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凤儿情根深种(连载7)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00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报雕和尚
  孙如林逆着门外的比,看不甚分明。但观其轮廓分明是一个妙龄少女!
  孙如林停下弹琴,用双手揉了揉眼睛,确信不是幻觉。
  她来了!
  孙如林欣喜地起身迎了上去。
  却说那个报信的根雕和尚此时止住寺里一处僻静的耳房中揉搓着一段黑黢黢但又油光闪亮的木棍一样的东西。
  仔细看才能分辨出是一截老竹根。
  那是一段一尺许的竹根,竹筋紧密,两端比中间深,想是他常年用两手把摩形成的包浆,隐约泛着一种柔和的宝光。老竹根两端的横截面呈交织乳突状,点状竹筋微微突起。
  根雕和尚看似双手随意地前后把玩着竹根,其实却是一个绝妙的功法。这个功法尤其能锻炼人的指力,为擒拿点穴的功力基础。
  只见他十指指端牢牢抓着竹根的两端,变换着不同的手法和臂法。想是练得年头久了,十分纯熟,就和小孩儿玩玩具似的。但要是让懂武功的内行人看到,就都会咋舌惊叹其指力和指法。
  是的,这个功法把指力和指法都练到了。这里就不细讲了。
  根雕和尚一边手上练着,一边脑子里想着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此时在痛苦中煎熬的孙如林。
  根雕和尚心里笑道:“孙如林,孙如林,和这孙子一样的人多得如同树林中的树么?”手底下一个发力,手中的老竹根跳了一跳,但还是在其双手之间活动着,宛如活了一般,又恍如油灯中的捻子将火苗抖动了一下似的。
  他又接着想道:“怎么起了这么俗的一个名字?”他微微摇了摇头,叹道:“如果此人再不成,我的这门功夫也许就要付之东流了。”
  看官也许会问:这根雕和尚到底是什么人?他练的是什么功夫?为什么他认为只有孙如林才能传承他的功夫呢?
  且听编剧房子一一道来。
  根雕和尚出家前是一名长沙监狱里的狱头,人唤牢里张头儿。只因失手弄死了几个犯人,被事主家人缠着不放,非要他偿命不可。
  他家境本就贫寒,孤身一人后又不善经营,只知道练功,并不会像其他狱卒那样敲犯人的竹杠。他只知道敲犯人的骨头,并且将他们敲得死去活来。所以他经常寅吃卯粮,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在吃了官司之后,就算是托人变卖了房子,也不够打理衙门,更不够给苦主的封口费,因为这个案子在当时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死的人又这么多。他委实无计可施,眼看就要以命抵命。
  要说他弄出人命的缘由,这还要从他所练的功夫说起。
  这张头儿也就是根雕和尚,原先所练的武功是擒拿手。
  他小时候从隔壁王拳师那里偷学得一招擒拿招数,待练得纯熟后,竟然拿儿时玩伴开手。没想到一下子就将那男孩拨弄得骨断筋折。人家大人自然不让,张家最后陪了好多银钱和小心才算过去。
  换作一般人也就汲取教训不再练了。可这雕根和尚当时虽然人小,可心气儿却是很重。表面上说不练了,暗地里却还住暗自琢磨个不停。因为在这个孩子眼里,什么也没有这招武功好玩。
  没多久,王拳师一命呜呼,徒弟们自然就散落各处。他此时也就再也不能从墙缝儿里偷艺了。
  但雕根和尚并不死心,他硬是通过对学会的那一招擒拿手苦苦琢磨,竟然慢慢地悟出了很多招式。——因为擒拿的原理本来十分简单,只要捅破那张窗户纸,就会全部明白的。
  他后来没敢再拿小朋友练手。
  但他到底有没有练手?拿什么练的手?就没有人能够知道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泼皮跟他打架,他当时只有十六岁,却几乎把那个大他十几岁的泼皮的全身筋骨都拆散了。
  那个泼皮从此再也没有能够下床正常走路。
  自然,从此以后连跟他打架的人也没有了。
  雕根和尚长大成人后,父母已经双亡。他变卖了一些家当,托人说情进长沙监狱里做了一名差役。
  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为什么要进监狱里当一名狱卒。
  自从他进了长沙监狱,就成了监狱中最喜欢修理犯人的狱卒。犯人们往往被他怪异的手法整治得痛不欲生,都一下子变得服服帖帖了。
  随着他对那招擒拿手衍生出来的武功的领悟,他不断地在犯人身上实验着各种招数,一方面看效果,另一方面练手法。
  于是乎,狱中的狱卒和犯人们就会经常看到他将某个犯人揉来揉去,并且伴随着凄厉的叫声。
  好在他一直按监狱里的规矩惩罚犯人,所以十几年来没有出过什么问题。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像着了魔似地对五个最为强壮的犯人施展了一连串奇怪的手法,最后导致三死两残。之前,他要求这五个人一起全力攻击他。
  此时他已被下在死牢,判决已下,经当时还在北京城里做皇上的崇祯朱笔御批,秋后斩立决。
  这大明朝不会随便杀人的。就算是杀一个普通百姓,也要皇上审批核准。崇祯又是明朝历史上一个十分勤勉的皇帝,所以经他手杀一个狱卒也就不以为奇了。
  吃监狱饭的人自然熟悉监狱里的一切,包括死监。再加上狱卒们都一向对他又敬又怕。所以他越狱了!
