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深入发展,教育界也掀起了一场技术与理念相结合的变革。近几年,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在中国各个高校兴起。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及相关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提出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 混合式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28-01
  微课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教授提出,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和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以“以小见大,小课堂大教学”的优势慢慢在国内兴起,并且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快速升温。因此,就微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数学学习现状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的课程之一。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生源具有“三强、三弱”的特点,即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处理事情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但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较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能力较弱。学生数学基础也是参差不齐,尤其对于文理科学生兼收的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的数学成绩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学教学课时有一定程度的缩水。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技能的学习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学课时大部分在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训方面,对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的课时并不多。
  三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是近十年左右的新进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缺乏。在有限的师资资源的条件下,只能大班授课,有个别班级甚至超过200人,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比较固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依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每堂90分钟的教学课堂中,教学内容多且包含大量的知识点,缺乏师生课堂互动,课堂机械而又沉闷。
  二、微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微课短小精悍,费时不多就可以学习一个知识点,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对课前、课后以及网上的学习都有帮助。基于微课的这些优点,将微课融入到大学的数学教学中去是非常必要的。将微课嵌入到大学数学的教学中,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个体化需求。数学老师讲提前做好的相关微课上传到相关课程网站(如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满足了个性需求。其次,可以缓解课时不足的压力。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将微课运用到大学数学的教学中来,可以避免重复讲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微课的局限性
  微课虽然名为课,但与传统课的概念有明显的区别。传统意义上说,课离不开六个要素:教室、学生、教师、内容、方法、课时。传统课堂是在封闭的空间中,教师和学生容易排除外界干扰,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与学。微课只是一种数字化的教与学的资源,它在网上深受欢迎。但从教学规律分析,绝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切片化。因此,微课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我们要认识到微课的优势以及其局限性,将微课融入到传统教学中去,使之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更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微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容易的知识,或者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以及简单的测试题在课前传递,课上则充分利用节约出的时间对学生出错多的问题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协作探讨活动,解决重难点问题。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播放相关视频,利用“微时间”慢慢消化,查漏补缺,直到彻底理解,真正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具体而言,微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用以下的图表解释:
  总之,微课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但它是传统教学的有益的补充。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微课的优势,将其应用到传统的教学中去,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推进学校的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笑荣.基于微课程的高等数学网络学习的探讨[J].专业教学研究,2015,6:143-145.
  [2]高岩,姜春艳.浅谈如何将“微课”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J].职业时空,2014,10:64-65.
  作者简介:
  陈修梅(1981.12-),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自高中开始,数学知识的教学难度开始提升,进度也开始加快,是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巩固学生知识体系的最后冲刺时期,在这一阶段后,学生的知识体系便会成型,思维方式也逐渐固定,很难改变,因此抓紧这一时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是极其重要的,但我国当前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颇深,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教学互动交流方面始终存在不足,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才能切实推动高
【摘要】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优质课就是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一种重要途径。本文重点探析初中数学优质课的意义及教师上好初中数学优质课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 数学 优质课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19-0
【摘要】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目前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中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中专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社会提供一批掌握专业知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计算机专业正迎合了市场需求。但是传统的教学策略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中专学校必须建立起一套自主学习的策略体系,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专计算机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
流变成形理论是近年来在塑性成形原理、超塑性成形理论、蠕变成形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富普遍性意义的一种成形理论,是流变学在塑性加工领域的具体应用。该理论正在越来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很多投资大的重要公共建筑设施在地震时引起的危害性也大,而且越来越多的建筑进入老龄化阶段,其安全性能如何也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地震等自
【摘要】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有待提升,高中生面临学业压力,学习积极性两级分化、数学学习缺乏技巧、倾向于题海战术等问题。因此,研究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生成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29-02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研究  为调查研究高中数学教学状况,选取H市A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小学数学则是生活中运用最为广泛、也是最为常见的,是构建我们所学数学知识的基石,正因为它与我们息息相关并且举足轻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也就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些生动的、有情感色彩的情境,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形式丰富多样,例如角色扮演,图画表示,音乐渲染等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教学过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