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教学设计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专业课程教师而言都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从其影响来看,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既可以让学生在保障专业性、系统性课程内容稳定吸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将思政课程和其他专业性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要发展潮流和趋势。作为一种新式教学理念,其在现阶段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为此,本篇文章在综合了相关调查和研究之后完成。浅析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教学工作中,从而更好的推动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 汽车检修与故障诊断技术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Based on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ang Li
  Abstract: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o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can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both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imp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can enable students to further enhance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e stable absorp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systematic curriculum cont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education,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ith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has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trend and trend of the society. As a new teaching concep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minent problems in its application at this stage. To this end, this article is completed after a comprehensive survey and research, and  analyzes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work of "automobile detection and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work.
  Key words: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utomobile maintenance and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teaching design
  習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教师在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中,需要着重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并将此作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着重发挥出育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将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这不仅是教学改革工作中需要严格贯彻、落实的教学理念,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质量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见:研究基于课程思政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教学设计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希望本篇文章的发表可以对相关教育工作者产生一定启示,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1 课程思政教学总体设计分析
  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发展历程来看,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之下,对现阶段社会上所出现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素养、人为情怀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新式教学理念。将其融入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中,可以深度挖掘出课本中所出现的各种思想政治教学资源,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化发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产业在发展中便是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专业性、综合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1.1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分析
  在“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灵活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故障检测方法、汽车维修方法。在具体生活实际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所学习到的各种专业性知识,对其进行合理化应用。对教师而言,便需要在完成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贯穿一些教学案例,让学生可以在真实实践中,提升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1.2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分析
  在“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站在大时代背景下,结合整个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和潮流。针对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如果在今后工作中出现了任何问题,学生都可以谨记教师的教会,完成相关问题的解决。
  1.3 课程思政职业道德目标分析
  在职业道德目标方面:需要学生可以根据汽车故障所出现的表象,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准确找到存在故障问题的部位,使得汽车可以恢复到正常使用中。对学生而言,在该过程的培养中,需要学生进行刻苦钻研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匠精神。故障问题的解决需要让学生具备较为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学习都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2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的具体内容
  根据对“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特点、教学目标、人才培养以及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研究,按照思想政治课程中所出现的和该课程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汽车维修职业道德作为基础性条件,深度挖掘在知识认知模块、发动机测试模块以及故障诊断中所出现的相关性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出现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其进行有效融合,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逐步强化政治导向意识,让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课程和专业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人文素养以及专业能力。
  在教学环节方面,需要严格按照“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中所规定的相关内容,从职业道德问题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度挖掘。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所开展的汽车维修工作中所出现的职业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过度维修、偷工减料、未从根本维修、隐瞒客户、人工制造故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汽车维修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甚至还会对车主造成诸多安全隐患。在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便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中所规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工作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出适合思政课程融入的切入点,寻找合适方法,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提升其职业素养。
  3 基于课程思政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若想保障教学目标可以顺利实现,便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将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相关内容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取得相应成效,是检测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特点来看,其专业性、理论性、实用性特征较为明显,多种学科知识都会汇集到其中。为此,在今后教学工作中,便需要相关教师加强对该方面知识的研究。将理论知识和教学案例进行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3.1 将案例教学其融入到课程思政中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融合“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特点和模块内容中的相关内容,将故障案例和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教师需要站在理论知识的运用、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角度,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其中。这种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融合的教学方式,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其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如果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出现了关于故障修复方面的问题,可以根据教师在课上所讲解的案例进行科学化分析,提升职责素养和专业能力。
  3.2 将分组教学引入课程思政中
  根据课程内容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借助到典型教学案例的方式,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对其进行科学化分析。让学生按照教师所发布的相关内容,对其中所涉及到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具体来看,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小组成员完成讨论工作之后,需要根据教师的指示,完成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在此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汲取优秀经验。最后,便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
  3.3 小论文形式作业融入课程思政
  从本课程设置特点和时间角度分析,大部分学校都会将其设置在顶岗实习的前一学期。学生需要在完成该部分课程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总结之后,进入到顶岗实习阶段。从该方面特点,课程思政在此过程中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除了需要让学生完成最后的期末考试、日常的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借用小论文的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优秀经验、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和整理。教师对学生论文撰写的成果进行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着重突出过程性评价的经济作用。将阶段评价、学生期末考核评价、理论和实践评价进行有效融合。在学生最终成绩方面,需要包含出勤情况、实践操作情况、理论知识学习情况、论文的评价等多方面内容,最终成绩为100分。
  4 基于课程思政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评价分析
  4.1 平时考核分析
  在平时成绩考核方面,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两个方面内容。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出勤状况、课上回答问题情况、上课听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等其他内容,该部分占比控制在20%,着重扩大学生出勤情况和上课听课状况的比例。(2)学习水平:包括学生在教师讲课中的表现、论文的考核、小组讨论发言等情况。在进行该方面评价时,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和真实表现情况,进行客观化评价。
  4.2 期末考试分析占60%
  期末成绩仍然需要让学生完成试卷考试。在试题内容方面,需要着重扩大对学生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考察。让学生可以在考试中对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5 结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弘扬之下,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对专业化课程教学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融入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完整性。同样,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也是在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相关教师需要对该方面内容给予足够重视度。结合课程具体内容,将思政内容和其进行有效融合,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丁继斌.基于课程思政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0(45):71-73.