  跑出来的他直接找到在庙里做主持的叔父。其叔父看他全身筋骨虬结,类似根雕,故为其取法号为“根雕”,将他剃度后送到了常德城外的观音庙里避风,并且一再嘱咐他千万不要再拿人试手,招惹事端了。
  他叔父是了解他的。他此时练这门手法已经着魔,否则也不会连伤数命。
  但是他这次逃出来以后却真得不再找人练手了。
  不是因为害怕不敢练了,而是他已经没有必要再找人练手了。
  因为,他已经练成了!
  他已经通过上次和那五个犯人的交手,完全明白了他的擒拿手的道理了。此时,他已经在擒拿方面自成一派,只需假以时日修炼了。
  于是他在观音庙住了几年,且从来没有惹过什么麻烦。
  当长沙的风声过去后,他却并不想离开这里,且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虽然其间也下山出过几次远门,但是没有人知道他都去了哪里,做了些什么。
  虽然寺里的武僧都知道他武功高强,想和他学,但都被他拒绝了。
  反而他倒要和寺中的和尚们学习打坐念经。
  这二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见过他和人动手,甚至也没有人看见过他练功。
  但这并不等于他这些年不练功。
  他不但没有停止练功,而且在擒拿手之外又修练了一门独特的功夫,唤作“二掌禅”。这功夫得自他的一次奇遇,以后再讲。
  通过寺中的修炼,根雕和尚悟透了很多道理。但他和其他和尚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不愿意说。
  他属于那种自己明白了,但不会轻易讲出来的人。不会像其他和尚那样喋喋不休,争论个不停。
  据说这种明白道理而不说的人最能聚住气。而那些总在说的人的气都跑得差不多了。
  他不是不想讲,而是不愿意讲。
  因为他没有遇到一个让他愿意讲的人——直到看见了孙如林。
  雕根和尚的擒拿手修炼到家后,看人都是骨肉分离的半透明之物。一般人自然不入他的法眼。
  但是当他刚一看到孙如林的时候,却产生了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在根雕和尚的眼里:孙如林的身体不仅具备一向以体格自负的根雕和尚的所有优点,而且还具备一根根雕所没有的大筋!
  也就是说孙如林的天生异禀就在这一根筋上。
  这一根筋不仅根雕和尚没有,其他所有人也没有。至少根雕和尚所见过的人里都没有!也没听说过谁有。
  这一根筋却又是能将根雕和尚的擒拿手再提高一个层次的唯一出路。
  本来,根雕以为自己的擒拿手已经是巧夺天工,极尽了人的所能的最高境界了。直到他碰到了孙如林,看到了这根大筋。虽然很弱很弱,弱到练孙如林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但是,在根雕和尚的眼里却是洞若观火,明察秋毫的。
  根雕和尚从小到大一直到现在,那招擒拿手化出来的功夫一直是他引以为傲的东西,甚至是他生命的支柱。
  当他知道这个支柱还不够完美,而那个具备一根筋的人不仅能够传承他的武功,更是能使它变的完美的时候,他忍不住了。
  所以,根雕想把毕生功夫都传给孙如林,但又怕他不接受,所以就先将一个天大的人情送给这个年轻人再说。
  根雕和尚修炼佛法后参透了人心,他早已从孙如林的眼神举止中看出对仝凤儿的喜爱。他暗暗笑道:“你不练成绝世武功,怎么能降得住这个女娃儿?”
