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才能多赢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_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杂志曾这样写道:“从仅仅为了确认产品到包含整个生活方式,品牌正逐级演化成一个不断增长的社会空间。在发达国家里,有人认为品牌已经扩张到有组织的宗教衰落后留出的真空中……消费者愿意为一个品牌付出额外的钱,是因为这个品牌似乎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一套理念。因此,耐克用“just—do—it”来说服跑步者,他们出售的是个人的成功;可口可乐则把其嘶嘶作响的饮料与无忧无虑的快乐联系在一起。”
   近日,一些中小企业领导者以信函和电话的形式向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企业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那么,怎样才是成功的盈利模式呢?”依笔者理解,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价值。而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更多时是新的思想,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对70家企业的盈利模式所做的研究分析中,没有发现一个始终正确的盈利模式,但却发现成功的盈利模式至少具有三种以上。在本期的杂志,我们报道中的人物都具有这样一个特点,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型企业,那就是,他们的成功盈利模式就是脚踏实地。
   在许多成功的盈利模式中,它反映的是必须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又在它怎样界定顾客,界定客户需求和偏好、界定竞争者、界定产品和服务、界定业务内容吸引客户以创造利润。其实,许多优秀企业的盈利模式在表现形式上是丰富和细致的,各个环节都要互相支持和促进。如改变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它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模式的质变。
  产业资本是基础,金融资本是发展条件。无论企业品牌多大,其最终驱动力还是资本。如果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和金融资本结合起来,那么产业资本也是做不大的。目前,国内大多数龙头企业的发展史给我们演绎的正是一个个产业资本借助金融资本发展壮大的故事。
  企业要想经营持续发展,就要用战略性的眼光看待和衡量盈利模式。当企业建立和发展一种新的盈利模式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目前的投入和短期的回报,更要带着长远的,未来的视角去看待商业盈利模式是否符合商业发展的运营模式。
其他文献
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上天的时候,飞行速度还不及刘翔跑得快。到100年后的今天,它的后代子孙到底能飞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