  [2]张守足.《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才智,2018(03):138.
  [3]马彬.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教学内容优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4):60-63.
  [4]闫建国,王利娟,侯占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農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86-90.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融合是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教学优势在于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对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中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将课程链接教学应用于中高级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以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为例,阐述课程连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课程连接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 电
摘 要: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航标,为职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环境。本文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为例,在汽修专业课内容改革实践基础上进行研究,探析了中等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意义,包括引发中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反思,充分利用中职职业技能竞赛的桥梁作用,以教学内容的改革推进教学目标明确化。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教学改革 模块化教学 竞赛集训模式构建  Research on
在“互联网+”背景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以无锡市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为契机,认真开展课程的各类资源建设,通过率精品课程资源结项验收工作,并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资源平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 要:为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以及成人对再教育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在不断上升台阶,让远程开放教育如添羽翼,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现实桎梏。文章中,笔者本着探析远程开放教育新的改革方向的目的,对其现状进行了简析,并就个人对其教改方向的思考进行了具体步骤的阐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开放教育 教改  An Analysis of
摘 要:当前随着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我国传统制造业也迎来的巨大变革,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都发生了不同变化,传统机械专业人才培育也迎来全新的挑战与机遇。然而当下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数控技能训练教学的开展和实施,难以有效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有待进一步创新优化。本文结合机械专业数控技能训练教学的现状展开具体分析和探究,同时结合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数控技能训练的实际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等提出有效
摘 要: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之下,新能源已经成为各类能源使用选择过程中的首选,能源汽车也随之進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开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在国家相关政策之下,新能源汽车被大力提倡,但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的人才还相对比较欠缺。对于此,必须要提出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增强对相关新能源技术人才的培养。由此,不少的中职院校开始设置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以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
摘 要:在“1 + X”证书制度背景下,如何实施课程与技能证书相融合的课程改革,实现“课证融通”,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立足于对“汽车美容与装饰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模式、教学的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及实践,以提高学生在校实训水平以及满足“1+X”证书岗位的要求,从而培养出更多受到汽车行业欢迎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关键词:“1+X”证书 课程改革
摘 要:高压电池包上壳体进行了水平放置中性盐雾实验。上壳体采用的是镀锌钢板,表面进行KTL电泳涂覆。720小时中性盐雾实验后,发现电池包上壳体的部分位置发生了起泡的现象。经过分析,电泳车间当前的清洁度不佳(槽液、滤网等)是导致盐雾实验失效的直接原因。此外,本实验要求平放,使得零件表面有积液,环境更苛刻。 建议:1.提升过程清洁度(改善槽液、滤网等)2.适当降低KTL电压以获得更好的涂层均匀性和附着
摘 要:近几年,我国对技术型人才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中职学校作为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摇篮,更是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中职学生将来走入工作岗位,其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将会成为其参与竞争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校阶段,学生不论学习任何课程,都应当重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其中,机械基础作为一门实用型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机械操作能力,而短小精悍的微课应用其中,能够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掌握机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