  根雕和尚一边揉搓着那根已经揉了二十多年的老竹根,一边盘算着:“先让他受些儿苦,到时候自然就会巴不得学我这些功夫了。”
  22自尽
  孙如林的瞳孔中。
  看清楚了,是小红!
  原来是小红来了。
  她手里捧着一个托盘,其上放着一些吃食。
  小红同情地看着孙如林说道:“空腹喝酒不难受才怪呢!喏,吃点儿东西吧。”说着,将托盘里精致的食碟儿放到了小桌上。
  孙如林虽然饥肠辘辘,但却顾不上去吃送来的非常精美的点心,而是拉住了小红的衣衲,颤声说道:“她,这些点心是她让你送来的么?”
  小红回道:“让你吃你就吃,问那么多干嘛?”
  孙如林扑通一声就冲小红跪了下去,嘶声说道:“小生为了小姐”,刚说了丌头,就被小红连搀带扶地弄了起来。
  小红笑道:“哎呦呦,我一个丫鬟怎么当得起您这一跪呢!?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我看你这是酒还没有醒呢!有什么话,不能站着说呀?”
  孙如林站在那里,如囚犯一般,囧着个人红脸接着说道:“小生为了小姐,废寝忘食,每日每夜地思念,简直是魂劳梦断,患得患失。自从那次山中蒙小姐搭救之后,以琴会友,情诗酬和。我迎风待月,受尽了无限的相思之苦。后来机缘凑巧,得到其父的婚约,本以为从此苦尽甘来,谁料仝知府说话不算数,说变卦就变卦,竟生出这等事端来?”
  孙如林接着凄然说道:“本待弹完这曲,就悬梁自尽。”起身说道:“现在既然你也来了,就给我做个见证,告诉小姐,我孙如林娶不得她,只有寻个自尽,一死而已。”说着,解下了腰带,踩到了凳子上,就要往那西厢房的横梁上系。
  小红急忙拦住,道:“真是个呆子!快别冒傻气了!我和你做同谋还不成么?”孙如林一听,大喜,连忙从凳子上下来,抓住小红的温润的小手问道:“你有什么办法么?”
  小红被他握着,不由得粉脸通红,却又不挣脱出来,明亮的眼眸盯盯地看着孙如林道:“我给你出了主意,你将来怎么感谢我呢?”
  孙如林做恍然大悟状,就要翻身去取金银宝贝,却又被小红拉住了衣襟,说道:“我现在也不要你的什么,只要你将来能记得我的好就成。”孙如林一下子就跪了下来,冲小红说道:“只要能和小姐在一起,小生做什么都是愿意的。”
  小红掩口而笑:“真是个痴呆子!”侧身避开,就要离去。孙如林连忙起身牵住,眼巴巴地对她说道:“到底有什么办法呢?”
  小红同情地看了看他,小脑袋摇了摇,说道:“你快些吃点儿东西吧。”说着,粉白的小手拿起一块点心递给了他。
  孙如林一手接过点心,另一只手又牵住小红的衣袖问道:“这是小姐的意思么?”
  小红咯咯笑道:“不告诉你!”然后挣脱了他的手,飘然而去。
  孙如林无余地摇了摇头,说道:“这是什么同谋啊?闹得我的心忽上忽下的!”
  孙如林在小桌旁坐了卜来,定定地看着小碟子中的点心,发了一会儿呆。半晌,才拿起一块点心吃了起来。
  他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喝着冰凉的井水,心里想道:“也不知这小红丫头能为我想出什么办法呢?”
