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思乐长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shin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阅读的是高美霞老师的《爬上豆蔓看自己:辛黛瑞拉的教育日记》。在这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要让思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作者用笔下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经常冷静旁观,用心反思。成长就在旁观和反思的过程中悄悄进行着。
  在阅读书中《美妙的感受》一文时,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而积极的力量——快乐。如果能将工作转化为自己喜欢的形态去做,然后再充分体验这种充实的状态,体验工作本身带来的莫大乐趣,那么,这种快乐就能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反思、实践和总结。
  对于我们成人来讲,快乐是如此重要。那么,如果能将快乐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那将会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带来多么美妙的成长感受啊。因此,我努力将幼儿每天重复琐碎的各个环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反思中赋予这些过程更多的教育价值。
  果核博览会
  午点环节,我们班经常出现水果没有吃完就扔掉的现象。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吃不完水果?”“吃水果对小朋友有什么样的好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多种多样的答案,并认识到吃水果的重要性。依照以往的教育策略,我会请小值日生坐在垃圾桶旁边,一个一个检查小朋友的果核吃得合格与否。
  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反思到这个过程缺乏快乐的体验。究竟怎样才能让吃水果变为孩子们的快乐享受呢?于是,我设计了“果核博览会”的游戏:“吃完后,请小朋友们把梨核放在桶盖上展示,比一比谁的梨核最小。”几个小朋友吃完了,玩起了比大小的游戏,这些小梨核摇身一变,成了益智材料,发展了孩子们科学探究的能力。
  我把这个小案例记录下来,进一步思考:这个有趣的游戏还能发展孩子哪些能力呢?我想到,可以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果核像什么,以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能力。在第二天的午点环节中,我迫不及待地拍了几张有趣的梨核照片,让孩子们说一说,觉得这个小梨核像什么。有的小朋友说,这个梨核像一片枯萎的树叶;有的小朋友说,它像一个梳着“冲天追”的女孩子;还有的小朋友说,它像一个小电话……孩子们一边说一边笑,开心极了。我的思考与尝试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
  小小服装店
  通过回忆和比较自己与孩子相处的不同模式,我选择最为有效、最贴近童心的方式,去支持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创造生活中的快乐。
  午睡前整理衣物的环节中,经常会有小朋友不好好整理,以往我总是用一种凌驾于孩子之上的姿态,责令他们重新整理。反思这个问题,我意识到自己惯有的教育行为有失偏颇,使很多小朋友产生了挫败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逃避的态度。我该怎么调整呢?
  首先,我改变了自己和孩子们的沟通模式,把命令式的话语转换为鼓励性的语言。比如,“浩浩今天叠的衣服真整齐,如果小裤子也能叠平整就更好了”。受到鼓励的孩子们,都愿意更加耐心地整理自己的衣物了。
  然后,我进一步思考,叠衣服的小环节能不能给予孩子们更为广阔的空间呢,让孩子们不仅能整理,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开动脑筋,收获快乐。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小小服装店”的集体活动。我准备了很多服装店的照片,照片里的衣服都用不同的方法整整齐齐地陈列着,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到,只有陈列整齐的衣服才能带给人舒服的感觉,这样的衣服才能卖出去;而且,不同的衣服有不同的整理方法,有的整理方法还十分有趣。这时,我对孩子们说:“今天午睡前,咱们也玩儿开服装店的游戏,小椅子就是你们的店铺,看看谁的服装整理得最整齐,我就去买谁的衣服。”孩子们跃跃欲试,期盼着午睡前的环节快点到来。
  吃过午饭后,小朋友们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布置店铺的工作。很快,有几个店铺开张了。他们急忙跑过来问我:“关老师,你愿意买我的衣服吗?”我说:“你的衣服整理得真整齐,我太愿意买了。”此时,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不仅整理得很好,而且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涵涵把上衣平平整整地搭在了椅背上,还把两个小袖子打了一个结,她说:“这样小袖子就不会被别人的椅子夹住了,而且这样的小袖子还像一个蝴蝶结,很好看。”依依把自己的半身裙套在了椅背上,说:“这样我的裙子就能站在小椅子上让關老师看清楚她有多漂亮,您一定会买我的裙子,对不对?”平时随地乱扔衣物的浩浩也在努力地整理自己的衣物,而且把自己的裤子卷成卷儿立着放在了椅子的正中间,笑着对我说:“关老师,我今天开的是寿司店,我的裤子就是好吃的寿司,你来吃点吧。”我一下子笑出声来,他别出心裁的整理方法让我感到喜悦。
  这件事情之后,我明白我们要有目的地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未知。其实,这种成就感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
