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针对“编译原理”课程的特点,从实验环节、多媒体的教学、多种教育形式和多渠道教学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研究语言接触是涉足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中英语言接触,就书面材料来讲,字典的编纂要早于其它的形式。自1820至1920这一百年间,英汉字典(词典)版本的更新及
h型抗滑桩是一种新型抗滑桩,适用于在地势较陡,推力较大情况下使用。由于对于其力学性能等尚不明确,所以目前对于h型抗滑桩的研究依然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Ansys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广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宇君接受记者专访,对当前广化集团的发展方向做出解读。广化集团是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属下有全
根据ISO 16852—2008《Flame Arresters—Performance Requirements,Test Methods and Limits for Use》和GB/T 13347—2010《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的要求,在相同规格试验管
认证背景下,就《无机与分析化学》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我们预期的教学培养目标存在各种差距和矛盾,笔者从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
利用不同退化程度紫花针茅型天然草地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退化程度对天然草地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都随着天然草地退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