  俗话说:一万个练功夫的,也不一定有一个能练成;一百万个练内家拳的,能出一个也不错了。
  这仝凤儿竟然练成了青城派内家功大,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幸运的人中风凰,女中豪杰。   却说仝凤儿醒来后发现这种感觉虽然美妙,但是觉得应该加以控制,或者应该在修炼中找到办法控制。
  23一道奇女子
  她忽然想到了那个引子!
  对呀,她心里想道,通过引子练功,想必会有进境,甚至还会有突破的。
  想到这里,仝凤儿的心忽然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吓了她一跳!
  要知道有内功的人一向是以养气为擅场,这种忽如其来的心跳加速是十分异常的现象。仝凤儿定了定神,运气走了一遍周身百骸,始觉暖洋洋的,心也静了下来。
  她起身向院子里走去,就在这时,西厢房那边又传来了琴声,正是那曲《碣石调·幽兰》!
  仝凤儿听在耳中,身子就不由自主地望外边走去。
  得不到的东西,总会被放大。
  孙如林将与仝小姐有关的一切都想得特别美好,乃至于他的单相思越陷越深。
  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的孙如林,也知道这么下去就会崩溃的。于是就想着法儿地宽解一下自己的内心。
  孙如林看着小红送来的点心,虽然很想吃,但又舍不得。
  他左看右看,看了半天,竟然从屋角取来了状元红,用小盅子斟满,端详着点心,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了起来。
  按理说他宿醉还没好,胃都吐空了,应该先吃点儿东西。但他竟然对着吃食儿喝起了小酒。虽然状元红不像昨晚的白酒那么烈,而且是浅斟低饮。但还是显得有些奇怪。
  孙如林可不觉得自己怪异,他只能感觉到痛苦,那种极端的痛苦,难以消解的痛苦。
  喝了一阵子,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搁置点心的小桌儿。起身来到了古琴的前面坐定,又开始对着琴弦发起了呆。
  都说相由心生,编剧房子在这里要说:心也可由相生。做什么表情、动作,就会在心中和身体里激发出相应的感受乃至于心神变化。
  孙如林此时尽量让自己做出快活的样子,可是他的心却怎么也快活不起来。从他的琴声中,就是不懂音律的人也能听出那种深深的抑郁。
  抑郁的心情会使一切都变得阴郁。即使是阳光明媚或化好月圆,在阴郁的人眼里也是异常地痛苦难受。反之亦然。
  孙如林弹着弹着,脑海中泛起了仝小姐的种种,“风儿,风儿”,他暗暗呼唤着仝小姐的闺名儿。心想:“对么好听的名字啊!也只有这个字才配得上人中凤凰的仝小姐。”
  在不知不觉之中,孙如林的琴声就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如果说之前他的琴技还停留在技术层面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能将心底的感觉无意中全都融进了琴声里。
  他已经由琴技提高到了琴艺。
  西厢房内已没有了在孙如林的眼里是那样地惨烈的阳光。白天虽然关着门,但从窗纸和门窗的缝隙投进来了的余光,还是使他心里作痛。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变得惧怕阳光,白昼里只有无望的盼望,夜晚才能细细地相思。
  此时夜色已经降临,黑暗包裹了大地,也包裹了孙如林的心。
  突然“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
  只见一个婀娜的身影缓缓地推门进了尚未点起油灯的屋子。
  影子站定在了孙如林跟前,暗影中好像隐约感觉她周围弥漫着一层雾。
  孙如林忽然鼻子耸动了起来,他闻到了那个味道,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味道!
  真的是仝小姐!
  孙如林住心中大叫道:“冤家啊,你可算来啦!”
