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形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交互简便等特点。多媒体介入教学领域,特别是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二者相互依托,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是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灵活运用多媒体,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诗意、更多生动、更多精彩?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开始,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的导入,往往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根据多媒体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其导入,无疑是引发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
  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以优美的语句,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刚一上课,我便播放了一段介绍爬山虎的录象,画面上那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爬山虎远景;清清楚楚、纤毫毕现的爬山虎近景,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注意力迅速集中。在学生充满好奇的眼神中,我适时提问:谁认识这种植物?你在哪里看到过?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你想知道爬山虎怎么爬墙吗?简单的几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求知的兴趣,使课堂中充满了乐学的氛围。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利用投影显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断垣残壁,然后通过声请并茂的谈话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圆明园曾经是一座建筑宏伟,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皇家园林,却在八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到底谁是罪魁祸首呢?此时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在此种状态下进行学习,效果自然极佳。巧用电教媒体,设计新颖别致的导入,为两堂课顺利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成功实例。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犹如一条焊接已知和未知的焊条,是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温床。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能有效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思维,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为思维的求异性,即追求思维的独到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可以使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方向发展。在教学中,笔者积极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运用多媒体这种密集形的信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在制作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的课件时,笔者从网上截取大量有关月球的信息来充实课文资料的不足,以求更大空间地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选择了“月球概况”、“月球风光”、“向你推荐”、“月球考察”“中国探月历程”等片段。其中“向你推荐”展示了1969年7月,美国人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风采,让学生感受那伟大的历史时刻。而“中国探月历程”罗列了我国六次考察月球的伟大历程,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科技知识的有效积累,而且是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题材。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可以弥补教师自身不足
  运用多媒体可以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作为一个传授知识的个体,他所承载的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备课时先要把课文理解透彻,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去搜集相关资料。通过阅读材料,教师对课文中提到的知识点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还可以了解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甚至还可借助资料解决一些教师本来感到疑惑的知识要点。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不是传授自己有限的知识,而是向学生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求获得更广泛的知识,这样才能超越教师、超越众人、获得成功。现今的网络世界提供了这个平台,使之成为一种可能。
  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其优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整改:
  1.各取所需,物尽其用。
  在大力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能一概否定。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录音机的播音功能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优点也不是多媒体所能完全替代的,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选好用足合适的多媒体。
  2.以生为主,优化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将教学过程变“线性结构”为“网络结构”,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取,同时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增加课件的智能化。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其他文献
教研组是校本研究的最基本单位。校本教研只有真实地发生并扎根于教研组,才能够发芽开花,并且结出累累硕果。我们通过校本的研究,已深深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去年5月下旬,我们语文组的李春青老师上了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荷》专题。(为了便于我们组的调研,我们的老师作课都是借班作课)。在这节课上,李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发挥了其基本功扎实的特点,运用表演、绘画、音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
期刊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为地理教育开辟了新天地。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
期刊
学校组织的学年考试考务工作中,为了便于评卷实行流水作业和避免学生作弊,经常将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拆散混编。在考试登分完毕之后,如何做到不改变原始表格的状态而进行分班成绩统计呢?利用SUMIF、COUNTIF和SUMPRODUCT这三个函数,一切都将会变得十分轻松。下面举例说明。  一、造册登分  登分册一般有班级、考号、姓名及语文、数学等学科名称,我们可以把这个工作表建立在Sheet1,并将其重
期刊
实施物理课堂教学就是对一些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的掌握与应用,而这些物理规律和概念也就形成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如何突破这些障碍,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讲究方法,注重实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
期刊
集体,顾名思义,就是有组织的人群集体。一个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就是由“个体”存在向集体生活转化的过程。怎样让幼儿尽快喜欢这个集体,适应集体生活呢?在集体中营造爱的氛围,让孩子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刚入园的幼儿大多爱哭,他们究竟为什么哭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害怕、胆小及离开亲人的恐惧心理所致。做为教师,要以十二分的耐心和爱心去抚慰每一颗幼嫩的心灵。  为了让孩子们減少分离的焦虑,教师会透过真心地拥抱和关
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学校图书馆要做到:“紧密配合学校教育大纲,提供学生各种求获知识的途径,给学生以基本训练,使之具有使用文献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从图书馆获得知识和再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图书馆是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图书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
期刊
摘要:改变过去以临摹为主的传统注入式教法,以审美为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审美、想象、艺术创造”的美术教学方法,引发学生保持儿童时期的丰富想象力,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启发学生创造想象。  关键词:审美 想象力 创造力  当我们被儿童艺术那种毫不费力的夸张、变化和组合打动的时候,往往不胜惊诧,但也留下了疑问。为什么这些儿童在小学五六年级以至进入中学以后,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就迅速的夭折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全人”的教育,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其复杂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是教育者需要通过长期实践而不断探索。行为养成教育是新课改赋予小学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年之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仍然是重点和热点课题,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准则,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对低年级学生以进行节奏、音准训练为主,并适当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在节奏、律动中去感知音乐的美。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学创新探索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
期刊
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数学教师要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