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愤青诗代表作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称鲁迅是中国愤青的始祖,“横眉冷对千夫指”,在虎狼成群,风沙扑面的时代,他以一支笔为投枪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真正的愤青意味着一个人天然的正义感,对社会不公感到愤世嫉俗。其实,中国早有愤青传统,西晋太康诗人左思就是古代愤青诗人中的一位,而《咏史·郁郁涧底松》是他的愤青代表作。
  左思是西晋文坛成就最高的诗人,代表作有《三都赋》和《咏史诗》,刘勰有言:“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文心雕龙·才略》)十年写就《三都赋》,蜚声西晋文坛,风行一时,成语“洛阳纸贵”皆由此而来。如此才情的诗人何来愤怨?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的作品:
  《咏史》是左思写的一组诗,这首是第二首。名为《咏史》,实则“托前代以自鸣不平”,借吟咏历史来抒发怀抱,寄托理想。这首“郁郁涧底松”就是揭露“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平等现象,抨击西晋的世族门阀制度,抒发自己的愤懑不平。
  不得不提一下西晋的门阀制度和左思的家庭出身。世族门阀制度是按照门第高低划分土族、庶族,在政治、经济上不同地位的封建等级制度。士族,也叫世族,势族,享有世代做高官的政治特权及经济特权,没有这些特权的地主叫庶族。这种制度,初始于东汉,形成于魏晋。曹魏后期的“九品中正制”“给客制”和孙吴的“复客制”“世袭领兵制”的实行,奠定了世家大族的政治经济特权,西晋则把门阀制度进一步推广到全国。这种制度之下,腐败丛生。皇族和门阀土族利用他们与生俱来的特权,剥削劳动人民,过着极其奢侈腐化的生活。晋武帝有姬妾近万人。太傅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他的儿子何劭日食二万钱。外戚王济用人乳喂猪。官僚石崇请客时叫婢女敬酒,客人饮酒不尽便杀死婢女。石崇与王恺斗富,竞相奢侈,挥金如土。门阀制度不仅加剧了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还遏制了人才在社会梯级里的合理流动,“英雄问出身”,如果出身寒门,即使你再有才华,也冲不破那道门阀藩篱,只能沉沦下僚。
  左思便是寒门阶层中的一份子,他出身寒微,“生蓬户之侧陋”,貌丑口讷,自幼闲居,不喜交游,以著述为务。有“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的豪情,也有“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的壮志,企望“铅刀贵一割,梦想聘良图”。应当说,左思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奋青”,但他出身寒微,在门阀制度统治下备受歧视,仕进很不得意。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左思的命运有了转机,他的妹妹左芬以文名被选人宫作贵嫔,左思欲借此踏入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遂举家迁至京都洛阳。但左思的处境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他始终游离于权力的边缘,连参加征讨东吴的资格也被剥夺了。左思在政治上仍然不得志,文坛上也受压抑。他终于明白阻碍他仕进和发展的是门阀制度。在当时那种极不合理的选官制度下,他纵有鸿鹄之志,也无从施展,一生不得不屈居下位。因此,他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是非常强烈的,“奋青”滋生出了“愤青”情绪。
  《咏史·郁郁涧底松》是左思的愤青代表作,诗歌善用对比。前四句用比兴手法勾勒出一组鲜明对照的形象:“涧底松”和“山上苗”,一个生长在“涧底”,一个生长在“山上”;一个是“百尺”之条,一个是“径寸”之苗。两个对比,既表现了两者不可企望的对立,又凸现了不合理的现状——这组形象是当时士庶对立的政治现实的生动写照。这里以涧底百尺之松比喻怀才不遇的“英俊”,以山上径寸之苗比喻凭门第出身窃据高位的“世胄”(世族),形象精确。“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由树及人,作者直刺时弊,一“蹑”一“沉”一组动词对比,表现了对愚昧丑陋的“世胄”们的鄙视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义愤。他深究造成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原因,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诗人还进一步联想到西汉时的例子:权臣金日碑、张汤的子孙世代高官,并非由于他们德才出众,而是沾了祖宗的光,冯唐那样见识高远的人,汉文帝时已七十左右,仍做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左思用
  历史事实批判当时门阀制度的不合理。
  左思一直想效仿段干木和鲁仲连,“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可惜时运不济,左思有生之年未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胸次浩落诗流咏,命运不幸诗人幸。《咏史》组诗八首拔萃于时流之上,脍炙千古。钟蝾在《诗品》中列左思为上品,清初陈祚明评价左思咏史:“创成一体,垂式千秋”。“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的艺术形象,也为后世文人借鉴,初唐诗人王勃就曾写过一篇《涧底寒松赋》,用以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愤青愤到这份上,左思纵当世不得志,也该看着攘攘后世,欣然一笑了。
  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
