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毕成,不禽二毛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字造字之初,“网”是用来捕鱼的,“罗”是用来捕鸟的,而“毕”是用来捕小动物的,这有《诗经》中的“鸳鸯于飞,毕之罗之”一句为证;而“禽”是用来捕人的,这有《左传》中的“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一句为证。可见网、罗、毕、禽这四个字都是具有捕获意义的汉字。此前我们曾解说过“网”字与“罗”字(详见本刊2017年第1期《一网打尽,门可罗雀——释“网”与“罗”》一文),这一篇来谈谈跟“网”字与“罗”字的字义相关的“毕”字与“禽”字。
  一、“毕”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捕鱼要用“网”,捕鸟要用“罗”,那么用什么来捕小动物或小飞虫呢?回答是:用“毕”。汉语有个成语叫“大功毕成”,它的意思类似于另一个成语“大功告成”,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大功告成”侧重于宣告完成,而“大功毕成”侧重于结束完成。今天说“毕业了”就是结束学业了,那么“毕”字原本就是为“结束”的意思而造的吗?事实并非如此。“毕”是一个简化字,已经完全破坏了原来的造字理据。它的正体字应该是“”,像一个带柄的捕获工具。原来“毕”的本义也是一种网,只不过这种原始的本义距离今天的人们已经十分遥远了,但我们对它的字义发展线索的探索,将永远不会完毕。下面是“毕”的古文字字形:
  “毕”字的甲骨文为独体象形字,像用来捕捉小动物的一种带柄的网的形状,后来有的字形(第二个字形系周原甲骨)上有一“田”字,则表示其后来用于田猎,可以捕捉小飞虫。金文与小篆的形体略有变化,但造字原理与甲骨文一脉相承。
  “毕”的本义是指捕捉小动物的带柄的网。《说文·部》:“毕,田罔也。从,象毕形。微也。或曰:声。”《说文》解作“微也”,可见其是小网,而“或曰:声”的作为形声字的另一种解释与造字本义并不相符。
  二、“毕”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毕”的造字本义是“捕捉小动物的带柄的网”,例如《诗经·小雅·大东》所载:“有捄天毕,载施之行。”毛传:“毕,所以掩兔也。”可见“毕”最初是用来捕捉野兔、田鼠一类小动物的网,下有短柄,可以安插在山野隐蔽处来捕获小动物,后来也可以将短柄拿在手中,就成了可以捕捉小鸟飞虫的手持的小网了。
  “毕”字逐渐引申为用“毕”猎取的动词义,例如《诗经·小雅·鸳鸯》所云:“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这里的“毕之”就是用“毕”来猎取它(鸳鸯)的意思。
  用“毕”捕获到了猎物,也就完成了一件事情,于是就容易引申为完成、结束的意思,例如《史记·项羽本纪》所载:“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又如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中云:“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这两例中的“毕”都是完成、结束的意思。
  “毕”字进一步可以引申为全部集中的意思,例如《列子·汤问》所云:“吾与汝毕力平险。”这里的“毕力”就是集中全部力量。
  “毕”字再进一步可以引申为“全部、都、统统”的副词意思,例如《战国策·齐策》所载:“责(债)毕收。”又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核舟记》)中云:“众妙毕备。”这两例中的“毕”都是全都、统统的意思。
  另外,毕还可以指天上的“毕宿”,“毕宿”是古人所称的星宿名,为二十八宿之一,属于“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第五宿,共有八颗星组成。它的形状有如一把小叉子,古人以其形状像毕网而得名。毕宿八星属于金牛座,清代梅文鼎所著的《中西经星同异考》 附录了明代著名认星歌诀《经天该》,并改称之为《西步天歌》,中有两句云:“毕宿八星如小网,左角一珠光独朗。”这左角的一颗亮星就是一等星毕宿五。《史记·天官书》上说:“昴毕间为天街”,是指日月行星常经过这里,目前水星正位于这两个星宿之间。《诗·小雅·渐渐之石》称:“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是指月亮经过毕宿时雨季就会来临。
  以上我们讨论了“毕”字字义的来龙去脉,据此对“毕”字的字义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现将“毕”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毕”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毕”字作为名词义的“捕捉小动物的网”和作为动词义的“用毕来捕获”的原始含义,后代都已不大使用了。它至今还保留在常用成语中的文化含义大致只有如下三类:
  其一是表示完成、结束的意义。例如“大功毕成”的“毕”是结束的意思,指大的事业结束或完成了,语本出自《汉书·王莽传上》:“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其二是表示全部、统统的意义。例如“毕恭毕敬”是指全部行为表现都很恭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锋芒毕露”是指刀锋和枪头全都暴露出来了,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在外,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知一万毕”是指理解了本质则万事尽通,源自《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而成语“毕其功于一役”中的“毕”也是全部的意思,意謂把应该分为几步做的事一次全部做完。
