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译佛典与唐传奇中的龙女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传奇中的故事多彩丰富,有趣至极。其中包含了侠义类、爱情类以及神怪类作品,其中《柳毅传》中龙女的形象塑造的最为完美,是可遇不可求的佳人。汉译佛典中有很多故事是以小龙女作为主角的,唐传奇中也有很多龙女的婚恋以及报恩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有很明显的承袭或者相似的迹象。在佛经在中土传播后,实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受到佛经故事的启发,唐传奇中出现了很多龙女的故事,通过对于汉译佛典以及唐传奇中龙女故事的精读,可以发现其中承袭变化的龙女形象以及艺术的特点。龙女的故事在我国传播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朝代都有这类故事,同时民间的龙女的传说也非常多,这就显示出龙女是人们心目中女性美好形象的代表,人们世代传诵着龙女的生活和爱情的故事。
  【关键词】:唐传奇;汉译佛典;龙女
  自佛教传入中原以来,儒家、道家以及佛教思想相互融合和影响,在同一片土地上发展。在三教合流的相关过程中,也实现了当中思想的不断升华和改进,实现了传统文化去糙取精的过程。一些民间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创作出来,以汉译佛典作为蓝本,实现唐代传奇的创作。龙女形象是源于佛经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神龙的信仰也是由来已久,因而也就包含了龙女崇拜,这一点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反应。本文主要对唐传奇龙女故事以及汉译佛典中龙女形象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找出其中隐含的中原文化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以为其后续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收获和启示。
  一、唐传奇以及汉译佛典中龙女形象的解析
  1.解析汉译佛典中的龙女形象
  汉译佛典中龙女的形象具有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特点。首先,她们现身较为常见的方式是出现时使用龙的形象,呈现出非人的兽类的状态,其说话的方式以及性格的趋向受到其兽类本性的影响。同时其具有暴躁的性格,具有斩钉截铁、风风火火的做事作风,能够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能够做到赏罚分明、雷厉风行、惩恶扬善。第三,龍女具有天真直率的说话风格,语言有力且简短,常使用直截了当的方式代替婉转曲折的语言实现自己意思的表达。最后,其依旧有兽类所具备的凶残本性,可以使用自己地位和权利对下级进行惩罚,毫不留情。同时遇到挑战或危险时,则会拼尽全力决出胜负,这些都是其兽类本性所决定的。
  汉译佛典中的龙女的衣着一般是本色示人的,在不同的典故中,龙女的衣着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到唐传奇阶段则会主要是以一种大家闺秀的形象出现的。同时其语言的行为也具有其突出特点,在汉译佛典中龙女往往是使用敬语实现与人的交流,这使尊备分明的思想得以体现。同时从典故中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龙女具备儒家要求的三从四德的思想。同时典故中龙女成佛的过程显示出其率真、光明磊落的作风,对于大家的考验能够接受,具备菩提之心,才能够瞬间成佛。
  2.解析唐传奇中龙女的形象
  在唐传奇中的龙女具备有别于汉译佛典中龙女的特点:首先是唐传奇中龙女的形象普遍是以人的样貌出现的,其具有儒雅的谈吐、华贵的衣着,是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富家小姐形象。第二,身为富家小姐,其懂事顾家、可爱娇羞、性格温婉,是难得一见的俏美佳人。第三,其说话方式更为恭顺谦卑,符合儒家所提倡的要求,具有细腻轻柔的声音,一展大家闺秀的风范。总之,唐传奇中的龙女形象一般具有温和的性格、绝美的样貌、高贵的身份,在生活中即便其遇到困难也会顺利脱险,同时能够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更好的生活,因而其结局往往是美好的。龙女的形象从汉译佛典发展到唐传奇中,其更为趋向人类发展,同时地位和身份也得到了提高。