  随着孙如林全身的瞬间呆滞,琴声戛然而止。
  屋门在婀娜女子身后吱钮一声自动合上了。
  孙如林虽然知道自己的鼻子不会骗自己,但他此时此刻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因为他知道,就像自己的眼睛会做梦一样,鼻子也会做梦。
  但是一股强大的力道告诉了他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只见仝凤儿伸出了一只芊芊玉手抓住了孙如林的右手小臂,他只觉得整个人都被牵得起身转了起来。
  就在孙如林失去平衡张皇失措之时,忽然发现她的一双妙目正深深地盯着自己的眼睛。于是孙如林整个身子都向仝凤儿扑来。
  孙如林此时已是不管不顾了,虽然不是佳人投怀送抱,而是自己投向佳人的怀抱。这在文弱书生孙如林眼里是没甚么分别的。
  要说仝凤儿对孙如林完全没有感觉,也是不对的。至少好感还是有的。
  所以之前才能无意中吟出这样的诗句:“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仝凤儿此时却又像是着了魔一般地将孙如林牵到床头放倒了下去。
  孙如林欣喜若狂地双臂紧紧抱住仝凤儿刚想有进一步的举动,就发现自己的躯干和四肢都已是动弹不得。只好任由仝小姐摆布。
  见仝凤儿如此这么地主动,孙如林不禁暗自窃喜。
  他躺在底下,准备开始享受颠鸾倒凤的美妙时刻。
  然而仝小姐并没有让他如愿,准确地说是给了他完全相反的感觉。她在扭曲孙如林的身体和四肢,好像是在做着一套什么规定动作似的。
  原来这就是仝凤儿在那本薄册子里学来的用引子练功的方法。
  孙如林实在没想到被仝小姐高强的武功如此这般地摆弄,开始是哭笑不得,到后来就只剩下哭,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因为就在此时,孙如林忽然感觉到一阵强烈的疼痛向他袋来,从筋肉到骨头都感觉到扭曲拉撑后的剧痛。早已将他先前所有幻想的快感一扫而光了。
  他全身肌肉的酸疼和内脏的压迫感都超越了极限的忍耐程度,他想叫,却怎么也叫不出声儿。只能像一条濒死的鱼一样将嘴巴一张一张的。
  就在此时,只见趴在他身上的仝风儿忽然身子一震,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颤抖,就如打摆子一般。
  这下子可是就更苦了孙如林了。
  这么被扭曲着不动已经是非常痛苦了,现在又突然急速地颤动了起来,简直是要命了!
  随着仝凤儿的颤抖,孙如林好像都能听到那已经被拉撑到极限的筋骨在随着她颤抖的节奏作响,难以忍受的疼痛使孙如林一下子就彻底晕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孙如林睁开了眼睛,他是被疼醒的。
  他发现自己独自躺在西厢房的床上,全身疼痛难忍。
  他努力地支撑起半个身子往屋中望去,空荡荡的和平时一样,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散进屋里的月光中,好像氤氲着一层雾气。
  他使劲嗅了嗅鼻子,那种销魂的气息犹存。他摇了摇头,好像要使自己清醒过来一样。因为他还是拿不准自己刚才是不是做了一个梦。
  他还记得与仝凤儿对视的那份销魂,还有现在依旧继续作痛的身体在梦中所受到的刑罚。可这一切又多么得不真实,真像一个梦!
  孙如林要抓狂了!
  他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记忆,也不相信自己的鼻子,甚至都不相信自己现在身体疼痛的真实性了!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然后就慢慢地在这一系列的怀疑中,不知不觉地又昏睡了过去。
  此时的仝小姐正在小院儿里轻曼地舞着剑呢。
  小院子的地面不软也不硬,刚好适合练功。如果太软,脚底下就吃不上劲儿。如果太硬,则容易震伤膝盖和后脑。
  所以这练武之人随着功夫的增长,对发力时的地面是很注意的,会像爱护自己的脚掌似地小心地踩在地面上。
  仝凤儿此时脚蹬练功绣花靴,手持宝剑慢慢地舞动着。要说这套剑法她练了多少遍,已经不计其数了。这个套子经过多少年来的淬炼,对她来说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可是她此时却依旧是慢悠悠地剑随身舞,好似在思考着什么,又像是在享受着其中的乐趣似地。
  小红在小姐练剑的时候并不避讳,只有当小姐上了床开始打坐以后,她才不敢打扰。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根据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要求,在分析了解当前健美操专业创新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改革成功的经验及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对原有健美操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及考试环节等进行了改革,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社会实践等多层次的发展,并在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99级、2000级健美操专项班进行教改方案设计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
期刊
