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呈现一场课堂互动

来源 :全球教育展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sh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视频数据的课堂互动研究应从何处开始?以“表征的危机”为背景,本文认为,分析者可以尝试以多样的方式来呈现互动,借由不同的呈现方式来观看和描述互动数据,从而找到有价值的分析切入点.为了阐明这一观点,本文对同一个课堂片段进行了三种不同的呈现:细致入微的呈现、多模态的呈现、理论入场的呈现.这三种呈现方式带来了三种不同的分析路径与空间.本文进而讨论了“呈现”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可能性对于我国课堂研究的意义.
其他文献
T·S·艾略特是二十世纪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提出的“客观对应物”理论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写作指导价值.其中长诗《荒原》被称为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与他的理论一起,在西
小说《洛丽塔》中亨伯特通过自白与继女洛丽塔之间的畸形爱恋,企图利用模糊叙述为自己诱奸、乱伦、杀人的罪行开脱,具有文字欺骗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人称多变和对无关事物
摘 要:《莫里斯》是英国现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福斯特之作,该书描写了主人公莫里斯作为男同性恋的酷儿身份建构过程,其中灵魂与肉体之争贯彻始终。在西方传统身心二元对立的哲学框架下,莫里斯徘徊在灵与肉的交织之中反复挣扎,并在最终意识到,在性别身份之意识,觉醒以及认同的过程中,灵魂与肉体密不可分而相辅而成,从而达成了灵与肉的和谐统一,由此反映出福斯特本人对父权制二元对立思想的颠覆。而这种颠覆恰也与在小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