  其三是表示“毕宿”星名的意义。例如成语“箕风毕雨”,源自《尚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是说古代传说月亮经过箕星时风多,经过毕星时雨多,借指官吏施政当顺应民意民情。
  综上所述,“毕”字原本是指一个猎取小动物的带柄的网,这便是用作普通名词的“毕”;于是用它来猎取小动物的行为也叫做“毕”,这便是用作行为动词的“毕”;用“毕”来猎取,自然就容易引申出“完全”“全部”“都”等意思,这便是用作范围副词的“毕”;又由于天上的某个星座形状像“毕”,于是便有了“毕宿”的称谓,这便是用作专有名词的“毕”。至此,我们对“毕”字字义的理解,也就算是大功毕成了。
  四、“禽”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谈过了“毕”字,再来说“禽”字。汉语有个成语叫“飞禽走兽”(“走”是奔跑的意思)。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禽”是指会飞的鸟类动物,而“兽”是指会奔跑的野兽。如若究根问底,“禽”就一定会飞吗?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的五禽戏,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有打油诗云:“健身五禽操,虎鹿熊猿鸟,形神兼具备,长练永不老。”那么,为什么所谓“五禽”中除了“鸟”以外的“虎、鹿、熊、猿”都可以叫做“禽”呢?而它们并不会飞,可见“禽”本是鸟兽的总称,并非专指“飞禽”。   其实,如若再行寻根问底,“禽”的造字本义并非是指动物的名词义,而是用网来捕获的意思。何以见得?那就只好从下面“禽”字的古文字字形来找答案了:
  “禽”字的甲骨文为合体会意字(从人从毕),上部为侧面人形,下部为“毕”,像捕捉动物的罗网之形。在上图选取的甲骨文的两个字形中,“禽”字的上部人形有顺有倒,特别是倒立的人形(第二个字形),就更揭示出造字本义为用网捕人(人入网中)的意思。金文的字形发生了一些变化,将上部的人形改成一个抽象的符号,而小篆的字形则将这个符号变成了“今”字,成为一个表声音的声符,下部的“毕”也变得不再像罗网之形了。
  《说文·部》:“禽,走兽总名。从,象形,今声。禽、离、兕头相似。”《说文》是依据小篆字形解释为走兽总名,这并不是“禽”字的造字本义,而是“禽”的引申义,将其解为“今声”的形声字,也与甲骨文的合体会意的构字原理不合。其实,“禽”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是用网捕人,是擒拿的“擒”的本字。今天我们还常见“坏人落网了”“落网之敌”等以网捕人的比喻性说法,这正是源于远古时代以网捕人的行为;今天我们常说的“束手就擒”“欲纵故擒”“擒贼先擒王”中的“擒”,在造字之初原本就是写作“禽”的,只是后来“禽”字专门用来表动物了,才增创一个带提手旁的“擒”来表“禽”字的动作本义。
  五、“禽”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在造字之初,“网”是用来捕鱼的,“罗”是用来捕鸟的,“毕”是用来捕小动物的,而“禽”是用来捕人的。因此,“禽”的造字本义就是用网捕人,后来可以泛指抓捕敌人或罪人(当然不一定要用网了),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所载:“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又如《后汉书·张衡列传》所云:“一时收禽。”这两例中的“禽”就都是抓捕的意思。
  于是被捕获的人也可以叫做“禽”,例如《管子·立政》所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这里的“行禽”是指被押解行路的犯人。
  “禽”字又可引申为一般意义的“捉拿、掌控”的意思,例如《新序·善谋》所载:“虞、虢,皆小国也,虞有夏阳之阻塞,虞虢共守之,晋不能禽也。”这里的“晋不能禽”是说大国晋国不能掌控这两个小国的意思。
  后来由捕获敌人的初始义扩大引申为泛指捕获鸟兽,例如《战国策·燕策二》(鹬蚌相争)所载:“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由此进一步引申,被擒获的鸟兽也可以叫做“禽”,于是“禽”便成了鸟兽的总称,例如《白虎通》一书解释道:“禽者何?鸟兽之总名。”又如《列子·黄帝》所载:“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又如《三国志·华陀传》中关于“五禽戏”的解释:“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以上各例中的“禽”都是作为鸟兽的总称出现的。
  再后来,则可以用来单独表示兽类的总名,例如上文提到过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禽,走兽总名。”当然,“禽”也可以单独表示鸟类的总名,例如《尔雅》中的解释:“二足而羽谓之禽。”又如《周礼·庖人》中提到“六禽”,司农注:“、鹑、、雉、鸠、鸽也。”可见这里的“禽”是指鸟类。
  再后来“禽”就不再指兽类,而特指鸟类了:诸如:“家禽”“飞禽走兽”等词语中的“禽”,又如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一诗所云:“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在这两句诗中,将“马”与“禽”对文使用,可见“禽”仅指二足有羽的鸟类,已经不包含四足的哺乳动物了。
  根据上面对“禽”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禽”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六、含有“禽”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如今,“禽”字的本义早已湮没不用,而另造了一个提手旁的形声字“擒”来表示它的造字本义。“禽”字在早期还可以表示鸟兽的总称,也可以单独表示走兽,但在常用成语中更多的是经常与“兽”字合用或对举,作为飞鸟的总称。另外“禽兽”合用还可喻指品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因此“禽”字在常用成语中的文化含义大致有如下四种情形:
