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人案例
毛豆在家就是“小皇帝”,家里的大人都围着他转,什么事情都以他为中心,而他也乐于指挥父母。但这样的亲子关系真的有利于毛豆的健康成长吗?毛豆的父母有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个巨大的错误呢?(案例选自儿童教育节目《超级育儿师》)
大众困惑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4+2+1”的模式,即4位老人、2位家长和1个孩子,孩子自然就成了家庭的中心,所有人都围着他转,而孩子也理所当然地习惯了这种亲子关系。可是,这样的亲子关系并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才是优质的?作为父母,又该如何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呢?
王晓丽老师建议
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与世间其他的关系有一个截然的不同,那就是:亲子关系是走向分离的,亲子关系的目标是孩子的成长、独立。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一定是让孩子具备独立与成长的能力。每一个生命都具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对于许多事情,孩子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机会去做。当然,对于父母来说,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把成人最拿手的事情做得乱七八糟,难免手痒、心痒,要帮孩子做好;但对孩子来说,这个乱七八糟的做事过程正是成长的机会。在孩子尝试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探索玩具的时候,我们闭上嘴,控制手,站在旁边,静静地、微笑着注视。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的注视和微笑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当孩子成功做到时,我们的注视和微笑就是最好的“看见”!
而作为父母,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快,父母工作繁忙,这个话题就更有必要了。
高质量陪伴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父母要“人在、心也在”,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既放下外界的纷杂,也放下内心的波澜,陪孩子玩耍;第二个层次,父母应尊重孩子的“经历”,高质量的陪伴不是说过、教过,而是默默地观察、尊重且陪伴着孩子去理解他人生经历的种种现象,去度过他情绪的欢喜悲伤;第三个层次,父母给孩子最高境界的陪伴一定是做好自己,让自己情绪平和、思维灵活、心态开放,愿意学习、成长,做一个善良、宽容、智慧、有趣的人,父母活出孩子钦佩的样子,在精神上才能担当对孩子的引领。
毛豆在家就是“小皇帝”,家里的大人都围着他转,什么事情都以他为中心,而他也乐于指挥父母。但这样的亲子关系真的有利于毛豆的健康成长吗?毛豆的父母有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个巨大的错误呢?(案例选自儿童教育节目《超级育儿师》)
大众困惑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4+2+1”的模式,即4位老人、2位家长和1个孩子,孩子自然就成了家庭的中心,所有人都围着他转,而孩子也理所当然地习惯了这种亲子关系。可是,这样的亲子关系并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才是优质的?作为父母,又该如何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呢?
王晓丽老师建议
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与世间其他的关系有一个截然的不同,那就是:亲子关系是走向分离的,亲子关系的目标是孩子的成长、独立。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一定是让孩子具备独立与成长的能力。每一个生命都具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对于许多事情,孩子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机会去做。当然,对于父母来说,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把成人最拿手的事情做得乱七八糟,难免手痒、心痒,要帮孩子做好;但对孩子来说,这个乱七八糟的做事过程正是成长的机会。在孩子尝试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探索玩具的时候,我们闭上嘴,控制手,站在旁边,静静地、微笑着注视。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的注视和微笑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当孩子成功做到时,我们的注视和微笑就是最好的“看见”!
而作为父母,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快,父母工作繁忙,这个话题就更有必要了。
高质量陪伴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父母要“人在、心也在”,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既放下外界的纷杂,也放下内心的波澜,陪孩子玩耍;第二个层次,父母应尊重孩子的“经历”,高质量的陪伴不是说过、教过,而是默默地观察、尊重且陪伴着孩子去理解他人生经历的种种现象,去度过他情绪的欢喜悲伤;第三个层次,父母给孩子最高境界的陪伴一定是做好自己,让自己情绪平和、思维灵活、心态开放,愿意学习、成长,做一个善良、宽容、智慧、有趣的人,父母活出孩子钦佩的样子,在精神上才能担当对孩子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