  在唐传奇中龙女一般具有殊色妇人的衣着外貌,同时具有娴静高雅的风度气质。唐传奇中的龙女具有更为清奇哀婉的语言特点,具有更为坚强勇敢、坚忍不拔的性格,同时柔中带刚,这些都使龙女的形象更为丰满。但是在唐传奇中,龙女的命运一般会较为波折。
  二、唐传奇中龙女形象对于汉译佛典的承袭和演变
  龙女的形象是印度佛教中的舶来品,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于其感兴趣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在唐代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信仰,佛教也逐渐在民间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唐代传奇中,对于故事的描写多采用百姓身边的故事,人物多具有儒家特色,得到了更多读者的欣赏和传播。
  1.唐传奇中龙女故事的产生是受到汉译佛典影响的
  佛经中龙女的形象对于唐传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题材方面,其次是思想方面。唐传奇在题材方面将很多关于佛经和佛教的内容加入到龙女故事中,实现不着痕迹、轻松自如的在作品中应用。同时在创作唐传奇时,还实现了儒家、道教、佛教的融合,并将其贯通于作品之中,使唐传奇中既有描写普通生活场景的部分,也有临摹神仙境界的语段,实现其内容的丰满充实,使读者更加喜爱。
  2.唐传奇中对汉译佛典中龙女形象的承袭
  联系唐传奇中龙女的形象以及汉译佛典中龙女的形象,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是具有很多承袭和演变的关系的。在承袭方面,两者在细节和母体方面具有关联。唐传奇中很多故事的情节都是源于汉译佛典中的相关的故事情节。例如在唐传奇和汉译佛典中,关于龙女知恩图报的情节就有着共同点,其一是龙女都会以间接或直接的形式转移给恩人大量的钱财,以报答恩人并使其衣食无忧。其二是恩人在接受龙女馈赠后,将这些钱财进行了恰当的运用。
  三、唐传奇以及汉译佛典中龙女故事中的艺术特点
  对于文章的认识,不应该只停留在内容上,还应该注重形式,真正好的作品是内容和形式都能够兼顾的,用最为恰当的形式实现优秀内容的表达,两者需要相互权衡,不能有所偏颇。唐传奇中善于使用语言,其辞藻华丽,故事也非常的迂回曲折,令读者置身其中。至于文采,唐传奇的作者一般都具有敏捷的文思,对于生活中的细节非常善于捕捉,对于利用人物的举止言行实现其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反应非常擅长。
  1.日常性强,世俗伟味重
  唐传奇中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作者对于各种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耐心的描写,营造出更为真实的场景,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拉近,增加了读者的兴趣。
  2.构思巧妙,情节曲折
  唐传奇中的作品能够将人物刻画的传神生动,具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且结局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同时又在清理之中。故事经常使用的情节形式有:一波三折,终得幸福;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这样使故事更具真实性,令人回味。
  3.真幻相间,虚实结合
  故事中一般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将神秘奇幻的故事立足于市井平凡生活之中,在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之下,又有作者对于斑斓色彩的想象,使读者对于传奇中描述的世界更为神往,增加作品的可读性。
  4.诗意盎然,语言绮丽
  作品是具备明显的时代特色的,因而唐传奇中也含盖了很多用词表达的都十分考究的唐诗,这使整个作品更为诗情画意,具有美丽的意境。
  四、结语
  唐传奇中龙女的形象虽然源于汉译佛典,但是其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的。唐传奇中龙女的故事性更强,具有更完整的情节,且多为龙女婚恋、龙女报恩等主题,这是一种承袭和演变的过程,对于后世的作品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牛僧孺.续玄怪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2](明)减晋叔.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1958.