其他文献
1月13日 晴  云舒云卷,净朗的天空掠过一排南归的秋雁。花开花落,秋雨的庭院划过一阵凉爽的清风。  他,二十多岁,双腿残疾,但他并没有气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他把痛苦转化成力量,努力地写作,一次次向刊社寄稿,但一次次被退回,也一次次地失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被大家认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  他是史铁生,他没有在黑暗的夜里低声叹气,而是用自己的信念照亮黑暗。我们应该为他喝彩。  人
期刊
9月3日 晴  微风徐徐,送走夏天的炎热,迎来凉爽的初秋。带着十二万分的依依不舍,告别了欢乐的暑假。摆在我们面前的,又足厚厚的一摞课本;充斥耳边的,又是老师的谆谆教导。一个不争的事实告诉我:开学了。  美好的假期成为了回忆,紧张的学习开始了。八年级,被人称为“小毕业班”,足以显示它的重要性。我甩了甩满头短发,头脑逐渐冷静下来:迎接现实吧!我不能再以小学妹的身份自居了,虽然有点失落,但失落很快就被接
期刊
11月28日 晴  我们学校有一个搞怪的“娘娘腔”,虽是个男的吧,可你呀,千万别把他当男的看。当你碰见他时,你要穿上“盔甲”,以免被他的“花言巧语”所击伤。  提起他呀,你就会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直到吐血为止。这不,今天早上上操嘛,我走的好端端的,他突然跳出来吓我一跳,我喊了一声,搞得周围同学都以为我有病似的。我怒气冲冲地转过身来,只见他用那奸诈的笑容和那“娘娘腔”般的声音对我说;“Hello,美女
期刊
1月19日 晴  竹林幽幽,天空泼满了青釉。剑声如鸣,你着羽绒般的白衣在林间飞跃。我拨开竹叶,轻声说到:“荆大哥,秦晋围郑,燕国危急,太子丹派使者来访,请您出山。”  我们在一个白色的世界相遇。漫天飘雪,河面冰彻,只有嘴中的雾气能为我单薄的衣服升些温度。“跟我走吧。”你身着白袍,幽邃的眼神中有一种和你年轻的面庞截然不同的气质。你并没有多说,快步走在前方。我紧紧跟随着你,在这雪白的世界中好像只有你融
期刊
1月11日 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每每想起这句话,我都提醒自己:只有不断地垒高自己,才能勇攀高峰,获得最终的胜利。  “今天你只能吃两颗糖,给!”小时候,父母经常说的就是这句话。一开始的我只能瞪着两个大眼睛,被那盒五颜六色的、像强力胶一般的糖紧紧吸引,接着迫不及待地从父母手中拿到可怜的两颗糖,然后眼巴巴地看着父母把盒子“置于高地”。我经常把手朝向糖盒的方向伸得很直,空想
期刊
郭兴义,太行山脚下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而今,36岁的他早已成为驻京某部的一名少校军官。十多年来,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几百篇,先后九次被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表彰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还被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政治教员”,并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然而,这位政绩显赫的少校军官,其辉煌的人生道路轨迹,却与日记有着不解之缘。  “日记迷”当上“小主编”  郭兴义出身穷家,但天资聪明,小时候常爱听大
期刊
12月28日 晴  还记得那些在年幼的心中魂牵梦萦的故事吗?还记得那些带给我们感动和快乐的精彩对白吗?还记得那一个个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吗?重温这本构造了无数瑰丽世界的童话巨作,已经长大的我又获得了更多的启示。  理想  这是一个关于“普通人”成长蜕变的故事。她从出生时就注定比别人慢一拍,努力地适应集体的生活,却连最简单的东西都学不会。兄弟姐妹们嘲笑她,妈妈无视她,这一切,让她倍感压抑。于
期刊
同样是写日记,为什么有的人写得很精彩,可读性强,非常吸引人;而有的人却写得使人越读越烦,以致稍微扫了几眼就不再读下去呢?这与人们在写日记时选材能力的高低和取舍方法的得当与否有关。  日记,最容易写成流水账,以致中心不突出,哕哕嗦嗦,难以卒读。虽然流水账里也有精彩的东西,但是由于它被其他次要的内容掩蔽着,让人带着厌烦、扫兴的心情去看,以致视而不见,一掠而过。这就如人们炒白菜肉片,你舍不得白菜的黄叶和
期刊
2011年7月18 雨  我是一个穷孩子,出生在大山里,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初中以前不知大学为何物,更不知道清华大学,最初的梦想源于高一时看过的一本书《我在清华等你》,从此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清华。我清楚地知道清华北大每年在湖南录取的学生大约是15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省城那几所重点中学,农村的学生能够考上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就是说如果我要圆梦清华,高考时一定要争取考进全省前50名左右才
期刊
典型案例:  晓亮今年16岁,读高一。初中时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升入高中后成绩明显下降。经过班主任老师和家长多次与他谈心后得知,有一件事让晓亮非常痛苦:就是他的眼睛总喜欢看女同学的胸部和屁股,明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忍不住会看,所以只有远远躲开女同学。特别是教他的英语教师是位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女教师,青春靓丽,热情奔放。因此上英语课时,晓亮的眼睛会不由自主地盯着她的胸部看,当她转身板书时,又会盯着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