圖解“潘帕尼多”号常规动力潜艇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此后,STEAM教育在中国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各级各类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纷纷加大力度,开展STEAM教育实践。2015年,树人景瑞小学成立“兰芽芽梦工厂”,整合前期研究成果,梳理STEAM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了序列化的STEA
近日,北京市教委一口气关闭了50多所打工子弟小学和幼儿园,理由是“办学资质”存在问题。尽管,教委给出了问题解决的主要办法,比如在办好暂住证、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和全家户口簿等所谓“五证”基础上,可以进行学生分流安置。但此举仍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争议。  一方面,有观点相信教育是天赋人权,《宪法》优先于《义务教育法》,因此为受教育设定条件是“
亚瑟·柯南道尔在一集福尔摩斯故事中写道,伦敦是个“污水坑”,不可避免地集聚了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懒汉。事实还证明伦敦,特别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也是块相当肥沃的吐槽场,每一代小说家,每一位电影人都从中汲取着灵感。即使工业时期的浓雾早已散去,那幽灵般灰蒙蒙的雾霾笼罩着伦敦的形象仍然挥之不去。  街头小贩的伦敦城  既然漫威公司可以把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雷神托尔、鹰眼、黑寡妇等各路超级英雄聚在一
中国人过年,红烧肉是少不了的,日子过得如何,就看家中这锅肉。如今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了,鱼翅海参也不算稀罕,然应景的红烧肉,与倒贴的“福”字一样,是一个不能少的大彩头。  说起红烧肉,我总结出一个普通现象:艺术家都爱吃肉,而且是夹心厚膘的红烧肉。新春,篆刻家、书法家刘一闻先生招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聊起各自的嗜好。刘一闻祖籍山东,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声说话、大步行走的性情中人,我很爱听他在饭
塔科夫斯基曾将导演的艺术创作比喻为“雕刻时光”,而本文谈及的理查德·林克莱特、罗伯特·弗拉哈迪、弗朗索瓦·特吕弗与蔡明亮,可以说都是雕刻时光的“好工匠”。专注与执着是他们的风格标记,与演员之间长久而亲密的合作关系,也形成了银幕上一处亮眼的景观。有的导演与演员成为银幕内外的一体两面,甚至干脆打破银幕与现实的界限。他们在银幕前后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也成为了民族影像志的“少年时代”。  《少年时代》3
脑筋转个弯    1.太平洋(yáng)的中间是什么?  是“平”字  2.什么人一下子就变老?   新娘(niáng)。因为今天是新娘,明天是老婆(po)  3.你知道现代的科学家一般都出生在哪儿吗?  医院(yī yuàn)里  4.什么人一年中只工作一天?  圣诞(shèng dàn)老人  5.小红兜(dōu)里原来有10个硬币(yìng bì),但它们都掉了。请问小红的兜里还剩(shèn
我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至今还是单身,每次回中国和小时候的朋友们相聚的时候,他们老是催我的个人问题,催孩子问题,好像我还单身,无儿无女,老的时候一定孤家寡人,怎么办哦?总是为我操心。其实,我自己好像还没有这样的忧虑,我生活的圈子里,不少老外单身朋友,没有孩子这个问题,没有人感觉到那么严重,在我的心目中没有必须养儿防老的概念。  钱和房子能解决一切吗?  养儿是不是可以防老?这是一个需要质疑的问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