其他文献
【摘要】: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无论在叙事结构上还是視听风格上,都颇具诗意化的散文式表达。吴导给这部片子的定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而故事的背景又被置于20年代的老北京,在展现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状态时会带有一定的现实意味。所以导演用颇具浪漫主义的诗意化表现方式,来勾出其现实中的丝丝情愫,所层析出的情感显得更加细腻柔和,饱含深情。本文将从3个层面对该影片展开分析,并层层深入探讨
期刊
【摘要】:《勋努达美》是藏传佛教典型著作,有力的凸显了了封建王权时期男女不平等的性别文化极端现象。  【关键词】:藏族;勋努达美;性别文化  引言  《勋努达美》是在父权制度与封建王权背景下撰写的,当时的社会以男性为核心,所以出现了歧视女性的社会风俗,本文将对书中的性别文化进行分析。  1.《勋努达美》的作者是一个优秀的藏族作家  次人旺杰是藏族优秀作家,撰写了藏族第一部长篇小说《勋努达美》,时年
期刊
【摘要】:萧红曾说:“我这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只因为我是个女人。”。《生死场》是萧红对当下女性生存的困境有清醒自觉的意识,作者用最平淡的语词,最浓烈的感情,最深刻的哀叹,写下最撕扯灵魂的悲歌,所有看似平淡简单之物,却牵扯着人心底最沉痛的悲哀。她以压抑的笔触写下了在旧时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性在男权的绝对统治下的生存状态。本文从麻面婆,金枝及王婆这三种不同女人的不同人生来分析女性意识的体现。  【
期刊
【摘要】:音乐与舞蹈都是一种“灵性”的艺术。艺术的种类多种多样,而这些具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通常又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从而产生新的较为完美的的艺术形式。实际上,各种艺术类型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与相似的特征,其中某几种艺术类型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本文主要以现代舞《安和桥》为例进行分析论证现代舞的发展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现代舞;情感与表达;节奏与律动  目前,现代舞在我国虽然正在逐步发展
期刊
【摘要】:《孔雀东南飞》主要以焦、刘两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两人对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反抗,但最终以双双殉情悲剧结尾。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有着多重悲剧缘由,笔者认为主要是由情与理的冲突以及汉末儒家思想裂变等原因导致他们的爱情婚姻悲剧。因此,本文主要对《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缘由和社会意义进行探析,希望有助于读者们更好地理解该作品。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悲剧缘由;社会意义  一、何
期刊
克利福德·格尔茨,1926年8月23日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一个土木工程师的中产阶级家庭,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修辞家、符号人类学和释义人类学倡导者,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格尔茨以其《文化的阐释》、《爪哇的宗教》、《地方性知识》等著述影响了人类学界内外的众多学者,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一位“具原创力和刺激力的文化人类学家,也是致力于复兴文化象征体系研究的知识运动的前沿人物。”  《文化的解释》这本书主要是
期刊
【摘要】:声乐作品中,二度创作能够很好的进一步挖掘声乐作品中的音韵、音律等美感,进行二度创作能够很好的提高创作者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为,进一步发展声乐作品。本文在了解声乐作品中二度创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解读,以期能够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度创作;声乐作品;解读  音乐是一种能够展现美,传递情感的重要艺术,在创作方式和表现方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一部优秀的声乐创作凝聚了创作者无数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多元化的流行音乐风格中,越来越多的“中国风”的流行音乐盛行于流行歌坛,以周杰伦的作品最为突出。本文从“中国风”这一新兴的文化概念中立题,选取了当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周杰伦的音乐作品,来分析它的内容,解析它能够被大众接受的理由,以及如何在音乐中体现着这一风格。通过对周杰伦的一些广为人知的歌曲分析,总结归纳“中国风”風格化这一艺术特点和独特魅力,让更多的听众能够听懂带有中国元素的流行
期刊
【摘要】: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在其著作《空谷幽兰》中塑造了一群特定的中国隐士形象,而这些隐士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隐士大相径庭。本文拟比较分析这两种隐士形象的异同以及造成其差异的成因,并尝试探寻波特笔下的中国隐士所具有的文化功能。  【关键词】:空谷幽兰;中国隐士;差异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往终南山寻访隐士,并将其寻隐之旅记录在《空谷幽兰》中。在书中,波特以较大篇幅刻画了一
期刊
【摘要】:在2016年央视春晚上,代表着现代西方摇滚的歌手谭维维与代表着黄土地摇滚的华阴老腔艺人"混搭"表演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不仅仅让华阴老腔这门民间古老艺术从皮影戏幕布后走出,为大家展现了不同凡响的魅力,也让全国观众记住了"华阴"。本文通过分析华阴老腔的演剧形式在现当代的困境以及为生存发展而采取的变革,以及变革后的老腔艺人与组织结构、以及老腔演剧形式的变化与现代都市人的审美文化转变的关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