  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讲,在生活的阅历之外,阅读可以使我们快速成长成熟:感悟、反思并加以内化,投入自身实践,发现,创造……■
其他文献
14年前是我进入幼儿园工作的第8个年头(担任教研组长也已经4年),当时的我在师幼互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自认为有了一点点经验。那年9月,我自信满满地接了一个新中班。虽然听闻这个班有点“特殊”,但是我还是主动换位思考——这说明领导对我工作能力的肯定呗,我得好好干!  可是,开学没两天,我就收到了金金给我的“下马威”。每天都会有家长向我告状,说金金又把小朋友打伤。期间,我曾尝试了一些正面教育方
北京市东城区读书交流活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总结会圆满成功的盛况仍历历在目,余音不绝。活动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感动。作为主办方,我们为此倍感欣慰。之所以一個看似枯燥的活动能做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跟我们的立意与组织密不可分。  我们怎么想  读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活动。有人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有人说,读书是为了认识世界,因为世界的边界是思想到达的边界。
幼儿园自制大型运动器械是指幼儿园自制或向幼儿体育器械商、装修公司定制的大型运动器械,这些器械包括幼儿园自制或定制的滑梯、秋千、爬网、攀岩设施等。由于一些幼儿园场地小,购置的大型运动器械放不下;一些幼儿园想做有自己风格的运动器械;还有一些农村幼儿园没有经费购置大型运动器械等原因,不少幼儿园都有自制或加工定制的大型运动器械。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几个问题:这些自制的大型运动器械安全吗?会不会
【摘要】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侧重单元整体设计。“双 本教学法”通过“文本再构”和“绘本教学”两大“法宝”,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创设真实情境、 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搭建语言“脚手架”,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本教学法 文本再构 绘本教学  从2012年开始,深圳市小学英语教材采用了上海教 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
去年6月,大班幼儿毕业前期,幼儿园收到了一封来自大一班家长——沐峣姥爷的感谢信。沐峣姥爷在信中说起一些孩子和家长在幼儿园的亲身经历,表达对幼儿园的感谢。的确,在我们眼里,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沐峣从一个不善言辞的小不点成长为一名愿意和老师袒露心扉的大男孩,从一个不知道玩什么的“小可爱”到痴迷于三国的“小专家”。但是,让我们意外的是,他在信中还反复提到了能力、尊重、关系等等字眼。而这些词正是我们幼儿
我们当然都希望混龄班里不同年龄的幼儿仿佛如亲姐妹兄弟一样——哥哥姐姐關心、照顾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喜欢、亲近哥哥姐姐,气氛融洽和谐。但事实上,大孩子、小孩子有些时候确实玩不到一起,甚至会发生冲突,正如话题中的情景。  在我园开展的混龄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幼儿混龄活动中发生冲突的频率相当频繁。这其中不乏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关——自我中心是学前幼儿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另外也与幼儿之间年龄、身心发展的巨大差
诺诺是个性格有些内向的小男孩,个子不高,瘦瘦的小肩膀上有个一看就是聪明绝顶的“大脑袋”。初来小班的两周时间里,诺诺的分离焦虑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虽然他不哭也不闹,但眉眼间总透着一丝紧张。他对小朋友和班上的玩具也没多大兴趣,区域活动时间,他会一直在教室里走走停停,从来不会去主动选一个玩具坐下来玩。有时候我会问他:“诺诺,这么多玩具,你去选一个玩玩吧,一定会有你喜欢的!”“老师,我觉得没意思。”小
梦梦是今天的“新闻眼”(班级活动,每天请一位小朋友播报新闻)。一大早她带来了准备好的新闻稿(自己画的画),我的心里略微有些担心,但还是不露声色地在早饭后安排了时间让梦梦进行播报。  梦梦手里拿着新闻稿有些犹豫地走上前来,站在大家面前,她始终低垂著眼睛,台下的小朋友安静地等着。看着不说话的梦梦,我轻轻地提醒了一下。点点(梦梦最好的朋友)突然大声喊:“梦梦加油!”梦梦紧张地抬起头,轻轻张开嘴:“大家好
年级组活动分上下午,负责牵头的大二班班长出于工作需要和管理方便,安排大一班上午活动、大二班和大三班下午活动。征求意见后,大家都表示同意。本班的L老师虽然面露不悦,可还是当面表示“好好好,我都行,没意见”。过后却和别班老师说出了自己的不满:“怎么上午组活动都是大一班啊?谁不想上早班,早点回家呀?”正好大一班的一个老师临时有事情,于是和L老师调换了时间,L老师心里才比较满意。  班级是幼儿园的一个小单
姜老师纠结的“两难”其实并不难,基于幼儿的反应,着眼于日常和长远,我们还要反思以下三点。  一是重视幼儿对活动的“审议”。无论什么活动,组织之前都要通过谈话、观察等形式,真正了解和把握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水平,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可以布置“我最喜欢的活动”留言板,请家长帮助幼儿,用便签的形式随时留言,说说在幼儿园里最喜欢的事情、最喜欢的地方等;还可以每月组织一次“我最喜欢的活动”投票,了解幼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