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进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措施
  引言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与深化的背景之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思想与数学素养,数学教师应该顺应素质教育的标准,创新教学方式,创设多元化课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应用现代科技,提升问题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大屏幕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可以有效增进数学课堂的活跃性与生动性,还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应该遵循着数学知識与生动直观的图形相结合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所学知识有一个明晰直接的认识与掌握,而不是让学生凭空猜想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应用灵巧的多媒体方式来充盈数学课堂,让数学知识“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进程更加鲜明、生动、灵活。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课件、PPT等教学材料制作的能力,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鲜明的形象,从而创设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数学课堂,促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与掌握,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数学课堂的质量。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大屏幕进行信息化数学课堂的创设,通过信息技术制作出图形的动感影响,并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示平移、旋转等图形的变化方式,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很快明确圆的对称性等相关知识。在学生观看完毕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如在课件的观看进程中,你获得了什么知识?你对于圆有怎样的理解?你知道了圆的哪些性质?……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互相说一说对于圆还存在哪些困惑之处。在学生讨论以后,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自己进行绘图实践,相互解答同学们之间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提出以及问题解决程度较好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表扬与鼓励。通过这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加入,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环境氛围之中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与问题意识,学生也可以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与学科素养。
  二、应用思维导图,培育问题思维
  要想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与学生问题思想的进步,教师就应该顺应新课改的标准,挖掘引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高效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思维导图不单单具备丰富多样的图片,同时还具备调动感官的声音,是创设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应当合理加入思维导图,既可以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知识,为未来的复习课程以及知识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授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时,在课堂开始前期阶段,教师就可以应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示整节课程知识的主要内容,包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特性、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等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观看思维导图,产生对即将所学习的二次函数产生一定的期待心理。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根据二次函数,你可以想象到什么?学生马上回答说:一次函数!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你可以根据一次函数相关知识中所学习到的函数图象来推导出二次函数图象吗?你可以在以前所学习到的一次函数特点之中推导出二次函数的特点吗?教师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思想,学生就会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从而将未知转变为已知,在一定程度之上减少了二次函数知识点的学习困难程度。思维导图并不是一幅十分简明的图案,而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进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不单单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全新知识世界之中,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探索思维导图、绘画制作思维导图的进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创设有效情境,培育问题能力
  情境教学法高度重视情感的运用,又提倡为了实际应用而展开知识的学习。教师需将两者密切结合,并且通过实际的运用来加强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乐趣。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贯穿实践性,将如今的学习与将来的运用展开密切的结合,重视培育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提问与解决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正多边形和圆》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预先让学生备好一张白纸,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可以通过连接点画出一个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种轻松、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待学生在白纸上画完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圆内接多边形,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发现什么样的特点?如此,教师在培育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数学习题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与同学之间有着极为热烈的探讨,从而不断激发出新的创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高度重视学生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借此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推进学生的全方位进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培育,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教师应该合理引进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教学环境,应用思维导图模式,革新数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孙立晶.学贵有疑  厚积薄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04):71-72.
  [2]谢雪松.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分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58-59.
  [3]张建刚.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30):28-2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和实施,小学数学在新时期下也面临新的改革,新课改的主要内容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屏幕录制型微课教学则是加强数学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当今的教育背景,教学观念必须彻底改变,才能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教学;微课  教学改革使微课这种课堂教学应运而生,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在活泼良好的
期刊
单元整体教学,打破知识结构原有的禁锢。针对广东中考取消了考试大纲,深度挖掘教材的思想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是历年广东中考的热点问题,而对于课本习题中的围栏问题也是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图形的结合综合性较强的小压轴题,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本教学案例特利用情境模式对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知识串讲,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的解题思路,形成整体感观。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思想
期刊
摘要:数学身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在数学课程中学习抽象知识时,往往需要用具体的事物来解释。数形结合作为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通常利用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运用数形结合可以达到简化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关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要保证每位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都必须过关,这就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观察分析,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保证数学计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以下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初探  引言  数学计算的方式比较多元化,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
期刊
摘要:正确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是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的起点,是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此外,数学概念还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加强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同时形成数学逻辑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概念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1 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属性的反映,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算理与算法在计算中的重要性,并将二者有效结合。本文就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怎样结合算理与算法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与算法  1、结合算理与算法的重要意义  计算能力属于一种数学心智能力,对于这种能力的掌握不能依靠顺其自然的方式,而是要进行有针对性与计划性的教学。但是在小学数学
期刊
摘要:创新教学策略是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新颖趣味性及灵活持续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创设轻松有趣教学氛围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困生转化效果及学困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自本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了“教本”和“生本”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有效放大了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学习者的特征,进而使师生进入“新学习模式”,并在我校开始了小范围的“自本教学”实验,在“自本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过
期刊
摘要:学生经历教育后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有助于日后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核心素养培育是一项重要内容。数学学科是以逻辑能力为主要思考方式的学科,本文研究和阐述的内容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小学数学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1.核心素养内容概述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健康的心理,对小学生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有推动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健康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下,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健康;创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小学生
期刊
摘要:课堂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现代教学更加注重课堂氛围和效率,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依据学生喜好将课堂打造成个性化模式,也是教师发挥优势和智慧的重要体现,将情感艺术同教学相融合,使课堂独具特色,让学生感受智慧教育理念下的全新课堂,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引言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