  其一是用来表示鸟兽的总称。例如“草薙禽狝”,这个成语出自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这段话的意思是:等到乱得实在无法整治时,才进行武力镇压,直到彻底消灭为止。其中“薙”是除草的意思,“狝”是杀戮的意思,借以比喻肆意屠戮镇压,像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无所顾惜。
  其二是用来单独表示走兽。例如“禽困覆车”,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这里的“禽”应该指兽类,意思是野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撞翻猎人的车子,借以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其三是用来单独表示飞鸟或与“兽”字对举表示飞鸟。例如“良禽择木”,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这里的“禽”就是单独指称飞鸟,比喻贤者择主而事。又如“禽息鸟视”的意思是像飞禽一样止息,像笼鸟一样闲视,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而通常所说的“飞禽走兽”就是指飞翔的禽鸟和奔跑的野兽。这些个“禽”字都是与“兽”字对举来泛指鸟类。
  其四是喻指品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有个成语叫“衣冠禽兽”,源自明人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其中的“衣”指穿衣,“冠”指戴帽,意谓穿戴着衣帽的禽兽,借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然而不可不察的是,在明清时代“衣冠禽兽”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用“衣冠”上面所绘制的“禽兽”的类别,来象征官阶的高低与公权的大小。按照朝廷官制,官府根据官职的品级不同,规定官服的颜色与图案也各不相同。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明代就已经开始了。据明清两代正史中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仅就官服上的装饰图案而言,文官选取“飞禽”图案,武官选取“走兽”图案,这便是官员“衣冠”上的“禽兽补服”(所谓“补服”,就是在官服的胸前补绣一幅方形的禽兽图案)所代表的品级对应制。所谓“衣冠禽兽”就是“贴上标签的等级与身份”。这个词语在当时实际上是指衣冠上面的禽獸,不但不是贬义的,而且还是众人求之不得的权势象征。
  例如明代官员的服饰图案(补服)规定:
  文官官服绣禽,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鶒(音希赤);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官服绘兽,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
  到了清代其图案虽略有不同,仍然是大同小异。
  这样来看,“衣冠禽兽”曾是一个令人十分羡慕的赞美词语。如果一个人的衣冠上能绣有飞禽或者走兽的图案,那他就必须是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或大或小的文武官员,平民百姓是不可以穿这样的官服的。可惜后来随着乌烟瘴气的宦官政治,使很多官员干起了鱼肉百姓为虎作伥的勾当。文武官员的名声越来越臭,曾广受推崇的“衣冠禽兽”的词义也开始由褒义变为贬义,渐渐堕落为“穿戴着衣冠的禽兽”的意思了。
  从上述有关“禽”字的字义流变来看,汉语历经的年代越久远,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就越显得复杂。这就好像一线涓涓细流,一点一点地汇成平阔的水面,直到变作恣肆汪洋、浩荡汹涌的大江大河。原本水流清冽、柔弱,流着流着就翻卷出汹涌的波浪来了。如今的一些听起来顺耳的字眼,当初未必就是褒义;反之也是一样,今天一些公认的臭不可闻的字眼,也未必生来就是贬义。“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禽”这个汉字的字义与“兽”这个汉字的字义的分分合合,“禽兽”一词的词义褒贬转换,都是汉语汉字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产物,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因子。
  作者:四川省“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教授
其他文献
笔者通过对中国水利史的长期研究,初步体会到传统文化精髓的包容性、延伸性、优效性;故献此刍荛之言,以为引玉之砖。  文史哲科的统一  水利是中华本土科学。当世界大部分人还在黑暗中时,中国人就开始治水平患,把黄河这条多沙易徙的害河,改造成中华民族的摇篮,并没有像《圣经》里的诺亚,在洪水面前驾起方舟逃跑。大禹以前,已有许多先贤努力驱除水患。大禹集其大成,不但用“疏”,而且用“滞”、用“阻”,用“分”,谱
期刊
据说“车”这种交通工具不是华夏祖先发明的,但是大约在3000多年前,制做工艺较为成熟的“车”就已经传入了中原地区并为商王朝和周王朝所利用了,因为甲骨文中就已经有多种形体的“车”字了。  一、古代的“车”以及它的变形器物“辇”和“舆”  中国上古时代的“车”有“兵车”与“乘车”之分,据《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记载齐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束马县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