摘 要:《2004武术竞赛规则》在量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完善,在提高武术套路规则的客观性的同时,对裁判员也提出更高要求。为帮助裁判员准确快速的掌握武术新规则,本课题研制了TJSS国际武术套路规则裁判多媒体学习训练系统,该系统分为教材制作、学习以及考试三个子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武术套路:多媒体;规则;裁判;学习;训练;考试  中图分类号:G852.0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为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研究,构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新体系,包括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等方面。提出“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理念和评价育人的思想,并指出在体操教学中要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真正将体操与人文、健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体操课
期刊
编者:中国养生协会副会长范海生先生创编的《长寿功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防病治病为核心,以健身健美为手段,以保健长寿为目的,通过调心、调息、调形等方法来完整的修炼人体功能的功法体系。通过修炼第一步站功可强五脏、调六腑:第二步坐功可安五脏、通六腑;第三步卧功可洗五脏、浴六腑;第匹步行功司激发脏腑经气正常运行,使后天的呼吸向先天的元气转化,发挥脏腑的原动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期刊
掌功,武功手上绝技之一。其练功方法,却因习者各门修养之不同而大异,尤其是本门秘传的修炼法,掌握者更是绝不轻易示人。  本套练功方法于世俗之练功截然不同,是以内气行功为主,辅以拍、印、摔、切、点五法行功外壮,每日一小时秘法修炼,配以秘法药功辅助行功,短时间内,手的组织便逐渐发生变化,掌部骨骼不断致密,手掌增厚、坚硬,产生出与一般气力不同之劲,杀伤力非常强大。因此,霹雳掌功练成后,便能顺利地利用阳劲伤
期刊
2005年,北京大学的百年纪念讲堂迎来一场中外经济学大师的交流盛会,主题为“新市场经济与国富之路”,与会者皆为中美一流经济学家与中国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这是一场经济学术领域高端的“京都论剑”,会场上各路精英各抒己见,你来我往,唇枪舌剑间妙语叠出,台下听众也不禁击节称好,掌声不断。  然而你能想到吗?就在这些叱咤风云的世界顶级的“论剑高手”当中,还就真有一位地地道道货真价实的武林高手——他,就是万事达
期刊
当然,这也需要内气的配合,才可以事半而功倍。否则,非但不容易做到,而且有可能会造成内气不固、外邪入侵,导致关节处肿痛酸胀,影响太极拳的进一步修炼。因此,太极拳的练习需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  有了“松”和“掤”,就基本上有了健身养生。但对于太极拳,兼具武术内涵来说,则还不够。  最后讲一讲“缠”  “缠”,是了知外界状况后的应对路线。笼统地讲有“顺缠”、“逆缠”,走的线路是缠丝螺旋。虽然只有顺
期刊
在中国武坛罕有人知晓马金镛这个人,19年前他的无声离世并没有引起爱好武术人士们的惋惜,时至今日也没人能够细数他对武术的贡献。虽然曾有人声称隐隐地听说过这个名字,但追问起来他们却说那是《书剑恩仇录》的作家金庸(查良镛),周恩来总理的形意拳老师韩金镛(韩慕侠)……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位马金镛先生是正统的形意八卦传承人,日本陆军仕官学校骑科学员,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国术馆教师,华北第四集团军骑兵教官,尤其
期刊
2002年,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退休后的王培锟教授,虽有多项文化、体育、艺术等项目期待他的加入,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为武术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不遗余力。仅是2015年上半年就应邀到美国、成都、扬州等地讲学或是担任裁判工作。  王培锟生于1942年,算起来应该是73岁的老人了,但他给人的感觉确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言谈举止,文质彬彬,颇有几分书生气。特别是他的演武拳架,沉稳有力,柔中带刚,娴熟而韵味十足
期刊
学练太极拳,要想提高层次,练出内功,就需要全身摧僵化柔。要想身体摧僵化柔,先要知道太极拳的几种劲。杨澄甫弟子李雅轩先生曾把太极拳劲分为5种,有硬劲、僵柔劲、松沉劲、轻灵劲、虚无劲。他说:“硬劲不如僵柔劲,僵柔劲不如松沉劲,松沉劲不如轻灵劲,轻灵劲不如虚无劲。’’但每种劲的感觉体会没有讲,怎样练出来的也没有讲。我结合练拳过程中的感受,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对学练太极拳的朋友有所帮助。  硬劲。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