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神韵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7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人物描写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而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表现方法,它通过鲜明、准确以及有表现力的语言对人物展开细腻的描写。相对来说,细节描写在人物描写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他们反复推敲语言,可有效提高他们表达的准确性。但是,在写作教学中,由于教学力度不够,教师不重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物细节描写教学的推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人物细节描写的对策展开了分析。如此,可增强小学生的人物细节描写能力,提升其写作水平。
  一、结合教材,展开赏析仿写
  在人物细节描写练习中,为了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并运用人物细节描写,教师可借助语文课本开展教学活动。在语文课本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描写人物细节的文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文章,通过“赏析——仿写”的方式开展人物细节写作练习。这样的练习,可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人物细节描写词汇,学习形象、生动的人物细节描写方法。
  例如,在教学语文教材上“他____了”的写作练习中,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一遍范例,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这段人物细节描写优缺点。然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回忆谁开心、生气、难过的样子让自己印象最深,以便将题目补充完整,之后再引导学生一起回忆事情的前因后果与这个人当时的表情。最后再让学生依据自己所讲的内容来尝试对人物细节展开仿写。久而久之,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人物细节描写的质量。
  二、结合实际生活,让人物细节描写更具体、鲜明
  在小学人物细节描写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有限,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所以他们所写的人物文章比较平淡。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拓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相对来说,通过这种方法开展教学,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人物细节描写更为具体、形象、自然。
  例如,在“形形色色的人”写作练习中,为了拓宽小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人物细节描写能力,教师要坚持贯彻与生活实际结合的教学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在学校观察教师和同学,去公园观察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到街上观察打扫卫生的清洁工阿姨等,然后趁热打铁,让小学生根据所学的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在学生写完之后,可以让他们与同学交流互鉴,看文章语句是否通顺,人物性格是否鲜明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他们参与人物细节描写教学的积极性;同时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为灵动、鲜明。
  三、借助游戏,增强学生的人物细节描写能力
  在人物细节描写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再加上课堂教学太过于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人物细节描写的学习兴趣不高。要想有效激起学生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人物细节描写能力,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开展教学,即让他们通过描写同学的外貌、动作、神态,让其他同学猜测这位同学是谁。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小学人物细节描写课上,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便可借助游戏来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位本班同学(不告诉他人);然后再让他们依据所选同学的面部特征、性格等特点描述;最后在所有同学都写完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依次朗读,并让其他同学猜测所描述的是哪位同学。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人物细节描写教学的积极性,活跃了写作课堂的气氛,同时还可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效果,提升了他们的语文成绩。
  综上所述,在人物写作中,细节描写是其核心,可提升文章的感染力。好的细节描写可以给人以画面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人物细节描写技巧的教学,让小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对于学生来讲,作文表达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作文在小学语文评价中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受传统教学的限制,作文教学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没有明显的提升。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害怕作文,其中的缘故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本文主要围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优化教学模式的方法展开研究。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期刊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规定具体的写法,限定写作字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提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写作过程中发展个性,进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自主欣赏,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学生按照自己提供的思路写作。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一旦他们遇到写作瓶颈,就会下意识向教师求助,很难提
期刊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这两部分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仍停留在读读背背层面,读写结合模式未被教师全面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案展开探讨,提出了重视语文教材、丰富教学形式、强化教学指导、引入课外资源等策略,由此指导学生开展读写训练,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这
期刊
我总会想起您!  您是一名课外补习班的英语老师,经推荐,我成了您的学生。您总在课前让我们做练习,甚至会发到群里,还喜欢上课让我们复述课文。我本就词汇量匮乏,您还常常让我复述。  我并不喜欢您!  课前测、课前测,您怎么每次都做课前测……我抱怨没时间背单词,或者说我根本就不想背,我其实并不喜欢您的课!  可是,课前测还是要做的,就像日子总是要过的。我那天没有背单词,课前测时,别人已经在奋笔疾书了,教
期刊
作文在语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而初中生在写作中往往会出现作文内容苍白,题材相似,没有东西可写的现象,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教会学生整体地构思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就将围绕思维导图在初中生写作中的使用进行简要讨论。  一、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现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
期刊
实际教学中,语文有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最简单的朗读,到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最终学会写作。写作既然作为最终落脚点,必然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但是作文教学仍处于探究阶段,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本文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探究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以供参考。  一、注意严谨使用语言,重视作文素材的大量收集 
期刊
初中阶段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作文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能检验学生知识学习的程度。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对作文教学足够重视,本文围绕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展开分析,探究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策略,以供同行借鉴。  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应用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
期刊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小学生进入学习阶段的启蒙学科。小学语文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想要学好语文学科就要经历一个十分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能分割。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基础,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
期刊
作文的批改和讲评,费时劳神又很难立刻见到成效,是令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件事。作文批阅讲评方式能不能创新?《小学学科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新课标指出:要提升自主写作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提倡学生自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要精要有用。应紧扣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指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
期刊
读写结合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从文本中获得资源,借助模仿创作的方法以读促写,提升语言建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文本资源,从中找到可供读写结合的内容,这样就能找到写作教学的触发点、衔接点,引导学生更好地展开读写活动。  一、捕捉留白,补  留白原本是美术创作的用语,指的是画面中为了追求协调而特意留下的空白,能让欣赏者展开想象。在文本中也有留白,这些留白给人欲言又止、意犹未尽
期刊