期刊
理县薛城,在岷江上游一大支流杂谷脑河与孟屯河交汇处。它归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历来是藏、羌、汉族杂居之地。杂谷脑河与孟屯河在这里合流后便东向汇入岷江。  “筹边楼”修建在两河交汇的河谷边,这是一座木框架抬梁穿榫结构、有典型的汉民族殿堂风格(重檐歇山式)的二层阁楼,通高18.5米。楼的基座状似一座城堡,堡垒上再建阁楼,在河谷侧畔尤显挺立壮观。楼的周边群山环绕,有状似笔架之笔架山,有山顶尖似熊耳的
期刊
中国影戏(Shadow Play)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如何保护传承?如何创新发展?下面我談点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中国影戏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  中国影戏只有手影戏单凭两只手掌和十指造型,就能弄影表演;其余均需用特制的平面影偶,借灯取影,方能在影窗上演出戏剧故事。影偶一般以纸、兽皮或塑料为原料,精雕细刻而成。一件件雕镂复杂的影偶,既是影戏中的“演员”
期刊
何青城先生国画艺术展于2017年3月下旬—6月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机关6楼展厅展出,地址在成都市锦江区暑袜中街42号,欢迎社会大众参观。  何青城,男,汉族,1941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九三学社成员,2009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为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先生于1963年毕业于成都市工艺美术学校,就职于成都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四川川剧艺术研究院,历任干部、编辑、副主任、主任等职;擅长山水画
期刊
摘 要:近期,蒲江战国船棺墓发现了刻有“成都”二字的青铜矛,引起热烈讨论,出现若干误读。“西控成都,沃野千里”不是出自《战国策》,而是《明实录》;1985年雅安发现“成都矛”已经“将成都历史的年代上限向前推了200年”,蒲江“成都矛”只能是对雅安“成都矛”的研究结论进行印证;最早在文献上记载专指古蜀区域内的都市“成都”的,不是《战国策》《蜀王本纪》,而是《史记》;蒲江“成都矛”与“巴蜀图语”印章同
期刊
中国历史悠久,孕育的文化源远流长,意蕴深厚;中国地大物博,版图广阔,各地域又有不同特色文化,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传统。人们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慢慢积累起来了各个不同方面的文化,比如制度文化、礼仪文化、习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在文化的凝聚和传播过程中,诞生了各种思想门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如此延展扩充,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次第登上历史舞台,文化元典粲然大观。其间
期刊
2017年2月15日,《文史杂志》编委会全体会议暨专家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的议题是回顾《文史杂志》2016年工作,听取全体编委及专家对《文史杂志》以后的发展的建议与意见。参加会议的有: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室馆党组书记吴显奎,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副主任、副馆长钱声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原祖杰,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民族学刊》主编王珏,四川师范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一项重点任务乃是“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养青少年”。我们粟家是全国亿万家庭中极普通的一个家庭,但在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亦形成了能够无愧时代、可以传承后人的优良家风家教。  一、言传身教立家训  粟
期刊
20世纪70年代末由马来西亚一批有志青年(华侨生)提出“文化中国”概念以来,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文化理念、文化谋略和文化符号,“文化中国”成为“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交流可以倚重的特殊文化符号意象,也是用以说明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和全球文明大格局中重要地位的标示性概念,同时也是连接海内外华人以及一切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抱有好感或兴趣的异族有识之士的精神紐带。”(涂可国《“文化中国”:内在意蕴与时代价值》,《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